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鈞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進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雙雙出現負增長。根據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6月底,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為267億美元,同比增長—29.37%。貿易順差額為19.84億美元,同比增長—54.27%。
今年1、2月份,受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影響,汽車進出口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下滑趨勢,快速回落,均出現負增長;3月份以來,雖然在國內汽車市場回暖促進下,汽車商品進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與上年同期相比,汽車商品進出口仍呈下降趨勢,低迷態勢未得到根本緩解,今年是國內汽車實現對外貿易以來首次大規模縮水,形勢十分嚴峻。
進口數據解讀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及其關鍵件,零附件進口金額為123.58億美元,同比增長—26.15%,其中汽車整車進口53.26億美元,同比增長—31.77%(乘用車49.12億美元,同比增長-31.67%;商用車4.14億美元,同比增長—32.94%):汽車零部件進口總額為70.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24%。
從金額看,整車進口中四驅越野車最高,為2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6.44%;其次為轎車21.40億美元,同比增長—35.80%;以下依次為;貨車2.87億美元,同比增長—34.25%;小客車1.63億美元,同比增長—44.30%;特種車0.82億美元,同比增長-37.38%;客車0.23億美元,同比增長—26.20%,汽車底盤0.2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0%;除了汽車底盤外,均呈負增長。
從數量看,均呈負增長。整車進口為145807輛,同比增長-31.44%。其中四驅越野車最多,為78889輛,同比增長-27.28%;其次為轎車53963輛,同比增長—33.16%;以下依次為;小客車8897輛,同比增長-40.13%貨車2823輛,同比增長-52.86%;客車534輛,同比增長38.12%;汽車底盤447臺,同比增長—4.49%;特種車154輛,同比增長—45.77%。
進口汽車零部件中,發動機進口金額為6.89億美元,同比增長-15.29%;其他零附件進口金額為63.43億美元,同比增長-21.83%。
6月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產品主要進口依然以日、德、美等國家為主,日本進口汽車量依然位于各國之首。6月汽車整車進口金額列前10位的國家為;日本,德國,美國,韓國、英國,斯洛伐克、瑞典、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上述10國進口金額為6月整車進口總金額的96.19%。
進口市場分析
今年上半年進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去年底港口,經銷商都積壓了大量庫存有待消化;二是去年底低迷的市場使大家對今年市場持悲觀態度,減少了訂貨量,三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工廠停產,減產影響供貨。
但比較1-6月份海關進口量和上牌量,每個月的上牌量均大于進口量,從中可以看出上半年進口車市場明顯的去庫存化特征。進口汽車上牌量增長的原因,一是政策拉動下經濟回升、消費信心恢復,二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消費升級,形成新的市場增長空間,三是在消費稅調整政策作用下,3.0L以下中低排量進口車型更加豐富。
在金融危機和政策調整雙重作用下,今年上半年進口車市場在車型,排量,品牌、地區等方面結構調整變化明顯,主要表現有
——從車型結構看,上半年進口車累計上牌15.3萬輛,同比增長15.6%。其中SUV累計上牌8.48萬輛,占進口車上牌總量的55.4%,增長31.5%;轎車累計上牌5.54萬輛,同比僅增1.4%。SUV的絕對量和增長率均高于轎車,SUV是進口車市場的主導車型。
——從排量結構看,中低排量進口車同比增長,而大排量車有所下降。上半年,排量≤3.0L的所有車型同比增長38.5%,排量>3.0L的所有車型同比下降12.6%;排量≤3.0L的轎車同比增長21.5%,排量>3.0L的轎車同比下降23.6%,排量≤3.0L的SUV同比增長65.6%,排量>3.0L的SUV同比下降3.7%。
——從地區結構看,上半年,經濟發達的沿海省市增速偏低,甚至負增長,如進口車上牌量最大的浙江僅增長2 2%,上牌量靠前的廣東,上海為負增長。而中西部地區增速明顯加快,如內蒙、陜西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1.2%和178.1%。總體上,一級市場下滑3.3%,二級市場增長23%,三級市場增長47%,四級市場增長25%。
——從品牌結構看,以賓利,勞斯萊斯等為代表的7個超豪華品牌上半年上牌399輛,同比下降14.6%。豪華品牌中,奔馳、寶馬通過豐富中低排量產品線及推出新產品等方式取得良好增長,如奔馳新投放的排量相對較小的B200、GLK等車型,寶馬×5和7系的3.0L排量車型以及全新車型X6,這些車型在上半年都有不俗表現。而雷克薩斯,奧迪、路虎,保時捷等豪華品牌車型調整力度相對較弱,上半年均出現負增長。
下半年進口預測
下半年進口車市場在車型、排量,品牌等方面的結構調整仍將持續:
——在車型結構方面,SUV是進口車市場的最重要車型,已占進口車總量的55%,其中緊湊型SUV增長最快,銷售量也最大,隨著RAV4,漢蘭達的上市,進口SUV市場的國產替代因素不容忽視。
——在排量結構方面,3.0L及以下排量的車型有更大的增長潛力,但這種中低排量車型同樣需要考慮與國產車的差異化及錯位經營。
——在品牌結構方面,受金融危機和消費稅調整雙重影響,豪華,超豪華品牌面臨相對較大的困難,在金融危機和消費稅政策調整的雙重影響下,如果不能盡快調整產品結構,預計今后一段時期將面臨相對較大的困難,需要通過豐富中低排量產品以及推出新產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市場的地區結構方面,沿海,發達地區雖然市場份額較大,但受金融危機影響程度較深,市場壓力更大;而地處內陸的二,三類地區將成為主要的增量市場。因此,進口車經營者在售后服務,網絡開發,品牌推廣等方面應對二、三類地區給予足夠重視。
下半年,經濟增長,消費信心恢復和消費結構升級將成為市場增長的決定因素,再加上國際市場過剩的產能會更多地向中國釋放等原因,下半年進口車市場將有所恢復,但下半年市場走勢將更多取決于宏觀經濟發展的狀況。在下半年,政策刺激的作用逐步減弱,加之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十分穩固,經濟恢復到較好水平仍需時日。因此,對全年的進口車市場不能過于樂觀,特別要注意避免下半年出現非理性訂貨導致的進口量大幅增長,超出市場需求,影響進口車市場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下半年進口車市場將出現恢復性增長,但從全年來看,進口車市場下滑將無法避免。預計今年全年進口量可達36.9萬輛左右,約比上年下降10%;宏觀經濟向好的影響將取代政策刺激因素,成為市場增長的決定因素,預計下半年上牌量總體比去年同期持平或稍高,全年上牌約29萬輛左右,比去年增長約8%。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