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剛
校園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學校特有的一種思想認同、向心力和凝聚力。隨著文化管理時代的到來,校園文化將成為學校蓬勃發展的核心原動力,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管理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校園文化的含義及功能
校園文化是指校園人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既包括校園環境、規章制度,也包括辦學理念和人文關系。校園文化是學校在教育實踐中,逐漸形成并為學校師生認同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規范,是在學校這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的全體成員的一種共同追求,是一種具有時代特征的群體文化。校園文化它既是一種文化現象,又是一種新的學校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基礎是“人”;內容是“文化”,目標是“校園及校園人的發展”。和諧有序的校園文化就像一種無形的生態環境,能夠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受到情操的,熏陶、心靈的凈化、人文素養的養成,給人以激勵,左右著師生的價值取向。任何沉浸在其中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它的影響。
形象塑造功能。學校形象是學校文化的外顯形態,是一個學校在社會公眾、家長、學生心目中的總體印象。優秀的校園文化有助于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此外,在良好的校園氛圍和校園環境中形成的群體需要、目標對受教育者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激勵總是由尚未得到滿足的需要引起的,對中學生來說,中學時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制約其人格及“三觀”形成的重要因素。會給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響。大量的事實說明。從校風良好的學校畢業的學生,絕大多數在走向社會后,總是留戀、懷念、保持著在校期間所形成的優良品質和行為習慣,并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周圍環境,抵制不良風氣,為純凈社會風氣作出努力。
隱形約束功能。校園文化產生刊中生群體,成為大家的共識和行為準則。具有導向和規范作用。校園文化雖然對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習慣具有潛在的規范性,伹它并不具有強制性,而只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它通過特定文化心理氛圍的熏陶和有目的地傳播信危及文化知識內容,以主動地選擇代替簡單地全盤接受或盲目斥責,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
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和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人具有一定的調節力和約束力。它不僅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而且能夠激發人們創造出最新的文化知識和文化成果,甚至會創造出新的準則和新的規范來,從而使校園文化對整個社會文化起著一種鮮明的示范和“導航”作用。
道德啟迪功能。優秀的校園文化使師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和內心體驗中受到心靈震動、情操陶冶、哲理啟示。優秀的校園文化能夠提升人的品格,并給校園的人們以強烈的感染力,形成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從而促使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純真、美好、善良、理智的心靈的形成。
校園中互動著的文化環境與精神氛圍,蘊含著教育目的,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個體發展,特別是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選擇,換言之,影響著學生的意識,思維與行動。教師和學生作為校園文化的主體,他們的文化素質和對社會新鮮事物的高度敏感性,將會使校園文化發揮著輸送文化先鋒和典范的輻射功能,并能發揮出較之于社會文化更為積極進取的創造性功能和探索性功能;成為一種具有教育導向性的社會文化。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是在校園管理過程中,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凝聚力展開的,它應以人為主體,以價值為核心,以文化為引導,以提高教育質量、師生素質及社會效益為目的,并且突出鮮明的個陸。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應體現在學校的規章制度、教學科研管理各個環節以及師生的行為方式中,憑借著校園文化構造一個良好的組織氛圍和環境,激發師生的潛力,培養師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校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創新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動學校的進步,實現人與學校的共同發展。“人校合一”是我們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
以教師為本。教師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學校要辦出特色;必須堅持以師強教、以教強校,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知名度,在學校校園文化構建中,一是要提高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形成向心辦;二是要增強教師的緊迫感,形成競爭力;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培養教師的上進心。
教師只有心情愉悅地工作,學生才能充滿智慧地學習、充滿信心地生活、充滿快樂地成長。我們應始終樹立“火才強校”的理念,發揮人的作用,挖掘人的潛能,把教職工作為立校之本、強校之基。真誠地關心教職工的生活和成長,支持他們的工作和學習,充分聽取并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公平、公開的利益機制,激發他們的積極陸、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為學校的發展孕育和激發活力。
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辦學校的宗旨就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這是被確定為我們的教育方針的。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這個來做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對于我們學校只是幾千分之一,對于我們的班級只是幾十分之一,而對這個學生的家庭,對于這個學生本身就是十足的百分之百。
