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不板著臉說話”的文章
上期的封面文章有點意思,對于讀者來說,編輯們的“假期作業”完成得還不錯,讓我們這些“十一”“宅”在家里的人,也能隨它用小視角了解中國大經濟的一些情況。說實話,挺喜歡這樣風格的文章,能讀得懂、讀得下去,因為它不是“板著臉說話”。
文章總體不錯,但還是覺得有些地方不妥,說出來,僅供參考。
文章的副標題是《九個城市的雙節游記》,乍一看好像應該寫的是各位編輯的旅行日記。要介紹各地的景觀、風俗等等,可是看了里面的9篇文章后,都是關于xx經濟學的。但是如果說成是反映各地的經濟狀況,又感覺帽子太大了,寫了大方面的經濟現象,又不是特別突出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特點。或許“游記”換成“感悟”會更好一些?另外,文前的中國地圖上除了貴陽是一個城市的名稱外。其他都是省的名稱,應該換成貴州更為妥當。還有,是不是缺了個統領的文章或者收尾的文章?總感覺缺了點什么。
內蒙古讀者劉峰
基金超市,我常去
現在,除了去逛家樂福、沃爾瑪,我和老婆也經常去逛逛金融產品超市,最常逛的就是基金超市了。因為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去銀行排隊,更沒有時間把看中的基金一個一個的做比較,所以對20期的《帶您去逛基金超市》深有感觸,正是基金超市為像我們一樣的普通投資者解決了怎么買基金、買哪只基金、買多少基金等問題。
上海讀者方菲
為啥基金排名有的是空的?
我是一個基民,一直關注貴刊的基金半月收益紅黑榜,總是期待自己持有的基金上榜,當然是上紅榜。
有個問題一直想請教,為什么榜單的表格中“今年以來同類型排名”有好多是空白的呢?
編輯部反饋:看到您的這一提問,我們很高興有您這樣細心的讀者。關于這個問題,情況是這樣的:您看到的沒有排名的基金都是2009年1月1日后新成立的,它們的成立時間短,不具備與其他基金的可比性,所以沒有排名。希望繼續有突破
仔細翻看第20期雜志,發現有幾處新突破:
首先,圖片運用有突破。比如“財訊”中的那張“開門紅”,用的就不錯,大數字、紅通通的畫面,真喜氣,這股市轉眼就上了3000點,還真是挺紅火的。
其次,股票的報道中有一組《解讀券商四季報》的系列報道,分別從行業和個股的角度,分析了券商會在四季度有怎樣的行動。這樣的系列報道不錯,看著很過癮。
最后。提個小建議。“酷行”的文章我愛看,但建議創新一下排版的方式。本來很輕松的文章、很美的風景,應該有讓人感覺輕松、舒服、漂亮的版面配合。你們說呢?
烏魯木齊讀者楊麗榮
編輯部反饋:感謝您的關注!我們會盡量努力。爭取做到圖文并茂。
光匯石油全球路演北京站完美落幕
車琳
10月16日,北京迎來入秋以來的最低溫,伴隨夜幕襲來5級冷風,而此時的香格里拉新閣大宴會廳里,卻是暖意融融。北京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金融單位代表與一線媒體記者共6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國內最大的海上供油連鎖服務商之———光匯石油08/09財年全年業績發布會的盛大召開。這是光匯石油成功轉型后發布的第一份全年業績報告,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薛光林表示十分滿意。
2008年6月,能源帝國投資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基金有限公司收購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先來國際,并更名為光匯石油。轉型后的光匯石油專注發展4大核心業務,并且形成了以海上供油業務為龍頭、油品倉儲及碼頭、油輪運輸和油氣田開發為輔助的業務架構,明晰了公司致力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綜合石油企業的戰略構想。
自2008年7月起,光匯石油開始提供海上供油服務,并于本年度內銷售約180萬噸海運燃油,實現收入54.45億港元,占集團總收入的99.8%,成為收入急升的主要動力。
發展油品倉儲及碼頭設施。將為光匯石油帶來穩定的收入,并有助其開展海上供油及油品貿易業務。光匯石油在舟山及大連的倉儲與碼頭項目位處長江三角洲及渤海灣的重要戰略地區,有助其業務伸延至整個中國東部、北部的沿海區域。
在油輪運輸籌組船隊方面,光匯石油正擬通過租賃或租購方式組成一支船隊,其中包括8艘體積由5,000載重噸至300,000載重噸不等的油輪及海上供油船,以支持集團本身的業務發展,并為客戶提供油品運輸服務。油輪運輸業務不但可為集團帶來穩定的貨運收入,而且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及建立完整的海上供油業務供應鏈。
為了配合業務的長期發展,光匯石油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發展上游業務,其中包括勘探和開采石油及天然氣。2009年8月,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盛業石油(大沙漠)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訂立協議,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吐孜區塊共同開發及生產天然氣。該區塊占地157,972平方公里。目前該區塊內的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約為221億立方米。長遠而言,油氣田項目業務將為光匯石油實現業務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成為領先的綜合性石油企業奠下深厚根基。而光匯石油管理層也表示,將憑借這些優勢,繼續積極尋找合適的并購機會,努力為股東爭取更大的回報。
此次活動由《投資與理財》雜志攜手中證財經共同承辦。
銀行業預防流動性危機
消息人士透露,銀監會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每季度通過壓力測試,分析銀行承受壓力事件的能力,并考慮預防未來可能的流動性危機。據悉,《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指引》日前正式下發到各銀行業,監管機構對銀行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老險個人賬戶基金欲涉資本市場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三季度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養老險個人賬戶基金在確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將探索一些增值辦法,包括列國家重點項目的投資,適當部分用于資本市場投資等。據2008年統計,13個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省份共積累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1100多億元。
未來3個月入市資金或明顯減少
據招商證券發布《2009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居民投資信心及投資意愿指數報告》顯示,在具體投資品種上,居民對儲蓄信心大幅增強,而對股票投資的信心明濕下降。招商證券判斷,未來3個月流入股市的資金將可能明顯減少,居民資金在未來3個月有流入儲蓄的趨勢。深圳信貸首現負增長
深圳地區銀行同業數據顯示,9月末,深圳本幣貸款較8月減少95億元。如果從季度來看,三季度末,深圳地區金融機構本幣各項貸款余額12542億元,比二季度末的12807.98億元余額減少265.98億元。
