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當你邊玩3D游戲邊熟悉CRM軟件的操作,當你用Twitter和老師交流數學題的新解法,當你坐在車里打開手機報學幾個新單詞,當你躺在床上用電子書看最新上榜的管理教程,也許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悄悄加入移動學習的大軍。
“互聯網應用的第三次浪潮是E-learning?!彼伎瓶偛眉s翰·錢伯斯曾斷言。沒錯,借助衛星電視、視頻會議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而興起的E-learning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學習的面貌。隨著厚厚的大部頭詞典被塞進小小文曲星里以及校園網絡的鋪設,學生們越來越習慣一個用電子工具學習的時代。而重視效率的企業也開始將E-learning作為培育人力資源、降低成本的手段。2004年,網絡培訓在全球市場達到231億美元——全美有92%的大型企業開始嘗試使用網絡培訓,其中60%的企業已經將網絡培訓作為企業實施培訓的主要輔助工具。
然而現在,錢伯斯預言中的“E-learning”似乎應該改成“M-learning”。按照愛爾蘭教育技術專家Desmond Keegan的說法,遠程學習有三個階段,從D-learning(DlstanceLearning,特點是教師與學生時空分離),到E-learning,再到M-learning(MobileLearning,移動學習)。所謂移動學習,主要指借助無線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相對不確定的學習環境下,利用各種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的學習。在這個學術味道濃厚的帽子下面,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
當IM、SNS、視頻通信等工具紛紛移植到手機上,網絡教育憑借移動學習獨特的優勢,進一步成為傳統學校教育的挑戰者。如果學生突然冒出一個新問題時,他不僅可以立刻通過手機向老師請教,還能在微博客上把自己的認識與同學們即時分享;如果他正在解決立體幾何問題,還可以用視頻電話讓對方看到自己畫的四面體或圓柱。
在國內,新東方堪稱最成功的面授教育企業之一,擁有200萬總數的學生規模。然而其網上注冊用戶數是面授用戶的2.5倍即500萬。董事長俞敏洪告訴記者,新東方面授年增長比例大概是15-20%,在線用戶的增長比例則在50%以上,而今年4月中旬上線的新東方英語手機報在短短數月中,已經達到將近60萬的用戶。“這個跡象表明了用手機來對學習充電的方法比較容易被學生接受?!庇崦艉榉治?,“未來用手持設備在關鍵的時刻學習東西可能會變成中國孩子的一個習慣?!?/p>
當嗅覺靈敏的新東方在商業領域探索時,國內各高校和研究機構也開始將移動學習引入傳統的教育體系里。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移動學習網,主要基于手機應用提供校園網絡課程的下載與瀏覽;中國移動廈門分公司、廈門軟件學院共建了廈門軟件學院3G校園網…一中國的移動學習正潛移默化地改變傳統教育的面貌,一步步走向產業的成熟。
據美國培訓與發展協會(ASTD)統計,美國已經有超過60%的企業通過網絡方式進行員工培訓。思科公司采用網絡培訓已為其節約了40%至60%的直接培訓成本。在國內,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聯想、華為、上海貝爾、南孚電池等許多知名企業都開始將網絡學習作為企業培訓的一種方式。
不過,讓企業把培訓課堂搬到手機上似乎還不是那么容易。畢竟企業的管理流程和系統軟件都更為復雜,在目前基礎網絡尚待升級、手機終端魚龍混雜的情況下,要讓培訓既科學又安全還要體驗良好,某個企業或行業的力量還是太單薄。
通過無線網絡構筑的社區,移動學習的參與者既是內容消費者,也可以是知識創作者;既是學生,也可以扮演老師。平等性、個性化、互動性、趣味性,這些互聯網特質將在移動學習領域得到充分發揮。大學將屬于年輕人、老年人、有錢人、普通人,最重要的是,它將屬于你自己。正如國際移動學習協會(IAmLearn)在2009年1月的報告里展望的那樣:“當手機在下一個十年成為學習和發現的力量時,今天的人們將從中獲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