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安 申 江 王興元 金須豐
[本期主講]
葉安檢察官
葉安,法學本科學歷,四級高級檢察官。1984年進入浙江省安吉縣人民檢察院,曾從事反貪偵查工作10余年:1986年起主辦監獄職務犯罪案件多件;1998年起任副檢察長。一直分管監所檢察工作。組織、參與查辦監獄職務犯罪案件10余件。
核心提示:由于監管場所職務犯罪案件嫌疑人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此類案件偵查、審訊技巧的重要性:深入罪犯改造現場,主動出擊獲取必要線索是查辦的基礎:傳喚要及時、快速固定證據是關鍵;強化指揮協調、部門配合是保障。
一、講究策略,大膽探索,努力提高獲取案件線索的能力
(一)經常深入罪犯改造的“三大現場”,通過談話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舉報線索
深入罪犯勞動、生活、學習“三大現場”。找服刑罪犯談話是駐監檢察的日常工作。談話可分為兩類:一是對服刑人員的談話:二是對刑滿釋放人員刑釋當日的談話。對服刑人員的談話,著重了解罪犯改造、生活、和家里人探監等情況。這類談話的策略:一是不現場制作筆錄,因為服刑罪犯在案件偵查過程中被反復作過筆錄,有抵觸情緒,不愿說真話;二是不在固定和公眾場所進行談話;三是要有目的、有偵查意識地引導談話,特別要從那些“關系犯”和不正常的綽號背后了解情況挖掘案件線索。對刑滿釋放人員刑釋當日的談話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我們平時掌握的重點對象,此時罪犯即將離開監獄,因服刑時間較長,對獄內情況了解比較多,且思想顧慮較少,因此敢于反映監獄里的真實情況。
(二)須有意識的在服刑人員中物色能為我所用的人員,主動出擊,獲取案件線索
在日常監所檢察工作中。可以有目的地培養一些素質相對較好的被監管人員為我所用。對象選擇是關鍵,選擇的對象最好是刑期較長并已服刑多年。在犯人中人緣好,有威信,個人素質相對較好的。因為犯人在服刑過程中,相對孤立,愿意找一些能理解他處境的人談話,講講家常,發發怨氣。我們物色的這種人接觸犯人面廣,又善于言談,能掌握到一些有利于我們查案用的信息。
(三)建立“信息庫”制度,確保線索經營到位
在查辦監管場所司法警察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我們手中犯罪嫌疑人的資源,挖掘案件線索。為了能對收集到的價值較高的案件線索信息進行長期經營,我們建立了五個信息庫:(1)被舉報對象家庭、個人等基本情況;(2)已獲取被舉報對象的證據信息;(3)被舉報對象職務活動、業務工作等有關資料信息庫;(4)被舉報對象社會交往等背景資料信息庫;(5)被舉報對象進行串供及反偵查活動的新生證據資料信息庫。通過建立五個信息庫,使現有匱乏的案源形成一個獲取-篩選-經營-使用的動態管理系統。不僅為眼下的案件突破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今后案件的挖掘做好前期積累的準備工作。
2003年,我院在突破原監獄農業科長王某受賄問題的同時,也發現原副監獄長周某(副處級)受賄3萬元的線索。同時還了解到群眾對周某在基建方面的問題反映較強烈。當時正值南湖監獄大搞基建建設,總投資額上億元,應當說案件線索極有價值。后來,由于未能進一步擴大他的受賄犯罪額度。此案未能得到繼續深查,但我們將此線索納入信息庫,長期經營。2008年下半年。我院在查處縣建設局質檢中心有關人員受賄窩串案時。掌握了承建監獄多項工程的浙江東聯錢江實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某曾向南湖監獄分管副監獄長周某等相關人員行賄的線索。為進一步掌握周的受賄證據,辦案人員又找到正在承建南湖監獄干警備勤樓工程的東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王某。證實了其向周某行賄的事實。2008年12月,我院依法對周某以涉嫌受賄案立案偵查,一舉突破此案。
二、規范初查工作,制訂詳細的偵查計劃
(一)初查要保密,部署要精心
