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濤 王占慶
[摘 要]近年來,國內外學校接連發生火災,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當前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切實加強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對學校安全工作的認識,全面樹立和培養教育戰線廣大職工和學生的安全意識,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和改善對學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徹底消除校園內各種安全隱患,已經成為一項非常緊迫和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高校;消防安全;火災隱患;預防措施
一、高校的火災危險性
1.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高校是人員集中的場所,人員密度大,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發生火災時難于疏散,火災產生的煙氣以及擁擠踩踏現象很容易發生群死群傷事件。
2.教學實驗室的電氣設備、化學儀器操作使用不當極易導致火災的發生。在教學實驗的過程中使用的電氣設備、儀器儀表、化學危險品,以及空調機、煤氣燈、電爐、液化石油氣等附屬設備使用失當都易導致火災發生。
3.學生宿舍樓難于管理導致火災屢屢發生。部分學生在寢室內使用大功率的用電設備、照明蠟燭、酒精爐、臥床吸煙,極易發生火災。一些學校宿舍的管理部門防止學生破壞消防疏散設施以及滅火器,將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封存保管,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失去應急功能;為防止學生夜間外出以及偷盜事情的發生,將多個疏散門上鎖、窗戶上安裝鐵柵欄,堵塞疏散通道,切斷了逃生之路。
二、高校自身的管理
1.加強政府及相關部門督導,完善行政管理措施。政府部門要加大學校及周邊區域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保證消火栓、上水鶴及其管路的暢通,認真落實“一把手”負總責、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崗雙責的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因失職、瀆職造成嚴重事故的,追究領導者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把學校安全工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實行學校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度。學校要積極與教育、文化等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取得了共識,將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納入了工作要點,切實擔負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堅持把查安全、除隱患作為保障學校消防安全和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工作,配合好消防部門切實加強本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消防安全工作,筑牢校園預防火災事故的防線。
2.提高高校建筑消防安全標準,加強高校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學校的新建、擴建、改建的樓房要經消防部門審核、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規范》、《自動消防設施設計規范》等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在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防火防煙分區、安全疏散、內部裝修、消防設施等方面把好關,避免建筑設計的先天性不足。高校應不斷加大消防投入力度,杜絕新火災隱患的產生。
3.強化高校學生宿舍的管理,倡導人性化管理教育。在學生的管理方面要著重在消防安全方面心理素質以及日常習慣的養成教育,將安全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將宿舍的內務與安全管理納入養成教育體系。通過宿舍管理量化考評、消防安全知識競賽、疏散演練和安全文明寢室、優秀樓長寢室長、安全文明寄宿生評選等形式,強化校園安全教育和文明管理,引導學生自覺學習安全知識技能、培養自防自救的能力。并從個性化、人性化角度出發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在學生寢室樓管理員處統一設熱水器、微波爐等,既給學生生活帶來方便又防止學生鋌而走險使用大功率危險電器。在宿舍樓內配備滅火器、緊急疏散指示圖、廣播喇叭等疏散設施。
4.提升高校學生自律能力,開展經常性消防疏散預案與演練。學生應該認真遵守學校的消防安全制度,在實驗室里按照實驗室的儀器操作規程,寢室與教室做到人走斷電,不在寢室內私接亂拉電線、違章使用明火,愛護學校的消防設施,積極參加各種安全知識講座,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領。高校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消防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包括:組織機構,即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5. 積極開展高校消防知識的培訓,加強高校義務消防隊的建立。學校應該把防火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將安全教育課納入教育大綱中,作為一門必修課計算學科。結合火災案例及周圍發生的隱患故事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警示教育,或邀請當地公安消防部門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講座。特別是在每學期開始及新生入學時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講授一些初期火災的撲救方法、逃生自救的方式。
三、消防部門的監督管理
1.消防部門要定期對學校進行消防安全檢查。著重檢查學校教室、寢室、實驗樓、食堂、計算機房等場所部位,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疏散通道及火源、電源管理情況,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消火栓系統、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滅火器材等消防設施是否按要求配置,是否存有私拉亂接電器線路等情況進行了檢查。同時,對學校周邊場所尤其是網吧、歌廳、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及易燃易爆場所進行了消防安全治理,堅決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學校消防安全系數。
2.進一步完善消防應急預案,增強執勤備戰意識。對轄區內的校園進行全面的熟悉,了解轄區內學校及周邊場所的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等基本情況。做好學校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滅火演習,通過實戰檢驗校方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督促各學校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引導監督各學校嚴格遵守有關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全面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提升學校防御及控制初起火災能力。
3.開展消防宣傳“進學校”活動。充分采取觀看影視音像資料、組織參觀火災案例圖片展示、答疑釋惑、發放資料等形式,把宣傳工作延伸到學校正課時間及師生的課余時間;變“請進來”為主動“走出去”,吸引廣大師生自覺參與學習消防安全知識。□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