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聯可

在MBA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我習慣將企業文化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放在最后一堂課講解,視其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最高境界,這得到了學生的高度認同。今年面向全校本科生新開了一門“企業文化”公選課,選課的學生大多是非管理類專業,他們基本沒有接觸過管理類課程,在第一堂課上我問為什么選這門課時,他們坦誠地說并不知道企業文化是什么,但認為它對企業非常重要,就首選了學習。
工作經驗豐富、專修管理知識的MBA學員認為企業文化重要,這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沒有踏入社會、沒有管理知識基礎的大學生認為企業文化重要,這是一種感性的認識。無論理性或感性,大家對企業文化有著高度的認同,企業文化課程走入大學課堂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國已有一些學校與老師進行了相關嘗試。然而,我感觸最深并讓我有一些新想法的卻是年初的一次授課。
今年,江蘇大學面向海外大學生推出首期“2009在華商務文化賞析”文化交流項目,我受邀用英文向來華的印度SVK管理學院 (Shankara Vidya Kendr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的MBA學員和教師講解企業文化,他們對中國文化環境下的企業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全球一體化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越走越近,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關心不同民族的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原先的陌生和今天的需要,造成我們迫切地希望知道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國外學員更熱衷于知道中國企業有著什么樣的文化,而國內學員更樂于了解國外企業的文化有哪些差異。
應該用國際化的視野來開展企業文化課程教學,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企業文化的相關理論和操作,還應讓學生通過這門課程了解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情況?!爸褐?百戰不殆”,了解國外企業的文化特性,學習其文化精髓,才能幫助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學習國外企業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用其語言、學其知識。企業文化課程采用雙語教學,可以更直接、更廣泛地探索各國企業文化。
雙語教學來源于美國,當時是想借用這種教學方法,使外來移民及其后裔能很快地學會英語,融入美國社會,從而更好地工作與生活。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再次證明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影響,提高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能力變得尤其迫切,雙語教學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賦予了新的意義。
雙語教學是指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雙語教學中的雙語,其中一種是指母語或本國語,另一種是指后天習得的語言或外國語。目前,國內雙語教學是指除漢語外,用一門外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學科教學的教學方式,我國雙語教學的主要外語多為英語。
企業文化課程引入雙語教學,可體現幾方面優勢:第一,教學目標未受影響,雙語教學僅是教學方式,企業文化課不是專業外語課,更不是外語課,學生在課程中主要仍是學習專業知識與鍛煉專業能力;第二,提高外語應用能力,學生的外語學習是為了在實際工作中應用,雙語教學結合專業知識、創造語言環境,是幫助學生提高外語應用能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第三,增強全球意識,可以使用原版的教材與案例,學生接觸到大量國外資料,擴大視野,形成全球思維,有助于理解不同環境下的文化差異;第四,獲取第一手文化信息,國外資料在翻譯成母語后會滯后,而且,選擇性的翻譯材料也不利于透徹地理解異國文化,導致學生接受的信息落后、理解的文化有偏差,而原文資料可很好地解決此問題。
企業文化課走入大校還在探索之中,用雙語教授企業文化課則是更新的嘗試。雖然這個理念有些超前,但想想企業文化課的最根本目的,在全球一體化大背景下,雙語教學無疑是學習企業文化的好方法。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