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龍
“雷鋒的榜樣是誰呢?”
小時候,我就搞不懂這個問題。學習雷鋒好榜樣,那么雷鋒的榜樣又是誰呢?班里的小組長看我被這個問題困擾,就說:“我告訴你,雷鋒的榜樣,是他身邊的領導。領導做好人好事,雷鋒也跟著做好人好事。”
我眨眨眼睛說:“小組長,你是我身邊的領導,那我就跟著你做好人好事吧。”
小組長笑道:“對,遠學雷鋒,近學領導。”
我就跟著小組長做好人好事。我們早出晚歸,打掃衛生,拾金不昧,幫助同學,照顧孤寡老人,愛護公共財物……我的臉上灑滿了陽光,樣樣學著小組長。
“雷鋒的榜樣是誰呢?”
上中學以后,我又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雷鋒的榜樣真的是領導嗎?帶著問題,我找到了班長。班長是我小學時的小組長。班長點著我的鼻子很認真地說:“我再告訴你一遍,雷鋒當初學的是領導!領導做好事,雷鋒也就跟著做好事了!”
我若有所思地說:“哦,我明白了,好人是一茬茬成長起來的。近朱者赤,雷鋒是跟著領導做好人好事的!”
班長瞪著我說:“就是這樣。你還是跟我學吧!我做好人,你也就做好人了!”
班長不是和我開玩笑。班長是個上進的好青年,班長是共青團員。跟著他,我也會成為一個好青年的。于是,我就繼續跟著班長,做各種好人好事。我們常常幫助困難的同學,還到社會上參加公益性活動。我和班長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學校或社會上的“學雷鋒光榮榜”上。
“雷鋒的榜樣是誰呢?”
參加工作后,我又對這個問題產生了困惑。雷鋒當初真的是學習了身邊的領導嗎?我產生了懷疑。因為我身邊的領導,也就是我的科長,不知為什么,很少做好人好事。帶著困惑,我去請教科長。科長曾經是我小時候的小組長,還曾經是中學時的班長。這些年來,從學校到社會,他一直是我的領導。
“你怎么這樣傻啊,多少年了,還在想這個問題!”科長訓斥我,又苦口婆心地說:“我再次告訴你,雷鋒的榜樣是他身邊的領導!”
我結巴著說:“可是……可是……”
科長的臉色變得很嚴肅:“可是什么?你有什么可懷疑的嗎?”
我把話憋在了肚子里,深深地嘆了口氣。
科長緩了口氣,拍著我的肩膀說:“兄弟,你真是太傻了,傻得可愛。你想學雷鋒,你就自己學吧。你想怎么學,就怎么學吧!好嗎?”
我愣愣地望著科長,感覺他有點陰陽怪氣。既然是這樣,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吧。于是,我就自己學雷鋒了。怎么學呢?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確保自己不做壞事。我想,不做壞事,也就相當于做好事了,這大概就是學雷鋒的底線吧。
“雷鋒的榜樣是誰呢?”
若干年后,我腦子里又冒出了這個奇怪的問題。我之所以說“奇怪”,是我已經學會對一些問題說“不”了。當然,我不是說不要學雷鋒了,而是越發覺得學雷鋒有必要了。可是,“雷鋒叔叔三月里來四月走”,人們很難見到他的身影了,許多人都在嘆息“雷鋒叔叔不見了”。原因在哪里呢?在領導嗎?唉,現在的領導,做了多少好事呢?只見到他們經常去喝酒、洗澡、按摩……
帶著問題,我找到了處長。我要和處長認真談一談,怎樣讓雷鋒同志盡快歸來,或者說,怎樣讓領導們盡快地值得我們群眾學習。處長就是我從前的小組長、班長、科長。不過,處長早就不是從前的那個他了,他已經換了老婆,換了房子,換了小車……他這種做法,我是看不上眼的——與雷鋒精神格格不入嘛。雷鋒同志是怎么做的?雷鋒同志主張“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處長望著我,話里有話地說:“又是來和我討論問題?又是問雷鋒的榜樣是誰吧?這個問題,不要找我談了,你去找別的領導吧。”
碰了一鼻子灰,當年的小組長、班長、科長,現在的處長,讓我碰了一鼻子灰。
我悶悶不樂地走了。我誰都不找。我獨自在街上溜達,走進了一家書店。我買了幾本和雷鋒有關的書,回到家里,苦讀起來。
很快,我就找到答案了:雷鋒當初學的就是身邊的領導啊!雷鋒跟過許多領導,那些領導,言傳身教,都在做好人好事,雷鋒受到了感染,也就開始做好人好事了。那時的領導多好啊……可是,現在呢?我終于明白了,我失眠了。
我真的憋不住了。我決定厚著臉皮,再去找處長談談——雷鋒當初是以領導為榜樣的。真的,雷鋒確實是以領導為榜樣的。
可是,我去晚了。處長被檢察院帶走了。
我只好去了檢察院,讓人把那幾本和雷鋒有關的書轉交給處長。后來,我聽說,處長接到書后,嗚嗚痛哭。(摘自《貴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