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青
摘要:文章在介紹和分析職業院校旅游英語專業中英語實訓環節構建的基本內涵與實踐項目的基礎上,提出了英語實訓環節構建的推進策略,從而形成了以英語實訓環節建設加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為特色的專業建設模式。
關鍵詞: 職業院校;旅游英語;英語實訓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671—7740(2009)07—0062—03
宏觀上講,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類型的技術性、知識能力的職業性、畢業去向的基層性”。旅游英語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前提是就業,專業崗位(群)核心能力與技能的鎖定源于旅游行業及市場的發展以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包括英語類課程)、實訓實踐環節構建(包括英語類實訓)以及實施過程都圍繞著專業核心能力與技能來進行的。
一、旅游英語專業中英語實訓環節構建的基本內涵與實踐項目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精神“高職英語課程應以職場交際為目標,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結合北京地區旅游行業就業崗位(群)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對英語能力的具體要求,我們設計和深化了旅游英語專業中的英語實訓環節。
(一)基于旅游行業初級崗位技能的英語實訓課程的構建
案例1,以英語聽說為核心的系列技能實訓課程(如圖1)

——該項目成果系“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主要內容之一(2008年)
案例2, “旅游英語速記”技能的拆解與重構(如圖2)

旅游英語速記技能拆解為,“聽寫(在英語聽力環境中,記錄旅游專業詞語拼寫的速度與準確度)→聽記(在英語聽力環境中,記錄旅游專業關鍵詞或信號詞的速度以及旅游相關信息的準確度)→聽釋(在英語聽力環境中,記錄旅游相關信息的速度與正確性以及英文詮釋的對應性)→聽譯(在英語聽力環境中,記錄旅游相關信息的速度與準確性以及中文信息的對應性)→聽打(在英語聽力環境中,計算機操作記錄旅游相關信息的速度與準確性)→聽讀(在英語聽力環境中,模仿英語導游講解跟讀的速度、準確性及效度)。”
(二) 基于旅游文化和知識的英語實訓項目的構建
案例3,以旅游英語速記技能為核心的實訓項目(如圖3)

——“英語速記”榮獲北京市精品課程(2007年)
“英語速記”榮獲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會(英語類)精品課程(2008年)
1.原始性實訓項目——問卷訪談錄音與英文文稿全文整理,內容與成品包括:(1)用英語訪談1名在京的外籍游客,并做實況錄音(上交英語音頻文件,包含訪談雙方聲音);(2)訪談視頻或圖片(上交雙方合影);(3)問卷回復(上交英文訪談文稿);(4)獎勵任務:項目主管(1名),完成成品收集和整理;撰寫問卷調查報告(中文)。
2.詮釋性實訓項目——原創或原版旅游視頻英文文稿全文整理與英文文稿筆記制作,內容與成品包括:(1)原創或原版旅游視頻英語朗讀(上交英語音視頻文件);(2)筆記制作(上交英文筆記及作答思路陳述);(4)獎勵任務:項目主管(1名),完成成品收集和整理;翻譯成品(英譯漢)。
3.綜合性實訓項目——專項資助,工學結合項目,主要內容與形式如:(1)學生科研專項(如,旅游英語軟件音視頻審讀);(2)畢業設計專項(如,旅游原版英文影片字幕的編譯與中英文解說制作);(3)畢業實習專項(如,旅游行業實習與就業崗位工作斑斕錄:英文紀實錄)。
此外,原創型工學結合任務驅動的英語實訓模式,即學生在一些原創的旅游英語聽力語料中(以往屆學生英語視聽類優秀畢業設計為主)完成“先做事,先有過程,后學習,后有結果”或“邊做邊體驗,有感性,邊學邊分析,有理性”的實訓項目,切實體驗了n個第一次后的學習性反思,如第一次記錄旅游英語音視頻語料文稿,第一次整理自己與外籍游客的英語對話錄音,第一次記錄或翻譯旅游專業知識講解的音視頻語料,第一次參與計時計算機旅游專業英語速記比賽、第一次編制旅游英語跟讀試題、親自做“主考”等等適合學生的教育模式。
二、旅游英語專業中英語實訓環節構建的相關思考
(一)強化旅游英語專業中英語實訓教師團隊的“雙師”性
這里所提及的“雙師”性具體指“雙師素質”,即英語教師既要有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較強的英語教學、教研能力和素質,還要拓展“職業化”能力,即將旅游行業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運用于英語教學過程的能力。英語教師在設計英語實訓環節之時要能與旅游行業的崗位對英語人才的需求相銜接。在英語實訓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也應根據實訓的具體形式與不同內容適當予以變換,即“課程老師(技能師傅)→ 旅游項目負責人→ 旅游機構或單位領導。”在英語實訓課程設置、實訓項目研發、實訓技能的拆解與重構過程中,應樹立職業工作態度、規范職業工作行為。目前,增強旅游英語專業中英語實訓教師的“雙師素質”是當務之急。計劃系統、目標明確地開展院系“專職教師”和旅游行業“兼職教師”的互贏互利的交叉培訓、建立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吸引該部分教師向“雙師素質”發展的有效策略。
(二)加強旅游英語專業“職業化”英語實訓環節建設的系統性
與旅游機構或單位密切合作,系統編制立體化的旅游英語實訓教材,包括紙質圖書、應用軟件、多媒體產品、網絡平臺等,教材編制要符合旅游專業人才就業崗位(群)核心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搭建“工學結合”的實訓平臺。
此外,創新旅游英語專業“跨文化”知識與交流的體驗式實訓環節的設計,有效提升職業院校旅游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國際化視野,進一步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總之,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點從字面上拆解,可落在“旅游”+“英語”。 實際上,我們審視專業的視角應如下圖所示:

以英語為主線是旅游英語專業的屬性定位,也是該專業教學內容的設計原則;以旅游為背景是旅游英語專業的人才定位,也是該專業教學環境的優化原則;以實踐為核心是旅游英語專業的目標定位,也是該專業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因此,旅游英語專業中的英語實訓環節的構建要以對旅游行業需求的市場調查與論證為依托,在充分了解旅游專業中的人才培養定位、崗位(群)及專業核心能力與技能的前提下,融英語語言學習與訓練過程及其特點來完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予以深化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趙淑英,等.新建職業院校“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個案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8).
[2] 劉加勇.我國高職教育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8,(20).
[3] 劉黛林.高職高專外語教育發展報告[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