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陸
當前,我國正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刻。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迎接挑戰,促進發展。本文擬就基層檢察機關如何充分地運用檢察職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更好地服務當前地方經濟,促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談一下粗淺見解。
一、適應新形勢,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服務當前地方經濟發展,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增強干警的政治敏銳性和大局觀念,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增強服務意識。
(一)適應新形勢,樹立“四種意識”
一是增強政治意識。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堅定檢察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是增強憂患意識。在我國正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刻,迫切需要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這就要求檢察機關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堅持檢察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堅持科學發展”大局服務的意識,更充分地運用檢察職能為當前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
三是增強法治意識。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加強法律監督,確保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政策能夠正確地貫徹執行,為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護,推進法制化進程。強化法律監督,要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保障執法公平、公正,樹立憲法法律權威。
四是增強群眾意識。堅持檢察工作服務群眾,始終把法律監督的重點放在促進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
(二)適應新要求,加強綜合素質建設
在新形勢下,基層檢察機關要及時組織干警認真學習我國一系列有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增強為當前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為當前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政策水平。適應新的要求,要積極采取各種教育培訓方式,進一步提高干警的專業素質、職業技能,改變個別干警法律專業知識和檢察辦案的專業技能不能滿足辦案需要的情況。同時,要組織干警學習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及時更新知識。對辦案流程、執法責任和追究制度等檢察業務考評機制進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充分運用檢察職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見和檢察機關為企業服務的實施方案等,全面規范檢察干警的執法行為和服務行為。促進檢察干警的執法水平和服務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二、進一步加大法律監督力度,找準更好地服務當前地方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一)強化檢察工作職責,致力于優化當前地方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
經濟要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社會穩定是關鍵。基層檢察機關要充分運用檢察職能依法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兩搶一盜”等多發性刑事犯罪和侵財型犯罪。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重點打擊金融詐騙、強迫交易、非法經營等各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和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安全、勞動安全等方面的犯罪活動,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大對環境污染事故、非法采礦、非法占用土地等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對盜竊、毀壞、強占企業財物、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的犯罪行為,以暴力手段強裝強卸。強買強賣,對企業經營管理、雇傭人員進行打擊報復、侵犯其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行為以及聚眾破壞重大項目建設、影響投資環境的等各類刑事案件,堅持提前介入,依法快捕快訴,確保案件在檢察環節的暢通。
(二)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營造清正廉明的政務環境
嚴肅查辦在城市建設、教育收費、醫療服務、社保等方面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職務犯罪案件,尤其要結合高檢院的專項部署,繼續深入查辦在涉及土地征用、拆遷安置、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侵害“三農”利益的職務犯罪案件,依法打擊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職務犯罪活動,促進新農村建設健康有序進行。要積極查處國家工作人員利用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等職務之便,而侵害企業利益,影響企業發展的職務犯罪案件,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職務行為造成企業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案件。切實為企業的平穩較快發展創造健康穩定的經營環境和發展環境。結合辦案,要認真幫助發案單位發現和查找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督促其健全有關規章制度,堵塞漏洞。在重點工程或重點領域要籌建預防職務犯罪聯絡處,與有關部門簽訂《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預防職務犯罪責任書》,介入工程職務犯罪全程預防。
(三)強化訴訟監督,為當前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公正的司法環境
加強訴訟監督,維護司法公正,是基層檢察機關依法保護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要在確保自身公正執法的基礎上,不斷增強監督意識,強化監督措施。積極開展立案、偵查、審判等專項監督。對該立案而未立案查處的涉及企業的案件和對涉及企業的案件處理不公的,堅決依法提出糾正。并跟蹤到位。對企業法定代表人、項目建設負責人和其他管理人員受到無端舉報或誣告陷害的,要及時配合有關部門認真查處,澄清事實,消除影響。要充分發揮民事行政檢察職能,堅決糾正確有錯誤的判決和裁定,維護企業和企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堅決摒棄執法過程中的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對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本地企業與外來企業的合法權益給予平等的司法保護。
(四)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強綜合治理,為當前地方經濟發展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在突出打擊重點,加大打擊力度,積極抓好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以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犯罪、侵財型犯罪、職務犯罪大要案、涉及群體性事件等特殊案件、敏感案件、重點案件的辦理工作的同時,對輕微犯罪案件充分運用寬緩刑事政策,做到當寬則寬,努力實現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主要是對屬于初犯、從犯、防衛過當、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和親友、鄰里等之間因糾紛引起的案件以及有立功、投案自首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案件,可訴可不訴的不訴,可捕可不捕的不捕。盡可能利用司法和解方式予以處理,不斷增加社會和諧因素;確需提起公訴的,依法向法院提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建議,緩和社會矛盾。不定期組織干警深入街道社區、鄉鎮農村,熱情接待、耐心解答群眾各種訴求,排查、化解不穩定因素及苗頭;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群眾守法、用法意識,營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
三、熱情服務,文明執法,力求辦案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強化監督力度,隨時掌握低保、征地拆遷、移民補償、國家建設投資等專項資金管理情況,確保各種資金安全運行,貫徹落實到位。強化服務意識。拓寬服務渠道,在企業建立服務聯系點,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走向,依法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涉檢涉法問題,為企業排憂解難。在辦理涉及企業的犯罪案件時,在確保法律公正實施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盡所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結合辦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幫助企業人員提高法制意識,引導企業合法經營、誠信經營、正常競爭。
四、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當好參謀助手,拓寬新形勢檢察工作為服務當前地方經濟發展的新途徑
基層檢察機關不能單純辦案,就案辦案,而應在立足于辦案的前提下,積極探作和拓寬服務的內容和路子,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單一服務為多渠道、多途徑、多內容的服務。在當前形勢下,檢察工作要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促進地方經濟平穩協調發展,除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外,還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綜合調研,為地方黨委、政府出謀獻策。要結合辦案,認真分析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工程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重點領域職務犯罪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深入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等有關單位提出防范措施和預防對策。同,時,要關心、關注地方經濟生活中,如產業結構調整、城鎮機關企事業改革出現的問題,產生的影響,如何扶持中小企業、提高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和促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對策、以及建立健全失業保險、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等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從法律角度進行思考、探索、研究,發現問題,找準癥結,并就如何解決問題從宏觀上向地方黨委、政府提出處理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地方黨委、政府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提供詳實、有價值的參考材料,做好地方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