如余某受賄案就是得益于初查的嚴格保密。2004年監所部門在收到南湖監獄原南湖水泥廠在企業改制時存在經濟問題的舉報后,前后共用了4年的時間經營和秘密初查,初查采用聲東擊西的方法,突破常規,巧妙初查。從省南湖監獄原南湖水泥廠改制后業務單位的欠款公開查起,分散被初查單位、對象的注意力,重點查清多名涉嫌行賄人的基本情況,后又通過分析和重點排查,確定湖州宏達物資貿易有限公司法人胡某有重大行賄嫌疑,但是胡某行蹤不定,無法找到此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湖州市公安部門采用技偵的手段,秘密控制了涉嫌重大行賄人胡某,在省南湖監獄原南湖水泥廠副廠長余某受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后,我們不急于破案,而是繼續深挖,后又帶出省南湖監獄原監獄長錢某受賄大要案。按管轄要求,我們將案件線索及時移送給省檢察院監所處,后錢某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初查要保密,就是要著力強化初查過程的保密性,防止暴露初查對象、初查意圖和初查內容。秘密初查一定要縮小知情面。除了必須了解掌握案情人員外,初查的對象、內容、途徑、方法、時間等都必須嚴格保密:對外。要采取聲東擊西、偷梁換柱、移花接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隱蔽初查意圖的謀略和措施,這是初查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
部署要精心,就是要規范好初查工作,制訂出詳細的偵查計劃。在監管單位,初查管教民警利用職務之便收受服刑罪犯或服刑罪犯親屬的賄賂犯罪,最有效的方法是“調犯”。調犯就是在初查對象比較明確后。把涉嫌行賄的服刑罪犯依法解回,換個羈押環境,控制在我們辦案人員的手中,排除監獄方對辦案的干擾,讓服刑罪犯放下思想包袱,解除服刑罪犯親屬的思想顧慮。調犯中應注意周全、保密、迅速。周全,即考慮相關問題要全面。如,準備調幾名罪犯?調出以后羈押在什么地方?所有法律手續要提前辦好;保密,就是決定調犯后,在辦理服刑罪犯解回和新的羈押場所法律手續時要做到盡量保密;迅速,就是在辦好服刑罪犯解回法律手續后,要迅速將服刑罪犯從監獄解回,押至新的羈押場所關押。在服刑罪犯依法解回后,要充分利用監管單位紀委、監察的職能。在監管單位大造行賄人已被檢察機關帶走的輿論,促使涉嫌犯罪的案件當事人到監管單位紀委或檢察院自首。
(二)傳喚要及時,突破要有力
初步查清犯罪事實就應看準時機適時立案并及時傳喚犯罪嫌疑人。發生在監管場所的職務犯罪案件,如何在立案前控制案件當事人,是能否在立案后依法傳喚犯罪嫌疑人12小時內突破案件的關鍵點之一。因為監獄單位的特殊性,內部裙帶關系、人際關系、干部的考核機制等等原因,都可能出現突然或暫時找不到案件當事人的情況。這里的原因很多,但結果都會給我們突破案件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我們采用“定位、通報、帶人”三步走方法。效果不錯。定位:就是立案進入偵查程序后,案件當事人應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控制在我辦案人員的視野之內。定位而不是接觸,如控制在辦公室、家里等等地方,對案件突破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通報:在案件當事人被我辦案人員定位后。辦案人員應立
即通知辦案組的負責人,然后由院領導出面前往監管單位。向監管單位通報案件調查情況,要求將案件當事人帶到檢察院接受調查。監管單位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會提出讓監管單位紀委去找案件當事人。此時,我們可明確告訴監管方領導:案件當事人現在的位置,我們已有人在附近,紀委去帶人可以。此時,要即時通知我們控制人員。以我方為主和監管方人員一起將犯罪嫌疑人帶到指定地點。犯罪嫌疑人被帶到指定地點后,監管方往往還會提出是否能給案件當事人一個機會,讓監管單位的紀委先找案件當事人先談。監管方提出這樣做也好,案件當事人可能出于尋求從寬處理等原因會在紀委談話中求助于組織上的幫助,講出一些犯罪事實,這有利于我們辦案,增強辦案人員的信心。但是,紀委談話必須有我們辦案人員全程在場,并要限定時間。帶人:當紀委和案件當事人談話時間一到,不管結果如何,都必須帶人。要給監獄方造成,檢察院帶去的人是不可能再回到原工作崗位上,如果回來也轉變了身份。這就要求我們辦案一定要看準,初查的工作一定要扎實。在案件當事人被帶到檢察院辦案警務區后,要以高壓態勢。讓其從一名人民的司法警察轉變到犯罪嫌疑人的角色,并要適時宣布傳喚。令其轉變角色的方法有:教育——轉變——認罪。在這里還要強調一點,辦案時間最好選在周末或節假日,這樣做的好處是辦案干擾要比正常工作日小的多。
三、快偵、快結、快訴,確保案件質量
(一)講究審訊策略,盡快獲取口供