在學校中,一方面,學校可通過評選優秀學生,開展體育、科技、文藝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健康活潑、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另一方面,學校可以根據學生需要開設校本課程。充實圖書室以及其他教育教學設施,讓學校成為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地方。
以家長為本。學校校園文化的價值取向,在按照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較大程度受家長觀念的影響。學校可以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系簿、家長接待月、家長信箱,開通家校綠色通道,讓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出謀劃策,促進學校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這樣,才能構建起適應家長需求的學校校園文化。
建設校園文化環境
以人為本,構建靈動的校園環境。校園環境的靈動主要的是學校的硬件設施環境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必須充分體現“人文思想”。構建靈動的校園環境,必須全面整合和優化學校的環境資源,文化設施的設置,學校內部的陳設等均能體現人文關懷,符合人性化的要求,將學校的發展理念賦予其中;發揮環境的育人功能,開發校園景點,提升環境的文化品位;規劃設計校園文化系列標識,體現學校教育特色。正如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曾這樣說;“一所學校的品位首先是一所校園品位,包括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建筑、每一處綠化都應該精雕細刻。”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文化環境。學校要培育的是主流文化。要形成自己獨特的
文化氛圍和學校的楊啪觀,這種核心價值觀映射到學校的辦學宗旨、管理模式、發展模式、師生意識上,造就新型現代校園
校長的辦學理念,辦學思路往往決定著一所學校的辦學走向,決定著學校的發展和進程,作為校長在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現在不少學的管理,管理者只重視任務的完成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忽視人的情感和需要,教職工成為教學的機器,這種反人本的管理是值得批判和拋棄的。人本特色的學校管理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向的,更加重視人的尊嚴,遵循人性形成的規章,強調入的主體性,把教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柳的在教育過程中統一起來,為學校持續健康發展開拓廣闊的前景。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學校管理更應該是人格化的管理。
在教學上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發展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就是要著眼于人的發展,承認人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肯定人的價值,確立人的主體性,重視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形成自主治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有不同見解;實行教學互動和教學民主;創建課堂師生共同體,師生共同參與教學,以教師的發展,指導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促進教師的發展,師生的共同發展推進學校的發展。
學生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主體,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與成長。我認為,學生學習可以不優良,但做^不能不善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充滿激情和夢想,讓他們挺起胸脯走路,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現代人。
特色文化是學校教育優勢的集中體現,具有凝聚力、推動力、生命力,它是校園文化中最耀眼的明珠。也是學校的一張閃亮的名片。可以利用學校優勢項目或學校區域條件以及利用學校歷史底蘊來構建學校的特色文化。
構建校園文化制度
學校的制度應該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其最終目標的必要條件。制度文化建設實際上包括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三個方面:首先要健全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同時,在學生中建立文明監督隊,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其次要加強常規管理,完善校園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把校園文化建設任務納入分級目標管理體系,同教學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確保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其他工作同步進展;第三,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做到“心中有愛、目中有人”,弘揚“敬業、奉獻”精神,轉變傳統觀念,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素質。
創建校園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包括師生的日常行為和人際關系。營造學校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實現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校園文化,直接影響校園文化的建設,影響教育效果和教學質量。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校園文化不僅是一所學校以往歷史的積淀,更是學校自我發展的主題,它是在多維變化的過程中;通過辯證批判的取舍。經過提煉和升華,形成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學校精神和方向,它能促進整個學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變革,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創造意識,是學校培育現代人需要的獨特財富和資源。建設校園文化,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行為實踐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讓一批批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和完善并留下鮮明的文化特征。在深化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力求營造一種充滿生命氣息的文化,使學校成為師生舒展心靈,放飛想象的處所,使教師在充滿人情味的校園文化中,懷著快樂的心情為學校工作,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學生能夠拓寬發展空間,胸懷遠大理想,讓學生的生命充滿成長的氣息,綻放智慧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