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球星搶灘登陸CBA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錢 鷺
姚明與陳信安(右)握手。
今年夏天的天津男籃亞錦賽上,中華臺北隊最終名列第5,還擊敗了強大的韓國隊。賽后兩岸的籃球戀情進一步升溫,“野獸”林志杰、“寶島飛人”陳信安等4名臺灣球員將出現在新賽季的CBA舞臺上,“籃球精靈”顏行書有望依托上海男籃重返CBA,吳岱豪、田壘、曾文鼎等寶島明星也正等待著大陸球隊的召喚。
籃球是臺灣僅次于棒球的第二大體育運動。同風生水起的職棒相比,臺灣SBL聯賽成立6年來,球市持續走低,球員收入江河日下,新賽季即將開始,臺北卻找不到合適的場館比賽。按照陳信安的說法,“打完一個球季,卻不知道下個球季在哪里”。為抗議中華臺北籃協的不作為,11月初,臺啤、裕隆等5支球隊組成“超級籃球發展協會”,公然要求分家。
今年9月,臺北籃協終于對心猿意馬的旗下球星赴大陸打球予以解禁。與此同時,CBA表態“中華臺北球員不算外援”,又在政策上為兩岸互通有無打開了綠燈。
作為國內運行最為順暢的職業聯賽,CBA能為寶島球員提供數倍于以往的回報。林志杰之前的月薪不到4000美元,而根據同浙江廣廈的合約,他新賽季的月薪將不低于1.5萬美元;陳信安在SBL的年薪約合30萬元人民幣,而廣廈為其開出的價碼是5個月9萬美元,“寶島飛人”說:“去CBA打球,生活是最大考慮。我已經29歲了,大女兒1歲多,二女兒明年2月出生,希望能多賺點錢養家。”
除此之外,長相俊美的臺灣球星在大陸還能獲得更多代言機會。陳信安與朱芳雨的“飛人PK”, 顏行書同林志杰的“寶島德比”,很顯然都會為新賽季CBA增加更多的噱頭。前臺灣偶像團體183club成員顏行書曾在偶像劇《MVP情人》中與張韶涵演對手戲,塑造了籃球天才段臣風。此番到上海男籃試訓,他似乎與生俱來的娛樂氣質更是CBA多年來苦苦追尋的。
除了中看之外,陳信安們還真的中用。首先,臺灣球員技術細膩,善于團隊作戰,中遠距離投籃準確,語言沒有障礙,這對于把兩個外援名額留給老外,后備人才缺乏的CBA球隊來說非常實用。其次,1.96米的陳信安曾在姚明的頭上扣過籃,林志杰也是SBL當家小生,雖然中華臺北隊整體實力平平,但球星的個人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此外,由于常年求學NBA,臺灣球員籃球素養好、文化素質高,媒體合作意識非常強,這些都會對CBA球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身高都在“183”左右,對抗能力不強的臺灣球員能否適應CBA,能否融入大陸的更衣室文化仍未可知。
上世紀80年代臺灣經濟騰飛的時候,不少大陸籃球明星到臺灣打球、教球。但是風水輪流轉,如今大陸經濟發展迅速,臺灣人才日益流向大陸,籃球明星的走向只是一個鮮明實例。臺灣籃球明星此番涌向大陸,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臺灣這一代職業籃球運動的沒落,甚至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