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世瀛
在中關村這片土地上,有千千萬萬個柳傳志。他們永不放棄、永不言敗,也永不服老。他們的脊梁和膽識凝聚成了中關村精神!
2006年12月,由中關村雜志社衛漢青社長主編了《中關村創新譜》,把中關村51位著名的企業家創業的光輝事跡匯編成一部著作,從陳春先、柳傳志到王文京、張朝陽,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一個傳奇,每人的創業歷程都是一章詩篇,匯集起來就是偉大的中關村精神。
今年10月12日中關村西區的廣場上,舉行了隆重的中關村“生命”雕塑移址重塑落成儀式。當我代表老一代企業家登上主席臺時,八十年代創業下海的情景馬上一幕幕閃現在我的眼前。在我眼前閃現的不但是當年海淀這個人扛馬拉、刀耕火種、雞鳴犬吠的鄉村小鎮,而今日新月異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更強烈的影像是那些偉大的創業者,看到中關村人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站在主席臺上的我熱血沸騰,禁不住舉起右手振臂高呼:中關村精神萬歲!
在我們再一次提到“中關村精神萬歲!”的口號時,我們不得不提起中關村無法忘記的一位值得欽佩的企業家,在他身上集中地體現了典型的中關村精神,他就是譽滿全球的柳傳志。在我的記憶中,雖然他進入我的視線并不算早,但是他一進入中關村企業界的圈子就馬上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陳春先相比,在他頭上始終罩著勝利的光環,讓創業者們大都懷著敬佩的心情。雖然他的創業歷程中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磨難,但他那“永不放棄、永不言敗、自信、自立、自強、自律”的企業家精神(我也叫它“兩不四自”精神)成為企業家的光輝典范,深深地影響著企業界的同仁。
在世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刻,柳傳志帶領聯想人做了驚人之舉: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我剛一聽到這一消息,不禁為之一震,柳傳志在世界上競爭最激烈、中國人并不占優勢的行業領域涉足打拼,就好像一頭雄獅沖進了猛虎群,讓我這個“膽小”的村民為之膽戰心驚,真為朋友捏一把汗。我曾經和業界同仁說過:老柳從此登上了一艘高速行駛的、不能輕易靠岸的旗艦。但是,他那膽識、勇氣,那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壯舉大大鼓舞了中關村人的士氣,長了中國人的威風,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本應由更多的人負擔的重任,體現了中關村人的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海淀園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我發言時談到這件事非常感慨,在我看來這是一件比體育奧運會拿金牌還要重大的事情,應當引起社會各界更高的重視。柳傳志是真正沖向世界科技奧運的金牌運動員,應當為柳傳志頒發科技奧運金牌!為此我還在政協會上寫了一份提案,建議北京市人民政府為柳傳志頒發一枚特殊勛章。
盡管收購后的運營困難重重,但是,英雄的聯想人在沖破了一個又一個激流險灘后,成功了!我們世紀英才學院的企業家學員們對柳傳志“永不放棄、永不言敗、自信、自立、自強、自律”的企業家精神非常敬佩,我特別邀請柳傳志為世紀英才學院的企業家學員們做了一場關于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專題報告。他現身說法,生動地上了一堂企業家精神課。那些激動人心的歷程表現了聯想人的大智、大勇、大義的英雄氣概和叱咤風云、運籌帷幄的國際市場運作能力。
柳傳志雖然是企業界的巨匠,平時卻很少豪言壯語。每當和他見面聊天,談到他在企業界的領袖地位時,他總是很謙虛地說:“我只是種好聯想這一畝三分地。”可是他的舉動經常是驚天動地。就像他打高爾夫竟然能夠一桿進洞,也可能像他自己說的是運氣,但是奇跡總是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幾個月前一個新的傳奇式的舉動,驚動了全球企業界:65歲的柳傳志再度出山。
我們作為局外人無法評論柳傳志這一決策的對與錯。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外企業文化的對接、聯想內部管理的調整,老柳自然有他的戰略決斷。但無論如何,他的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折服。原來夢想做一個“快樂老頭兒”,今天暫時放下高爾夫球桿,重新執掌起旗艦的舵輪,需要什么樣的勇氣,什么樣的膽識!在柳傳志身上我們看到了中關村精神的強大生命力。中關村人不知道什么是“老”,什么是苦和累,年過花甲的中關村人胸膛里燃燒的仍然是一顆火熱的心,擺在他們面前第一位的仍然是目標、責任和使命。“聯想就是我的命”使他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強大的生命力和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再度親自掛帥沖向沙場,橫刀立馬、力挽狂瀾。其實在我看來,“聯想就是我的命”這句話的背后還有很重要的潛臺詞,他不能讓聯想這艘旗艦觸礁,因為它上面掛著的是中國的國旗!掛著中國民族工業的大旗、中關村的大旗和中國民營高科技的大旗!寧可做新時代的董存瑞、黃繼光也在所不辭!這些話,柳傳志沒有說,他也不會說,因為他不喜歡張揚。但是我們相信,老柳不會成為董存瑞、黃繼光,他一定能帶領聯想人打贏這場仗!
其實,具有這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在中關村絕不止柳傳志一個人。只要你認真地去了解中關村,就會發現,在這片土地上,有千千萬萬個柳傳志。他們永不放棄、永不言敗,也永不服老,他們的脊梁和膽識凝聚成了中關村精神。
在我的耳邊總是回響著:中關村精神萬歲!
(作者系北京市科協榮譽委員、原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會長、中關村第一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