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法國著名思想家托克維爾曾經說過:“人們把自己的力量同自己的同志的力量聯合起來共同活動的自由,是僅次于自己活動自由的最自然的自由”。工會是這種自然自由的產物,它代表工人階級來協調勞資關系和勞動糾紛,當政府出臺的某些法規傷及工人階級的利益時,工會就要出來為工人說話、抗爭。列寧同志也曾經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
“工會是國家政權最親密的和不可缺少的合作者”。這一論述充分揭示了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會與政府相互關系的本質特征。
在我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它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框架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管理學和政治學理論的一般意義上講,政府在國家政權體系中是國家權力的執行者,是管理和治理國家的實施者,代表和維護著國家的根本利益。由于政府行使的國家權力總是以社會公共權力的面目出現。因而政府也是社會公眾利益乃至全社會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因此,政府的典型的社會政治角色,是全社會的管理者、社會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它與社會公眾之間以及各社會組織之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其中也包括與工會組織之間的緊密聯系。
同樣,工會作為國家政權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執行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同時還有按照自身性質和職能要求來處理組織內部的各種關系,以及本組織與其它社會政治組織、經濟組織和社會團體之間的關系,這就使得工會與政府的關系緊密而不可分割。從這個角度講,政府與工會所代表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這兩個組織的不同之處在于組織性質不同、職能不同和工作方式不同。
總之,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工會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具體體現在社會生活事務中,工會與人民政府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和協商共事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通過工會的支持,實現對經濟社會的有效管理和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二是工會通過政府的支持,更好地代表好、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昭通市上下同心同德抓建設、眾志成城謀發展,經濟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其間,全市各級工會組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和“黨政所謀、職工所需、工會所能”的工作原則,著力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加強職工隊伍建設、盡心盡力為職工辦實事等方面下功夫,充分發揮了工會組織在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構建和諧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一些長期性、結構性的矛盾仍然未根本解決,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難度比較大。面對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只有緊緊依靠工人階級這支主力軍,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創造活力,才能有效應對不斷變化的復雜形勢,最大限度地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開創昭通跨越式、趕超式發展的新局面。然而,要使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順利開創昭通跨越式、趕超式發展的新局面,就必須找到一種有效的載體,使工會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這個有效載體就是要建立工會與政府的和諧磋商機制。政府與工會建立和諧磋商制度,是政府與工會相互溝通的重要渠道,是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工會參政議政、從源頭上表達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務必強化五種意識:強化全局意識,充分認識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強化政治意識,全面支持工會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強化宗旨意識,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強化大局意識,著力推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強化服務意識,真心支持工會組織逐步改善工作環境。
(節選自昭通市市長王敏正于2009年8月4日在“昭通市人民政府與昭通市總工會和諧磋商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