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世界杯激烈的預選賽塵埃落定,但硝煙尚未散盡,多國政壇開始彌漫另一種火藥味。無論是亨利的“上帝之手”,阿爾及利亞淘汰埃及惹起的外交風波,還是伊拉克“因政府干預無限期禁賽”,國際足壇的一些爭議已從足球上升到了政治層面,各國政要也因此大打口水仗。
如今世界影響最大的賽事莫過于奧運會和足球世界杯,因此世界杯成敗常是舉國關注的大事。在南非世界杯歐洲區預選賽附加賽第二回合的較量中,法國隊憑借亨利極具爭議的入球淘汰了愛爾蘭隊晉級決賽圈。賽后,愛爾蘭足協向國際足聯申請重賽,遭到拒絕。此事震動了兩國政界,愛爾蘭總理布賴恩·考恩在歐盟峰會上向法國總統薩科齊提出了重賽要求。法國足協則聲稱:“我們完全能理解愛爾蘭隊球員和球迷失望的苦澀心情。法國足球也有過類似遭遇,但從未要求撤銷判決重賽。”路透社報道說,愛爾蘭已于22日再次提交重賽申請,并表示“將繼續不遺余力地呼吁國際足聯采取措施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上演“上帝之手”的法國射手亨利可能因此面臨禁賽處罰,甚至會錯過世界杯的前幾場比賽。法國足壇名宿齊達內呼吁人們不要給亨利太大壓力:“我想大家不應該再責備他了。雖然比賽結果對愛爾蘭隊來說很難接受,但是這在足球場上是常事。亨利已經承受太多了。”
南非世界杯預選賽非洲區的附加賽也掀起了軒然大波。阿爾及利亞戰勝埃及進軍世界杯,雙方球迷在球場外“開戰”。據埃及球迷稱,他們乘坐的大巴遭到阿爾及利亞球迷的石塊襲擊。埃及外交部一周內兩次召回駐阿爾及利亞大使了解情況。埃及總統穆巴拉克21日在國會上說:“埃及不會放過那些傷害人民尊嚴的人。保護在海外埃及公民的利益是國家的責任,我們反對任何侵犯他們的行為。”與此同時,蘇丹外交部也召見了埃及大使,抗議部分埃及媒體指責蘇丹政府未能盡到保護埃及球迷安全的職責。
21日,開羅數百名憤怒的埃及球迷聚集在阿爾及利亞駐埃及大使館外舉行抗議,要求嚴懲肇事者。球迷們還與前來維持秩序的防暴警察發生沖突,并向使館投擲石塊。使館附近大量汽車被砸毀,商店的櫥窗被砸碎,加油站也遭洗劫。無法靠近阿爾及利亞使館的球迷甚至向鄰近的印度使館投石塊泄憤,還有一些球迷在使館外焚燒阿爾及利亞國旗。最終造成包括11名警察在內至少35人受傷。阿拉伯語媒體“中東在線”22日在題為“人民的鴉片”的文章中評論說,人們像吸毒一樣迷戀足球。只要有球賽,鬧事就不可避免。
足球這一看似簡單的體育運動從來不簡單,與一國社會甚至國際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去年5月才“解禁”的伊拉克國家隊因“政府過度干預”遭無限期禁賽。國際足聯在公告中說,伊拉克奧委會16日解散了伊拉克足協,足協辦公地被軍隊占領,國際足聯當日要求伊拉克在72小時內恢復足協未果。2006年,伊朗國家隊也曾因“政府干涉”而遭國際足聯禁賽。
2008年歐洲杯波蘭對陣德國前,波蘭《每日特快》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一張波蘭主教練本哈克手提德國隊主教練勒夫和隊長巴拉克的腦袋的圖片,圖片說明為:“里奧(波蘭主帥),把他們的腦袋給我們帶回來。”德國聯邦議會體育運動調解委員會主席為此大發雷霆。
2006年,一部名為《足球》的喜劇電影在泰國和老撾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波。該片講述了一個虛構的故事,老撾隊在泰國教練率領下戰勝泰國隊,挺進世界杯決賽階段。雖然泰國和老撾迄今與世界杯無緣,影片情節也純屬虛構,但該片引發的兩國民間和官方抗議卻無比真切。老撾外交部發言人公開表示:“電影制作方就是想侮辱老撾人民。如果泰國想要與鄰國保持良好關系,就必須停止嘲弄和侮辱鄰國。”▲
本報特約記者 許 瑞 本報記者 黃培昭
法愛首腦爭執是否重賽 埃及總統不滿球迷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