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維敏
一、把大語文引進小課堂,拓寬了語文的學習空間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靈活地把握教材的彈性,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舍、調配、重組,活用教材,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按教材的要求學生在期末才學寫日記,我根據新教材識字最大,學生閱讀能力較強的特點,剛上二年級就引導學生寫周記,不對學生進行什么要求,他們只要知道用筆可以記錄事情,可以抒發喜怒哀樂就好了。令人欣喜的是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許多學生能用書面語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字數多達300多字,班上還出版了《優秀周記集錦》,供同學傳閱。我還結合教材,進行豐富多彩語文活動。如:續編課文,畫課文,演課文等。記得在上《火紅的楓葉》的時候正直教師節,我動員學生為老師送秋葉做的賀卡。第二天,一個個自制的信封里,裝進了金黃的銀杏葉。鮮紅的楓葉,碧綠的松針等貼葉畫,旁邊還有一行行稚嫩的祝語,當時捧著那張張賀卡,是多么的令人感動。因此,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師就是要為學生開辟一片天空,為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讓學生帶著他們的夢想盡情地邀游。
二、課堂成為新課改的主陣地,讀書作為教學的主旋律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在課改中貫徹著這一教學理念,“以讀為本”成為我的主要教學方法。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每篇課文的特點,師生共同創設了多種讀書形式,如美讀、品讀、表演讀、快慢讀、聽讀、粗讀、互讀等等。如:教學《小馬過河》《特殊的考試>等故事情節強的,采用表演讀,像《火紅的楓葉》《王冕學畫》等文質兼美的課文,指導美讀,想像讀。教師的任務是把握時機。創設“讀”的情景,激發讀的情緒,這樣以讀帶講,使學生在讀中明意,讀中悟情。在課堂上我盡量減少正確的“廢話”,把課堂上的時間留給學生。這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還原語文教學本質
1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興趣常常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自學的興趣越濃,自學的積極性就越高。我經常用古今中外的實例,說明語文的重要性,向學生介紹高科技發展的信息,如電子計算機、載人航天飛船、克隆技術等,使學生逐漸認識到未來的“文盲”已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具備自學能力的人。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介紹現代科技狀況,讓學生想像未來世界,或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在課堂上表演,進行綜合模仿。這些內容,符合學生的口味,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自學興趣。
2尊重學生,樂于奉獻
人們把教師比作是蠟燭、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教師也應該像蠟燭一樣給學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園丁一樣精心栽培心愛的花木,對學生要親切關懷、耐心幫助、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傾注全部的愛。這種愛是建立在對學生嚴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基礎上的。是對學生未來的深切關注。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尊敬,就必須主動的接近學生,了解學情,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全部傳授給每一個學生。真誠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如果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要及時批評教育;教師本人有了錯也應該勇于說“對不起。”并注意改正,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做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幫助者,不做知識的“灌輸者”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是不僅要引導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而不是單純地識字寫字。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內容,把握教材的精髓,引導孩子讀書,感悟語言文字表達的情感。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減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量,增加學生的活動量,拓寬學生的參與面。鼓勵學生在課堂外自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用時間來換取學生的思維空間。
四、加強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
1依托課堂教學,強化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陣地。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多重讀寫,忽視了聽說。學生的口語訓練往往僅局限于回答老師的提問,很少有雙向互動的口語實踐。口語交際能力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師與生、生與生雙向互動,才能體現“交際”。老師在課堂上營造的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流。從范圍來說,是全員,包括每個學生;從時間來說,是全程,從形式上說,應該是聽、想、說多樣。使學生始終在富有個性的、積極的思維中進行口語交際活動。
2激發想像思維,豐富說話內容。
小學生想像力豐富,在口語訓練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想像,豐富說話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時,在理解了寓意后,引導學生想像主人公如果了解了事物之間的聯系,聽從了鄰居的勸告。當時改正了錯誤,結果會怎樣,并用語言描繪一下葫蘆豐收時的景象。學生說話的興致很高,描繪得也很細致。
3關注生活,利用一切機會練習口語交際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當。生活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際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五、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讓我們幫學生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成為會說話、會做事的人、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新課改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加強小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與訓練,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語文學習是一個人一生都要進行的,口語交際的能力也是一個人一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小學語文教育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