審訊前。一是審訊人員要對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質、家庭情況、個人經歷、社會閱歷等方面進行全面細致地了解,特別對監管場所的工作流程要清楚,不能講外行話;二是要根據監管場所干警長期與罪犯打交道,具有一定的反偵查能力的特點,合理搭配審訊力量,加強審訊工作,講究策略,以智取勝。三是選擇突破口,這是訊問的重要一環,選擇的準,就能迅速突破,勢如破竹;選擇不準,就會久攻不下,陷入被動。所以,在監管場所辦案中,審訊人員和看管人員要嚴格分工,明確職責,各行其職。審訊中,我們先進行法制教育與政策攻心相結合,在其拒不交待情況下,制造氣氛,亂其心態,特別是在犯罪嫌疑人的心態開始混亂、拒不認罪的防線開始動搖,在抗拒與坦白之間痛苦抉擇的時候,我們并不急于求成,而要一反常態,剛柔相濟,及時向犯罪嫌疑人講解相關法律的規定及從嚴懲處的典型案例等,以震懾犯罪嫌疑人,給其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使其感到罪行嚴重,法網難逃;只有坦白交代,才是惟一出路。同時,及時選準案件突破口,使其感到我們胸有成竹。從而不得不交待自己的問題。我們在審訊力量和審訊策略安排上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是加大火力,一波一波地向前推進。指揮人員要親臨一線指揮室。及時掌握審訊工作進展情況,根據需要調度審訊力量。審訊人員之間要“紅臉”“白臉”各有側重,相互配合默契。
(二)快速固定證據,防止串供翻供
在辦案實踐中常見的、易出問題的環節有:受賄案件的數額情節,主觀故意方面,案件的贓款去向以及其他案件中的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在重要情節、事實上出現反復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偵查工作開展前,就應考慮翻供和取證難這個問題。另外,在收集固定犯罪事實的主要證據時,不能只簡單地做個筆錄。而是要犯罪嫌疑人對每筆犯罪事實親筆自書。還要深挖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在不同的訴訟環節,要讓犯罪嫌疑人反復書寫,使證據形成鎖鏈;并要嚴格同步錄音錄像,用視聽資料加以固定,增強證據的證明力。若被告人當庭狡辯,公訴人可結合多媒體示證系統當庭出示其在偵查環節親自書寫的供述、悔罪書等證據。強有力和環環相扣的證據可較好的防止犯罪嫌疑人的翻供。
(三)強化證據意識,形成證據鎖鏈
證據是在訴訟過程中用來或可能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真相的一切根據或憑據。如果訴訟證據在偵查環節取的不到位或取證工作考慮不周密,證據體系不完善,很容易被犯罪嫌疑人鉆空子。極易翻供。辦案實踐中,我們在取證時應盡量把工作做細做扎實,把退路堵死。為此,建立“五表”制度,確保證據固定到位。(1)初查證據表。將前期秘密初查獲取的證據,以表格形式,簡明扼要一一列出,使之一看就清楚明白,為突破案件理清思路。(2)審訊證據表。突破口供后,犯罪嫌疑人交待的犯罪事實,也將以表格形式單列一份,為下一步偵查取證指明方向。(3)思想剖析表。此表由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特別是在受賄數額,主觀故意,贓款去向,因果關系等方面力求細致。犯罪思想根源剖析要求深刻。這樣做可充分利用其親筆供詞。以增強證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防止犯罪嫌疑人在訴訟過程中翻供。(4)證據意見表。公訴、紀檢人員對獲取證據的意見表。此表的建立,既可以確保案件質量并保證偵查活動的合法性,又可以做到快偵、快結、快訴,保障辦案的社會效果。(5)全程同步錄音錄像證據表。建立“五表”制度。客觀上要求我們辦案人員,要嚴格按照證據“三性”的要求,從一開始就把固定證據這個意識貫穿于查辦案件的全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證據的單一性,對犯罪事實從不同側面或角度來固定證據,使證實犯罪的證據形成證據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辦成鐵案。這幾年我們在查辦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中,由于注重了證據的獲取、固定,所辦案件都能做到快偵、快結、快訴。案件從立案偵查到偵結,基本上用一個月的時間。經審查起訴,所固定的證據全部被法院采納,每件案件均被法院作出了有罪判決,特別是區監獄水泥廠余某受賄大案,在開庭的當日,被法院當庭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所辦案件的罪犯均認罪服判,無一上訴。
四、強化指揮協調,偵訴保障有力
監所辦案,指揮協調尤為重要。監所檢察職能繁多,但監所部門與自偵部門相比,在人員、裝備等方面又差之甚遠。為此,監所辦案不僅要院領導重視,更要部門配合。
指揮工作要做到:“案前周全”、“案中靠前”、“一案一結”
