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永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確山李家灣人。1927年5月,楊靖宇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春,楊靖宇到達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組織煤礦工人進行反日運動。在組織運動中,楊靖宇曾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獄兩次。在獄中,楊靖宇受到日本軍醫的嚴刑拷打,但他始終沒有暴露共產黨員的身份。“九一八”事變后,楊靖宇被營救出獄,并出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隨后歷任中共哈爾濱市市委書記、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
1935年,東北人民革命軍聯合其它抗日武裝組成抗日聯軍,楊靖宇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隨后又任第一路軍總指揮(下屬第一、第二軍),在東邊道(今吉林東部及遼東)幾十個縣開辟了廣大的游擊區。他的基本部隊有7000余人,還領導了一萬人左右的統戰關系部隊,成為抗聯中一支最大主力軍。
日寇為鞏固其戰略后方,1938年一年內將關東軍的兵力擴大了3倍以上,并以偽蒙軍替換作戰不積極的偽滿軍,加強對南滿的“大討伐”。一些非黨的山林武裝經不住艱苦考驗紛紛瓦解,楊靖宇率部突圍進入長白山區建立密營,堅持戰斗。日寇在誘降碰壁后,于1939年冬大雪封山時又展開封鎖和“討伐”。楊靖宇決定分散突圍,保存實力。他自己帶60令人東進。沒想到參謀叛變使行蹤暴露,激戰后,他身邊只剩兩人,被日寇封鎖在伐木場附近的山中。1940年2月18日,兩個警衛員下山買糧犧牲。2月23日,楊靖宇孤身下山被圍。戰至最后,壯烈就義,年僅35歲。
楊靖宇犧牲后,日本人找來了一個門板,把楊靖宇的尸體放到門板上立起來,拍了一張照片。隨后,敵人將楊靖宇的遺體運到了蒙江縣民眾醫院進行解剖。日本的軍醫殘忍地剖開楊靖宇的腹部,只見他的胃里一粒糧食都沒有,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日寇后來命令一個叫“張奚若”的偽軍將楊靖宇的頭砍下,放人木箱送到了通化市偽警察本部。1940年2月25日,日軍將楊靖宇的人頭在通化示眾了3天后,送到了新京(當時長春)關東軍司令部,放在二樓醫務科用藥水浸泡。國民黨接收了日偽政權,楊靖宇的人頭被轉移存放在長春醫科大學醫療器械室。楊靖宇將軍犧牲后,我黨一直在多方尋找楊靖宇的頭顱。對于英雄頭顱回歸的整個過程,長春市的95歲老人王淑茹向我們講述了一段絕密的往事。
王淑茹出生在遼寧省鳳城縣,父親是私塾老師,所以王淑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長大后,王淑茹嫁給了一個名叫杜文學的醫生。杜文學畢業于偽滿時期的醫學院校,當過軍隊的醫官。婚后,王淑茹和丈夫在佳木斯市開辦了一家叫啟哲的私家醫院。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撤離中國前,曾大批槍殺“政治犯”,一位叫李廣德的“犯人”在鬼子的屠殺中身中8槍,日本人以為他死了,但沒想到8顆子彈均未擊中李廣德的要害,因此他僥幸逃過一劫。李廣德被人救起后,相繼被送到了幾家醫院,但是醫院都不敢收治,最后被送到了啟哲醫院。
