張 晨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日本在中國的投資速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華企業有2萬多家。另一方面,1999年開始,國家開始實行大學開始擴招政策。在這些利好形勢下,日語教育的發展也超乎人們的想象。不但大中專院校數量再逐年遞增,走在街上隨時都能看到日語培訓學校的宣傳資料。作為專門的外語外事職業學校,我們自然要抓住時代的脈搏,開辦商務日語專業。
關鍵詞:日語人才 需求 調查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2-0071-02
一、商務日語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現狀
(一)商務日語行業發展趨勢
據中國人材網提供:我國加入WTO后會,大量外資企業涌入中國市場。同樣,中國企業也要走向世界。因此國際貿易、外語類專業需求趨勢,增幅較大。據中國人事部預測:今后五年中國外語、外貿人才的缺口在1000萬以上。

從以上消息可以看出,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不斷增長.出口貿易額逐年遞增,中國已成為一個對外貿易大國.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我國WTO的加入,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活動中去.面對外貿發展的大好形勢,社會急需既掌握外貿知識,技能,又有較高水平的外語人才.
(二)商務日語行業發展現狀
日本是我國的友好鄰國,兩國的商業往來非常頻繁。據統計日本在華企業有12898家。日企的分布也不僅僅局限在江浙,深圳等沿海地區,而且也逐漸向內地進駐,2007年12月15日湖北日報的標題“日本周武漢開幕,日企代表遺憾交流少使對鄂投資不足”?!叭毡局堋被顒拥闹匾獌热葜?15家日本知名企業代表昨已與12家湖北企業的代表進行交流懇談。日本企業包括住友商事、NEC(中國)、全日空等。住友商事中國總代表北川信夫說,從前對湖北了解少,投資也很少,希望能藉此次日本周,加強與湖北本地企業的合作。武漢左右內地的中心,自然是日資企業青睞的對象,尤其是以本田為中心的汽車制造業已經進駐武漢。隨之NEC,丸順,愛機,住電等日企的迅猛發展。在“日本周”中日企業家懇談會上,全日本空輸公司中國總代表山崎邦生介紹,此次來湖北,是希望尋求開發內陸航線的可能性。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招商局副局長王意舒“截住”山崎先生進行游說,他用熟練的日語列舉了開通武漢直飛日本航線的好處:目前已有1萬多家日本企業進駐中國,并逐漸從沿海向內地擴散,其中僅東湖開發區就有40家……山崎先生表示將會考慮此舉。因此日語已經成為英語之后的第二受歡迎的外語,更加需要商務方面的日語人才的跟進。
二、商務日語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
對在企業單位從業人員主要有兩種來源,日語專業畢業與秘書專業的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前者缺乏必要的商務知識,后者的日語能力滿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因此,商務日語專業的開設正迎合了這種市場需要.應用日語人才也將有極為廣闊的就業天地.
日本經濟新聞社的最新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日企表示將繼續加強在中國的事業發展,擴大投資。4000多家落戶上海的日企仍保持著強勁的招聘需求。從專業的日企人才服務機構上海創價人才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07年前4個月,日資企業招聘需求旺盛,每個月都有400多項崗位需求委托。和去年同期相比,日資委托獵頭招聘的比例增加了,這表明一些高端職位正在向本地人才招手。日企在快速消費品、制造業、金融和貿易商社等領域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一些金融方面的崗位需求量也有增加,原因是部分日本金融和保險公司進入了中國市場。另外,IT企業對軟件人員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語的軟件工程師尤其難覓,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訓機構代為培養。從各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舉辦的日資企業人才招聘專場傳出信息,能上機能操作、可用日語流利對話交流的“能說會做派”最受日資企業的青睞。目前落戶武漢的日資企業已達上百家,近七成為制造類企業。因此,相關的機械制造師、時裝設計師、各類操作工、以及企業擔當(日企主管)的職位需求最多。此外,貿易類、服務類日資企業分別占第二、第三位,貿易主管、銷售經理、市場經理、營銷服務等崗位需求數量也很大。
據人事專家介紹,日資企業需求人才突出要求是懂日語、具有專業操作技能,即“能說會做派”。據了解,日資企業薪資一般管理層高于國內企業1.5倍,技術操作工高于國內企業50%-70%。實習生薪資也有2000元-3000元。
由此得出:畢業生主要到國家機關、外事外貿單位、科研院所、涉外企業及高等院校等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翻譯、外事、管理等工作。就業率穩定在100%,畢業后可從事與日語、英語有關的外經貿、外事、管理、文秘、教育、旅游、新聞等工作,也可赴國內外著名高校繼續深造,大多數畢業生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工作,且有直接赴日本就業先例。本專業在東南沿海需求量更大。
三、商務日語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分析
某大學日語大專班畢業的兩位學生反映,日資企業今年在武漢招聘的機會還是挺多的,不過要求也挺高。雖然他倆都已通過了日語二級水平考試,但這只是求職的必備條件,如果有會計上崗證、導游證等,情況可能會更好。