案前周全:案前。指揮員對與破案相關的一切因素要考慮“周全”。由于現行刑訴法規定傳喚時間不能超過12小時,這就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內盡快突破案件,辦案人員應當在前期做大量外圍秘密調查,在掌握一定證據情況下,統一思想,對對象的違法行為有內心確信。樹立必勝的信心。突破案件就是打一場特殊的戰役,如何指揮協調好至關重要,要求指揮者頭腦清楚,思路敏捷。對偵查方案要考慮周全,對案情分析要透徹,對案件的性質和基本走向要有準確的判斷和預測,對辦案力量的安排、相關部門的配合及人員專業、特長要有全面的掌握。只有心中有底,才能坐陣不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案中靠前:就是指揮要“靠前”,由于辦案對象特殊。辦案中可變因素較多,有時情況變化莫測,這就要求指揮人員一定要集中精力靠前指揮,盯在辦案一線,隨時掌握一線情況。要摒棄傳統的“不破不立”、“不突
破口供,不采取強制措施”的做法,合理安排審訊突破力量。講究審問策略和方法,分批次高強度的加強審訊,注重配合上的銜接;要有“風險決策”能力,當案件走向基本清晰后,要果斷決策,及時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決不能優柔寡斷,貽誤戰機;對說情的、打探消息的,要一律拒絕,什么時間該由哪一級領導出面,如何應答在案前應“心中有數”。
一案一結:辦結一案后要及時總結。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辦理監管場所職務犯罪案件也不例外。幾年來,我們重視對此類案件發案特點的研究,探索偵查規律和方法。總結了一套適應監所辦案的工作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高。回顧辦案實踐,能取得較好的工作實績,關鍵在于:一是有一支作風過硬,有進取心和事業心的隊伍。我院監所部門從分管領導到辦案骨干都具有多年反貪辦案經驗和監所工作經歷。敢打硬仗,也善打硬仗。二是要有一套好的辦案方法。這就要善于在實踐中多鍛煉,善總結,不斷地探索辦案規律和積累辦案經驗,提高自身辦案能力。
“八字經”辦好監所職務犯罪案
回顧近幾年來查辦監管場所職務犯罪案件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必須念好“八字經”。“偵”字要強。偵查意識要強。監所檢察干警,在日常的刑罰執行監督工作中,要把依法查辦發生在監管場所的職務犯罪案件工作放在首位,沒有較強的偵查意識。就無法獲取有價值的查案信息和案件線索。“敢”字當頭。監管場所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查處難度大,特別是當前執法環境還不太理想的情況下,一些單位從本地本部門利益出發,強調保護干部,瞞案不報,降格處理。有的甚至設置障礙,阻撓查處等。因此,要樹立敢于辦案,敢于碰硬的精神,特別是領導要敢于風險決策。這是在監管場所查處職務犯罪的關鍵所在。“準”字為先。查辦監管場所職務犯罪案件要重點找準,初查求準,定性要準,確保辦案質量。幾年來,該院的監管場所職務犯罪案件,法院有罪判決率達100%。“巧”字攻堅。平時做到巧談攻心。辦案做到巧用偵查手段、巧取證據。提高辦案效率。發生在監管場所的職務犯罪案件涉及的對象一是刑滿釋放人員:二是服刑人員,他們在思想上有顧慮;三是被監管人員家屬,他們考慮親屬的今后改造。這些都給取證帶來了很多困難。所以取證要講究一個巧字。在辦案中,做到“密、準、快、穩”。在堅持秘密初查的基礎上,選準突破口;在快速出擊的基礎上,針對案件的不同情況。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偵查節奏,該快的快,快而不亂;該慢的慢,慢而不失時機,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聯”字配合。做到綜合協調,縱向指導,橫向合作,上下左右,形成以監所檢察為主,反貪等其他部門協助,全院上下一盤棋的辦案格局。“快”字取勝。在準的基礎上,快偵快結快訴,減少阻力,爭取主動。實踐證明,查辦監管場所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時間拖的越長,招來的麻煩就越多,如果辦案節奏越慢,周期越長,往往會使犯罪嫌疑人有較多的時間考慮反偵查的對策,思想容易出現反復,加上監管系統的特殊性,稍有不慎,就會給整個案件造成難以估計的嚴重后果。“深”字做足。要重視辦理窩串案,對辦的每一起案件都要做到充分利用犯罪嫌疑人的資源,力求深挖案件線索。這幾年來,我們在監管場所辦理的案件。主要得益于辦案中的深挖。對深挖出的新線索建立信息庫,并進行經營,等待時機成熟,擴大戰果。“防”字治本。治標重在查辦,治本重在防范教育。要在查辦案件的同時,主動和監獄紀栓部門配合,共同開展專項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積極開展宣傳攻勢,敦促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