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文
從媒體得知老作家魏巍病逝的消息時,我正好結(jié)束為期半月的北方之行。而在返回南方的旅途中,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當年閱讀魏巍作品時的那些陳年往事,進而默默地告誡自己:不能忘記這位生命終止于88個春秋的老作家,畢竟他的文字曾經(jīng)滋養(yǎng)過你的心靈,畢竟他的信仰與激情曾經(jīng)影響過你的精神世界……
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在一個農(nóng)村小學附設(shè)的初中班就讀。由于冬天的早晨特別寒冷,因而總有許多學生乘老師不注意時偷跑到室外曬太陽。出于同情學生衣服單薄無法抵御寒冷,老師也只好嘆氣默認學生的逃課行為。然而有一天早晨卻出現(xiàn)了一個例外:全班同學一個不少地在教室里靜靜地聆聽老師講課,全然不顧室外朝陽的溫暖誘惑,這讓老師深感意外。這一天早晨,老師所上的課是《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是魏巍。這是一篇很特別的課文,其文字的流暢、抒懷與激情,其故事的感人程度與文章的新穎結(jié)構(gòu),都在其他課文之上,以至于同學們?nèi)煌浟酥苌淼暮洹!墩l是最可愛的人》字數(shù)3000余字,是當時初中語文課本中較長的一篇課文,而且要求學生要背誦。如果是其他課文,那學生肯定要向老師“抗議”的,但學生對《誰是最可愛的人》的背誦要求卻給予了一致的默認支持。從第二天自由晨讀的時間開始,同學們背誦《誰是最可愛的人》的聲音,出現(xiàn)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即便多年后的今天,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充滿昂揚與激情的開篇文字:“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它使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jīng)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通過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我記住了寫作這篇戰(zhàn)地通訊的作者魏巍,并希望能閱讀他寫的其他作品,然而在遠離城鎮(zhèn)的僻靜山村里,這樣的愿望只會成為奢望。慶幸的是,兩年后我考進了縣一中讀高中,終于從學校圖書室借到了魏巍所寫的反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生活的長篇小說《東方》(上下兩冊)。記得在近一個月的反復閱讀期間,我的身心完全浸染在小說中的場景與細節(jié)之中。那種閱讀的投入與閱讀的陶醉,簡直難以言表。記得當時在同學中爭相傳看的反映抗美援朝戰(zhàn)事的長篇小說,除了《東方》之外,還有作家楊佩瑾所著的《劍》,以及作家鄭直所著的《激戰(zhàn)無名川》。這三部長篇小說,雖然故事情節(jié)都非常吸引人,但從作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來講,《東方》無疑是最好的。從前方到后方,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感人的細節(jié)鋪陳,都得到了良好的相互照應。1982年,《東方》榮獲中國首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獎,從此奠定了魏巍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文學也隨之進入了蓬勃發(fā)展和百花齊放的多元化時代。許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不斷進入了我的閱讀視野,但作為一個曾經(jīng)受益過魏巍作品的讀者,我還是時不時地關(guān)注他晚年所寫的一些詩歌、小說、散文和雜文等諸多文字。盡管這些作品并沒有引起讀者的太多注意,也沒有達到作家本人所期望的藝術(shù)高度,但其共同特點是及時反映現(xiàn)實生活,洋溢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并擅長把敘事、寫景、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語言也保持了樸實優(yōu)美的風格。
魏巍的寫作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時刻關(guān)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的過程。2007年山西“黑磚窯”事件被媒體披露后,年過87歲的魏巍還憤而提筆,寫下了題為《驚聞山西“黑磚窯”事件》的雜文??梢哉f,魏巍是一個一直在寫作著的作家,真正踐行了“我寫故我在”。這種視寫作為生命的最好存在方式,其境界就值得讓人敬佩與肯定。作家陸天明說?!霸趺椿睢⒃趺磳?的確是每個作家、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因此我們沒法在魏巍老師那樣一種對文學的執(zhí)著和對人生理念的頑強面前無動于衷。近年來,中國文學的疲軟不正是因為缺少了這種執(zhí)著和頑強嗎?”作為一名熟知當代文壇狀況的著名作家,陸天明的話語顯然是意味深長的。
魏巍走了,對我來說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國內(nèi)一家著名文學刊物的副主編肖某說,這表明“屬于魏巍他們那一代人的時代已經(jīng)無可奈何地過去了”。我知道,肖某還是一個知名作家,他也著文直陳在魏巍眾多作品中,《誰是最可愛的人》給他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這說明,其實魏巍的文字,也曾“喂養(yǎng)”過他,可他“長大”了之后卻有意無意地忘記了,于是也就有了不恭意味的話語。
“難忘魏巍”。這是我在結(jié)束此文時最想說的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