杜文學夫婦冒著極大的風險收治了李廣德,傷勢痊愈后的李廣德向杜氏夫婦講明了自己的身份,他還勸杜文學加入到調查敵偽物資的工作中,并口頭任命杜文學為“調查科長”。李廣德從佳木斯來到長春后,捎信給杜文學,杜文學便舉家到了長春,并與人合辦了建華醫院,當時的建華醫院是共產黨的地下聯絡站。
王淑茹當時30多歲,每次出門送情報她都要挎上一個筐,里面裝上菜,領著女兒杜寶珠,把情報縫在孩子的衣服里。當時的情報是用米湯寫的,表面上看不出字,接到情報的人用碘酒浸濕,紙上才顯現出文字。到地方以后,她只要看到樓梯或窗臺上放一盆花,就可以放心地進屋了。她至今還記得自己曾去過長春市二道河子、宋家洼子、八里堡、東大橋、南湖等地方送情報。
1948年10月,圍困長春的戰斗到了決定性階段。城內10萬敵軍被我人民解放軍打擊和圍困達7個月之久。此吋,楊靖宇將軍的遺首仍在這座孤城內,因民黨特務從日本關東軍的手中獲得頭顱后,就立刻秘密匿藏起來。國民黨特務究竟將英雄的頭顱藏匿在哪里呢?原來,日本投降后,長春被偽滿殘余暫時接管。1946年4月,我軍經4晝夜激戰,奪取了長春,但還未弄清楚楊靖宇頭顱的去向,就被迫撤出,長春遂被國民黨軍占領。我軍圍困長春后,中共中央東北局立即指示打人城內的松江軍區地下工作者杜文學等人,在孤城內秘密開展尋找楊靖宇將軍頭顱的工作。
經過多方打探、尋找,地下小組成員劉亞光查到了楊靖宇將軍頭顱的下落:長春醫學院。當時醫院被國民黨騎兵第2旅占據,該旅衛生隊就設在長春醫學院附近。如果能夠打入旅衛生隊,就有可能進入醫學院,尋機查找楊靖宇將軍的遺顱。地下小組成員李廣德立即將這一情況和方案向上級做了匯報,得到批準。不久,由國民黨騎兵第:旅軍需官王明玉介紹,劉亞光打入了該衛生隊,當了中尉軍醫官。
楊靖宇的頭顱也引起孤城特務的關注。活躍在敵1兵團上層機構的特務頭目項乃光,多次出入騎兵2旅,秘密了解察看楊靖宇頭顱保存狀況,布置防守措施。為了防止頭顱落入解放軍手里,他除了在旅部設置了層層崗哨外,還安排巡邏隊反復巡邏。老謀深算的的項乃光依舊不放心,他暗地里派長春市警察局的特務在旅醫療器械室放了暗哨,晝夜監守。長期與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周旋的國民黨特務似乎也察覺到了共產黨人在尋找楊靖宇頭顱,特務們妄想以此為誘餌,緝拿長春的共產黨地下黨員。
打入敵人內部的劉亞光利用去醫學院給國民黨軍官兵巡診的機會,多次尋找楊靖宇將軍的頭顱。均無結果。一次在夜間巡診時,他偷偷潛入解剖學教室,在微弱的手電光照下,仔細尋找,但還是一無所獲。在他將要離開出門時,忽然發現教室里還有一個十分隱秘的側室,劉亞光隨即進入了側室。側室內只有一個大型的廚柜。陳列的玻璃罐里裝著人的內臟標本,經逐一觀察,劉亞光看到兩個大型標本罐里分別裝著一顆人頭,并用福爾馬林浸泡封閉。兩個標本罐上還貼有紙條,一個寫著楊靖宇,一個寫著三江好(即陳翰章)。原來這就是苦苦尋找楊靖宇將軍的頭顱,劉亞光驚喜異常。為了不驚動敵人,劉亞光當時沒有拿走頭顱,而是悄悄返回衛生隊,將這一重大發現上報了黨組織。
為了確保楊靖宇將軍的頭顱安全地回歸到共產黨人手中,劉亞光和我地下黨人制定了周密的計劃。首先劉亞光打聽到負責看守醫療器械室的是市警察局的警察曹如超,于是有意與他打得火熱。曹如超是長春人,正趕上家里斷了糧,整日憂心忡忡,劉亞光得知后就經常送點食品給他,解他的燃眉之急。為此,曹如超對劉亞光感恩戴德。
有一晚,曹如超哭哭啼啼地找到劉亞光稱,全家又斷糧兩日了,父母就要餓死了,求他幫幫忙。劉亞光安慰他說:“咱們都是本城人,我想想招兒,一個小時后我再找你。”劉亞光找到地下黨員李野光和
