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在訪華時談到了人權問題,這讓一些西方人士很興奮,說是奧巴馬給中國“上了人權課”。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奧巴馬對人權問題做了低調處理,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預測,美國保守派將因此而發起“慣常的猛烈抨擊”。
中國有句老話,叫積習難改,送給這些聽見“中國人權”幾個字就興奮異常的西方“人權衛士”,可能再恰當不過。盡管時代已經變了,但這些人喜歡對中國指手畫腳的優越感似乎并沒有改。他們的心態仍然停留在過去。
此次奧巴馬訪華,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位世界頭號強國的總統會用怎樣一種方式同中國說話。按照這些人的想法,似乎西方還應當用老腔調、老姿態與中國說話才對。但他們忘記了,奧巴馬此次訪華,是對話而不是訓話。
和這些西方的“人權衛士”辯論中國人權問題,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必要。因為,如果總是高高在上,以訓話的姿態來俯視中國,又怎么能夠理解中國人的人權觀,怎么能夠看到中國的人權進步呢?
近年來,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的發展已清晰地表明,雙邊對話不是一方對另一方訓話,要真正讓對方聽得進去,關鍵還在于擺正自己的位置。
中國愿意和任何國家坐下來,平等地、實事求是地探討包括人權在內的各種問題。中國也會一如既往地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但是,中國不會像某些西方人所希望的那樣,亦步亦趨地按照西方老師的說教去做。
很多西方人其實已經發現,他們的講壇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你越是想借人權等問題來教訓中國人,你就越是無法與中國真誠地溝通。正是這種西方式的優越感,在損壞著西方在中國人,尤其是在中國年輕人心中的形象。
現在一些西方人對待中國的心態,處于一種極端的矛盾之中。他們一方面要讓中國承擔起“世界領導者的責任”;另一方面,又總是改不了對中國說三道四,橫挑鼻子豎挑眼。看來這些西方人在骨子里,并沒有給予中國應有的尊重。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懷揣著優越感,繼續過去的方式與中國交往,對中國不利,對西方更不利。包括奧巴馬在內的一些有遠見的西方人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并且提出了要在一些方面向中國學習。
不好的積習總歸是要改的,雖然改起來不那么容易。但積習不改,就無法和中國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系。為此而付出的代價也是西方越來越難以承受的。還是不要忘了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忠告吧:“放棄傲慢和居高臨下的態度,放棄政治說教,對中國這個世界上僅存的唯一一個古老文化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