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涵
[摘要]通過分析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存在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進行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科學的制度管理、呼吁立法保障等措施來探尋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獨立學院兼職教師戰略思考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是指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獨立學院的迅速發展,加速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也帶來了高等教育師資短缺的現實問題。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兼職教師作為專職教師的重要補充力量大規模地登上了高等教育的歷史舞臺,并成為獨立學院師資隊伍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前,建立一支規范、高素質的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隊伍,將對推進普通高校獨立學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產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產生的歷史背景。在我國,兼職教師基本定位為在各類高等學校采取部分時間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沒有長期任教合同的教師。1999年以來,隨著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大批獨立學院應運而生。為適應改革開放的經濟市場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進程,一方面,本科教育對教師的素質、知識結構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各獨立學院由于自有的全職教師嚴重不足,必須大量聘請兼職教師來補充師資力量,以適應生源的不斷擴大和課程的不斷變化。故此,一批能擔當高等教育教學任務的兼職教師先后走進獨立學院,他們滿足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進程的內在需求,推動了高等教育向前發展。獨立學院的兼職教師最初來源主要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大學的退休教師,第二類是在職大學教師,主要指母體本校的在職教師和其它高校的在職教師,第三類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近幾年來,兼職教師的來源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擴增了兩類人員:一類是自由職業者,這些依照自己興趣愛好選擇職業的人,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將個人的才智發揮到了極致,他們以兼職教師的身份進入獨立學院,并將自己的潛力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給學生,加強了高校與社會的廣泛聯系,活躍了校園的文化氛圍。二類是外籍人士,他們加強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對促進國際交流和多元文化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隊伍的角色詮釋。目前,兼職教師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歷史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社會角色。第一,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由于大批兼職教師是來源于企業和基層單位的一線精英骨干,他們具備著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人生閱歷,加強了學校與社會、學生與企業之間的直接聯系和交流。第二,“大師級”名師精英。一些有“大師級”稱號的兼職教授引入學院,對獨立學院新增學科和交叉學科建設起到關鍵作用。第三,能帶來競爭效應的優質師源。大部分獨立學院支付給兼職教師的薪酬只是單一的課酬,不需負擔其基本工資、各種社會保險和其他生活福利待遇等其它項目。所以通過積極引進相當數量的優質師源,即節約了教育成本,又能打破靠編制生存的單一性人事體制,引進了全員競爭意識,帶來了全新的競爭活力。第四,靈活機動的隱形教師。作為一種臨時性、附加性的兼職教師,他們的存在給獨立學院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工作上的隨機銜接為全職教師潛心做研究創造了條件,對學院師資隊伍的全面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對兼職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管理大都不規范、不健全,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兼職教師主觀能動性受到制約。大部分情況下,各獨立學院不會為受聘兼職教師提供辦公室、計算機等基本辦公設施,不會將兼職教師納入單位正常的工資晉級和職務評定等具體工作,許多正常的學院活動都將兼職教師排除在外。由于缺少與其他教師和同行之間的正常交流機會,兼職教師無法獲得充分的職業和學術發展空間。
二是兼職教師教學技術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在獨立學院中,相當部分的兼職教師來自基層單位和實體企業,雖然這部分人員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但是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正規的高校教育理論學習和培訓,沒有獲得受聘學院對他們提供的職業發展支持。故此他們中很多一部分人不能正確把握獨立學院本科人才的培養規律,難于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并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許多獨立學院基本上將聘用兼職教師作為解決師資匱乏的“應急”措施,難于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不能保證同一專業、同一學科教學工作的一致性。而兼職教師本身的特殊性決定其流動性大,更換頻繁,臨時思想嚴重,缺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熱情,這樣帶來的教學結果就只能應對獨立學院基本的教學要求,不能適應獨立學院辦出專業特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發展需要。
三是聘用學院對兼職教師缺乏規范性管理。面對不斷壯大和成熟起來的兼職教師隊伍,我們必須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導其健康、穩定、合理地生存和發展。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但迄今為止,針對兼職教師制定的相關聘用制度和政策尚未出臺。而普通高校獨立學院自誕生以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自身師資力量相對較弱,基本上沒有形成適應自身發展的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為滿足日益壯大的學院發展規模,必須依托大量的兼職教師來充實自身的師資力量。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規范的聘用和管理形式有了生存的空間。總體而言,大多數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并未制定兼職教師專門的招募、聘任、選拔標準和細則,沒有形成兼職教師培訓、進修、考核、評估、監督等管理機制。故此,加強對兼職教師隊伍的規范化管理已成為各獨立學院促進自身發展的當務之急。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研究
普通高校獨立學院要繼續向前發展,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兼職教師隊伍對推動人事制度的改革,實現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對兼職教師的戰略研究。隨著普通高校獨立學院的快速發展,兼職教師的使用不再是臨時之舉,而逐漸成了獨立學院發展的長期戰略。為此各獨立學院的領導要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地將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當作學校發展的戰略任務來研究,應從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發展、促進專業建設、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等方面的高度來看待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將兼職教師培養成獨立學院相對穩定的“雙師型”教師,徹底改變兼職教師是臨時工的錯誤思想。同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南,本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理念,將兼職教師建設與整體師資建設擺在學院優先發展地位,促進學院穩定快速可持續的戰略發展。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專業設置和現有師資現狀,有計劃、有目的地將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學院師資建設和整合的整體規劃之中,科學合理地確定兼職教師的聘用數量、結構和人才引進方向,解決獨立學院“非老即小”的師資瓶頸,打造一支專兼結合、高素質、高水準的師資隊伍,為學院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追求人性化管理。各獨立學院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對兼職教師實行人性化管理,制定措施,形成制度。首先我們要引導兼職教師樹立遠大理想,促進教師教育“一體化和終身化”相結合,將職前培訓、人職教育、職后培訓融入兼職教師的整體建設中,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必要的環境。同時建立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的互動平臺,鼓勵兩者間的相互尊重和團結,加強相互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將彼此的文化帶入校園,加強文化間的交融和碰撞,以此推動校園文化的提升。
強化科學管理,呼吁立法保障。獨立學院的兼職教師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制定相關的兼職教師管理法律、法規是保證這支隊伍健康、穩定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對兼職教師創新管理的重要基礎。首先,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在《教師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里增加有關兼職教師聘任、考核、福利、職務評定等制度在內的可操作性的兼職教師管理制度和規章,從而保證兼職教師隊伍管理的規范,促進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各獨立學院要制定兼職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和方案,嚴格準入制度,堅持“公開”、“公正”、“擇優”的原則,廣泛吸收社會各方面優秀人才加盟教師隊伍。同時要加大勞動法的貫徹落實力度,完善對兼職教師的合同化管理,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
值得肯定的是,在過去的十余年中,兼職教師作為師資的主要補充力量正以蓬勃之勢在各獨立學院發展壯大。在今后的發展中,仍然要借助這支教學大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向縱深發展。故此,完善和規范普通高校獨立學院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管理,對促進普通高校獨立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