所以,一般高職院校要求凡商務日語的畢業學生除了擁有日語能力等級資格證書之外,還應具備英語相關等級證書。另外在校期間還應參加與商務貿易相關的認證考試,如:國際商務認證考證,單證員、報關員考證等。
四、商務日語專業課堂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方案
(一)存在的問題
1.教學法
現在日語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解法,就是教師對所授教材的知識點作重點、系統、詳細的講解,學生集中注意力傾聽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由于節省時間、便于教師控制、有利于知識傳授的連貫性和主動性而被廣泛采用。但在教學過程中啟發的成分易被忽略,很容易演變成注入式。
2.教學手段
廣大日語教師都是運用的是用粉筆板書的形式,用粉筆把本堂課的語法句型,重點單詞,以及例句寫在黑板上,雖然這樣一目了然,很便于學生做筆記,但是課堂形式太單一枯燥。學生認為只要把黑板上的筆記抄下來就掌握了這堂課的內容了。
(二)改革方案
1.教學方法改革的方案
理論教學以構筑學生的知識結構為主要目標,實踐教學以構筑學生的能力結構為主要目標。日語跟其他外語一樣,都是一種語言工具,它是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實踐性教學,增強學生的日語實際運用能力。在教學活動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精神,教師與學生要相互配合、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教師的教育思想應首先實現轉變。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兼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它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在教與學的關系上,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更加重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在大學教育與終身教育的關系上,樹立大學教育要重視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繼續發展奠定基礎的思想。教師應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是能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應從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主;從灌輸模仿轉變為使學生學會學習;從重經驗積累轉變為重發現創新。
第二,采用現場教學法。專業課的某些內容可以直接在校內的日語實訓室進行教學,可邊講邊做。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是直觀性強,可把所學知識馬上付諸于實踐。這樣使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另外,充分利用校外實習基地資源,增加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的時間,促進學生提高應用技能。
第三,直觀教學法的展開。直觀教學法,是利用和借助實物、圖片、模型、標本、動作語言和電化教學設備等進行具體形象的教學的方法。它能夠讓抽象的理論形象化,由靜變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和記憶,增強直觀效果。
2.教學手段改革的方案
第一,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形象的畫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樂、親切的語言,創設出新穎獨特的教學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集中精力,積極思維,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日語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歡快、愉悅、充滿活力的情趣中獲取日語知識。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保證了教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質量,不僅節省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時間,還擴充了知識的信息量。尤其是日語精讀課程,不能單單只是局限在教室里進行板書的教學,可以適當增加在多媒體教室的授課課時,教師可以把授課內容制作成課件,還可以根據情況加入一些影像資料,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第二,采用影視教學。影視教學的優點是,形聲結合,生動直觀,能把靜止不動的單一事物或過程轉化為活生生的連續過程。比如泛讀課也可以放映一些有關日本風俗和文化的有關日語影像資料,讓學生在提高閱讀速度和吸收信息的能力的同時,還能增加相關的知識。
五、專業改革建議
第一,開展資格認證。繼續在院內系里推行資格證書(國際商務認證考證,單證員、報關員考證)和職業技能鑒定(日語,英語等外語合格證書)“雙證書”制度。
第二,充分利用現有學時,加大基礎理論教學,課程設置圍繞市場,突出技能培訓。
第三,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加強模擬訓練,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突出專業技能訓練,培養“專業要專,技能要強,語言要精,突出聽說”的技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