李廣德,將這一重要情況作了匯報。李野光果斷地指示:“門的鑰匙有人已配好,今晚給曹如超送點兒小米。讓他馬上送回家,我們就說來買醫療器械,然后趁機動手。”當晚10點鐘。曹如超坐在臟亂的小屋里悶頭抽煙。這時,我地下小組成員經恩浦大夫拎著7斤高粱米匆匆趕來,一進屋就說:“曹二哥,我聽說你家斷頓了,我家還剩下一點兒高粱米,拿去吃吧,快送回去吧!曹如超眼淚汪汪地說:“經大夫,你這是救命糧呀,我家的人都快餓死了。”說完,曹如超背起米就朝家跑。這時,我地下小組成員雇的車輛已經停在了醫學院的門口,他們以到醫學院拉醫療器械為名,拉走顯微鏡、紗布罐、污物桶、聚光燈、裝有內臟的標本罐,在混亂中,趁機將裝著楊靖宇和陳翰章兩位烈士遺首的玻璃罐裝入車中,用一些舊紗布覆蓋在上面。隨后,兩位烈士的遺首被運到衛生隊前廳。當日午夜,劉亞光和愛人周瑋潛入衛生隊前廳,將兩位將軍遺首藏在衛生隊五宮科內。長春解放的第二天,兩位將軍遺首被迎人亞光醫院,安放4天后,即由李廣德等同志送到松花江軍區前線指揮部駐長春辦事處(即建華醫院)。
第二天凌晨,曹如超才從家中返回醫院。他心不在焉地在門外轉悠一圈,見門鎖沒有異常,也就沒過問。直到第三天上午,他才發現有幾樣東西和兩個大玻璃瓶子不見了。他立即報告給項乃光,項聽后暴跳如雷。馬上命令大批特務和警察將騎兵二旅旅部包圍,全部翻了一遍,結果什么也沒有發現。項乃光又在全城大搜查,仍是一無所獲。直到長春解放,敵人也沒有弄清楊靖宇和陳翰章的頭顱是怎樣丟失的。
“玻璃罐拿來時,里面的藥水都渾了。”王淑茹老人回憶說,兩個大玻璃罐子里分別放著一顆頭顱,其中一只瓶子上寫著“楊靖宇”、字跡已經不清;另一個瓶子上寫著“三江好”,后來才知道這個人是陳翰章。“楊靖宇將軍的頭發很長,亂蓬蓬的,很瘦,顴骨很高。眼睛微睜著,微張著嘴唇,露著牙齒。浸泡頭顱的藥水只剩半瓶了,一半頭顱裸露在外。我和丈夫把頭顱拿出來進行了清洗,更換了玻璃瓶子,重新灌上藥水。用蠟封好瓶口,用報紙把整個瓶子糊起來,放在藥房柜子拉門的最里面,外邊擺上藥品。還叮囑孩子:千萬別對外人 說,不然咱家全都沒命了。”
1948年12月20日夜,在兩個頭顱即將轉運之時,夫妻倆把保藏在藥柜里的玻璃瓶再次取出,為頭顱洗臉,除去沉淀物,更換了瓶里的福爾馬林,再次用蠟密封。后來,楊靖宇和陳翰章兩位民族英雄的頭顱,由軍官張羽率5名戰士,乘專列秘密護送到哈爾濱,安放在東北烈士紀念館,
為紀念楊靖宇將軍英勇、光輝的一生。1946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楊靖宇犧牲的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1949年,郭沫若為楊靖宇題詞為:“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磨,碧血青萬兩千古,于今赤旗滿山河。”
1958年2月23日,是楊靖宇將軍殉國18周年。吉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園召開了公祭安葬大會,當時中共中央代表、東北三省代表、楊靖宇將軍親屬、原東北抗聯領導人和各界群眾近萬人參加了大會。在通化市靖宇陵園。對靖宇縣和哈爾濱市烈士館轉運來的遺體和遺首舉行安葬儀式,并于當日11時50分封墓,此后楊靖宇將軍就長眠在風景秀麗的山城通化市。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國際友人分別送了花圈。高度評價了楊靖宇將軍光輝的、戰斗的一生和他為抗日事業作出的不朽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