外資行獲人民幣零售牌照
10月21日,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家零售網點開業,法興行首
席執行官(CEO)張永光在典禮上宣布,法興銀行已在總行層面獲得了人民幣零售牌照。目前,該行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各分行已經向當地監管機構申請了人民幣分行牌照,其中北京已率先獲得批復。他表示法興很快能夠在中國的三個重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開展人民幣零售業務。
創業板正式開板三季度QDⅡ全部賺錢
創業板正式開板
10月23日下午,創業板開板儀式在深圳五洲賓館五洲廳舉行。證監會、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圳證券交易所在感慨于十年之功終成正果的同時,也著重提醒了創業板的高風險。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將堅持倡導符合“兩高六新”條件的企業登陸創業板,以服務于創新型國家之路。
三季度QDⅡ全部賺錢
最新數據顯示,在第三季度的基金收益率排行榜中,0DⅡ基金全部取得正收益,占據了前10名中的8席。同期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增長率均為負。投資海外市場的QDⅡ基金三季度全部盈利,收益大幅超越同期A股基金。
10月最后一周2600億股解禁三季度GDP沖至8.9%
10月最后一周2600億股解禁
解禁洪峰出現在10月的最后一周。接近2600億股,占10月份解禁總量8成的限售股于10月最后一周上市流通。業內人士分析,雖然解禁規模較大,但實質的減持壓力不大。不過在首批創業板企業月末集中上市,再融資持續升溫的情況下,二級市場的資金面將面臨一定考驗。
三季度GDP沖至8.9%
國家統計局10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7817億元,同比增長7.7%,比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8.9%,8.9%的數字令世界稱奇。
央行“緊弦”回籠1600億元
10月22日,央行在公開市場共回籠資金1700億元。其中發行了900億元3月期央票,同時還進行了800億元3月期正回購操作。據統計,10月底到期資金僅為850億元,對沖后央行單周實現資金凈回籠1600億元,創下年內單周凈回籠資金之最。市場人士認為,央行近期一系列的市場操作,暗示對市場流動性的收緊。
三季報利潤同比增8.7%
截至10月22日,深滬兩市共有191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合計370.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7%。另有68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披露三季報和發布預告的87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合計1390.6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47%。
明年CPI或超過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明年物價存在較快上漲壓力,CPI控制在3%以內壓力很大,甚至有可能超過5%。盡管目前宏觀經濟某些領域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但我國出現通貨膨脹主要還是受成本推動,農業豐收時也可能出現農產品價格上升。加上國際商品價格走高的因素,明年會面臨價格上漲很大壓力。住宅投資同比增
13.4%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5050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資17582億元,同比增躍13.4%,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0.2%。
中國GDP喜沖8.9%經濟回暖穩還是未穩
李曉超
經濟總體向好態勢明顯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國民經濟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增速下滑較快扭轉,經濟回升勢頭不斷鞏固,整體向好態勢趨于明顯。實現全年GDP“保八”毫無懸念。
路透社
中國龍咆哮而來
路透社表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第三季度增長加速到8.9%,之前第二季度為7.9%,而在全球經濟衰退最嚴重時的第一季度也有6.1%。美國和歐洲尚未徹底擺脫衰退。中國龍咆哮而來,全球決策者希望中國能通過增加內需扛起更多的增長擔子。
李稻葵
經濟呈現V型反彈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三季度經濟數據非常明確的告訴我們,財政刺激、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產業政策已經達到預期效果,中國的宏觀經濟呈現V型反彈。從CDP到固定資產投資,包括進出口和順差都處于V型反彈的階段。
易憲容
數據均在意料之中經濟回暖明顯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表示。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8.9%,出口同比下降21.3%,9月份CPI同比下降0.8%。三季度經濟數據均在意料之中,第三季度GDP已經達到8.9%,經濟回暖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預計第四季度GDP增幅將在9%以上。
成思危
需要一個踏踏實實的8%
中國經濟學家成思危表示,中國今年GDP增速肯定會在8%,但是中國并不是只需要一個增長的數字,而是需要—個可持續增長的“8%,一個踏踏實實的8%。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大部分來自投資的拉動,消費并沒有太明顯的增長,而出口仍是負增長。
彭博社
中國經濟是“激素型”增長
美國彭博社10月22日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是“激素型”增長。中國經濟的復蘇主要是靠了4萬億元的刺激措施,這些錢被用在鐵路、公路、電廠和公共房屋的建設上。刺激計劃將在明年結束,中國政府不得不尋找新的方式來維持經濟增長。
沈明高
經濟增長速度將受制于結構調整
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全球經濟復蘇繼續增強,但預期增長的速度將受制于結構性調整。目前的經濟復蘇是沒有結構調整的復蘇,中國向內投資大量增長,但仍需要由外部需求來消化,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中國的投資主要依賴于信貸的增長。
王建
擔心2011年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表示,今年保入沒有問題。他認為第四季度GDP或將超過9%,明年全年GDP將在9%以上。我們要擔心的就是2011年,美國太多的有毒資產并沒有處理掉,而是隱藏起來了,這個掩蓋期就到2011年,我們要擔心的就是到2011年我們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