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倫敦是世界著名的金融城,在這里工作的金融機構白領們一直是普通人羨慕的對象,也被看成是中產階層的代表。對于造成這場危機的金融業,西方國家仍不惜花大本錢對其進行救助。近來西方一些國家迫不及待地宣布已經走出危機谷底,但倫敦金融城里白領們幾乎全是埋怨的話語卻讓人感到危機的寒冬并未過去。
11月3日對于英國金融業來說無疑是個難以忘記的日子。當天,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和萊斯銀行等宣布放棄全國900多家分行,以換取政府向其新注資約400億英鎊。這意味著二戰以來傳統四大銀行一統英國市場的局面被打破,英國許多其他行業公司都摩拳擦掌表示要爭奪新的銀行執照。對于當天的計劃,從英國首相布朗、財相達林到各大銀行的總裁們都齊聲對媒體表示,這是一個“讓英國銀行業起死回生,重新恢復活力的辦法”。然而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這一天,我遇到的倫敦金融白領以及老百姓沒有一個感到興奮的。
為報道這一金融大事,記者來到倫敦市中心一家萊斯銀行支行。正好遇上一位午間休息的男員工從銀行走出來。交談幾句后,這個叫鮑勃的年輕人就開始抱怨說,他已被人事部通知“做到11月底,一切就結束了”。鮑勃說,這一行動等于把大批員工逼上失業絕境,因為除了轉行之外,基本看不到在銀行業還能找到什么就業機會。他說,盡管金融危機已持續一年多,但每家銀行仍在裁員,匯豐裁了1700人,蘇格蘭皇家銀行已經有1.37萬人丟了飯碗。他說:“銀行高層們也說,今年起凡是年薪3.9萬英鎊以上的高層也凍結漲薪,但這個數目是我周圍同事無法企及的,他們可以繼續過不錯的日子,但我們卻不行。”
在倫敦市中心兜售舞臺劇門票的史蒂芬也告訴記者,他是不久前好不容易找著這份工作,之前也在當地一家銀行工作。史蒂芬說,“政府這樣做只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包袱,為這一前景不明計劃買單的還是納稅人,政府只會再提高稅收來實施這一計劃。經濟已這么糟糕了,英國的房價、油價及食品價格還在漲,一切都令人感到瘋狂”。
在即將成為英國新一代銀行的一家英國著名連鎖超市,員工們也愁眉苦臉地向記者大吐苦水,讓人頗感驚訝。零售柜臺員工特麗西對我說,超市老板信心滿滿地要從政府手中拿到經營銀行的執照,但為了拿出這筆錢其他部門肯定會大幅度縮減開支。“我不反對老板擴大經營范圍,但是我不希望被迫減少薪水或是和其他同事共同擁有一個工作崗位。”特麗西說。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整日生活在迪斯尼樂園般的生活里,為了尋求刺激和享受執行著一個個冒險計劃。”最近英國媒體頻頻引用企業家、首相府商業顧問舒格的這句話。倫敦金融城這些最基層白領的牢騷雖然不像經濟專家的話那樣受重視,但足以讓人懷疑,掀起這次經濟危機的西方金融業的問題遠不在于銀行數量的多少,解決之道也不會只是注資和市場份額的再分配這么簡單。一名投資人士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西方金融業的前景仍然是:兇險。”▲
環球時報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