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峻峰
摘 要:應收賬款在企業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文章通過對應收賬款發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可能存在的風險的分析制定相應的對策,將企業經營風險降到最低。
關鍵詞:債權 過程管理 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9-164-01
應收賬款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應收賬款的回收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和企業的發展。因此應收賬款的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應收賬款主要是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債權,主要是由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預付賬款構成。在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占很大的比重,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因此全面認識和區別應收賬款在發生和清收以及在清收后期所存在的后期風險的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前期預防,應收賬款發生前風險的控制
一個正常生產經營的單位不可能不發生應收債權,關鍵是看怎么樣把應收債權產生壞賬的幾率降低到零。作為債權方在企業賒銷前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銷售前首先審查對方的主體資格,這包括對方單位的企業名稱、單位所在地、法人代表、開戶銀行賬號、對方單位的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的有效期、營業執照是否年檢、如果是簽訂合同的不是法人(單位負責人)本人的還要看對方經辦人的授權書。(2)審查對方單位的經營范圍,主要是核對對方單位營業執照所注明的營業范圍與本單位發生業務是否一致,是否是超范圍經營。(3)審核雙方所經營的內容是否合法,這一方面可以通過公司的法律顧問監督。(4)審核對方的償債能力,主要是看對方在超過還款期限后,有無可以用來償債的資產。可以核查對方的賬面資產是否屬實,等等。(5)同時也可以調查對方公司的商譽如何。如果商譽不好,可以適當控制交易的額度或者取消交易。(6)審查簽訂合同的協議條款是否齊備,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明確,同時盡量避免對己方不利的條款。(7)公司賒銷業務的內部風險控制,交易金額越大,負責審核的部門越多,級別越高。超過一定額度的交易應該上公司高層會議決定。
通過以上的一些防范措施,企業會在以后的欠款糾紛中處于比較有利的位置。
二、事中的監測,欠款發生后注意對債務方資產變動情況的監測和了解
好多企業在欠款發生后忽視了對債務方資產變動情況和生產經營狀況變化的必要的了解和監測。認為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欠款到期找對方去收錢就可以了,導致好多欠款到期后,不是債務方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惡化面臨倒閉,就是對方資產嚴重貶值根本不足以償還欠款,有的債務人甚至已經人去樓空。在這種狀況下要收回欠款難度可想而知了。債權方如果在欠款發生后對債務方的生產經營狀況和資產變動情況進行必要的了解和監測,一旦發現債務方經營狀況惡化,出現抽逃資金,轉移資產等情況,或者發現對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償還債務的能力的情況的出現,應該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事后的風險防患和債權的保護。主要是指債務方到了還款期限還不能還清欠款時債權方采取的應對措施
如果出現債權到期沒有收回的情況后,債權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債權證據的收集和保護。主要包括債務方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業務發生時簽訂的合同協議(必須有對方加蓋合同章、法人章或者授權經辦人的簽字的原件)、送貨單(必須有對方單位蓋章,經辦人簽收的票據)、托運單、欠條、各種結算票據以及和債務人有關的文件傳真等等。對于那些有可能滅失或毀損的證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對于自己無法取得的證據,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清收欠款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債權債務雙方協商解決,中間人調解解決,申請仲裁和到法院提起訴訟等等。下面主要對協商解決和法律訴訟手段詳細說明。
自行協商解決的方法可以看對方償債能力和實際情況簽訂新的還款協議,或者實行債務重組,以對方固定資產、生產設備或生產資料償還債務,也可以用對方無形資產如土地使用權、專利權來償還債務。
申請支付令是通過法律途徑收回欠款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債權人請求債務方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1)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它糾紛。(2)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債務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發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內沒有清償債務,或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債務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書面異議,則必須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
法律訴訟是最有效也是最終解決債權清收的手段了。有的債權人對通過訴訟手段催收欠款信心不足,比如擔心分期還款的最后期限沒有到期就起訴對自己不利,這實際上是對法律不了解造成的,我國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的,出賣人可以要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或解除合同。
債權人還可以在起訴前或起訴后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以確保在判決后能順利收回欠款。
我國的法律對債權債務的訴訟時效也作了明確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136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所以債權清收在使用非法律手段清收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債權不要過了訴訟時效。對于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其補救措施就是設法和債務方重新達成還款協議,擺脫被動局面。
企業的債權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平時把工作做細做扎實,強化細節管理,才能把企業經營風險降到最低,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西山東曲礦 山西太原 030200)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