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蒂娟 吳曉蕾
從長遠考慮,中國要修改現行的貿易規則是勢在必行。而防止貿易救濟措施的最好辦法就是出口市場多元化。即不要都集中出口到某一個國家,這等于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面,很容易血本無歸。國際貿易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在這方面,中國做得還不夠。
10月14日這一天,負責美國某大型企業在中國采購事務的王彌,不斷點擊美國商務部網站。因為美國商務部將要在這天做出決定:是否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尼的銅版紙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的立案調查。王彌告訴記者,該公司在紙張方面采購量預計要超過1000萬美元,而銅版紙正是需要大量采購的紙張類型。若美國商務部在20日內決定進行立案調查,“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美國公司對銅版紙的采購,也讓公司對目前狀況很是舉棋不定。”
實際上,相比此前涉及的金額較大的輪胎特保案。銅版紙遭遇的“雙反”僅屬于普通的貿易爭端。此案通過的法律途徑也與特保案有所區別。其中一點就是,最后的裁定不需要得到奧巴馬的批準。
其實,在輪胎特保案之后,即便像銅版紙這樣普通的貿易爭端。都會讓眼下處于敏感時期的中美貿易關系“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中美兩國都不愿意看到貿易摩擦演變為全面升級的貿易戰,但雙方眼下已顯現劍拔弩張之勢。
保護主義全面抬頭
似乎一切都因輪胎而起。
在9月17日的《經濟學人》中,發表了一篇題為《玩火》的文章,配了一幅奧巴馬手持輪胎與一條通體火紅的巨龍搏斗的插圖。在這篇文章里,作者寫道:“奧巴馬的保護措施點燃了中國的憤怒……許多人紛紛擔憂此舉將點燃一場貿易大戰。”
“輪胎特保案”的確成為這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的引爆點。美國對于“輪胎特保案”最終裁定的結果。是讓最初抱有樂觀估計的中國專家和業內人士所始料不及的。自奧巴馬執政以來,中美關系發展平穩。今年7月底中美戰略與經濟的對話也令雙方滿意。此外。自ITC于4月份開始,對中國的輪胎啟動特保調查以來。中國表現出強烈反對的態度,而美國輪胎銷售商、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的反對呼聲也不絕于耳。基于這些因素,不少相關人士相信,奧巴馬政府最終不會采取特保措施。
但9月11日,奧巴馬還是作出讓中國失望的最終裁定:在現在征收4%關稅的基礎上,在未來三年內,美國將分別對出口美國的中國輪胎征收35%、30%和25%的關稅。盡管這個稅率低于ITC的建議,但對于中國并無實質性區別。因為中美雙方代表在有關的聽證會上都表示過,若稅率提高至25%以上。就意味著中國出口輪胎將失去美國市場。
而由此拉開的雙方回擊性舉措開始輪番登場,雙方政府高層的對話已經透出的火藥味漸濃。
9月12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罕見地在第一時間對此事件做出回應。陳德銘指出,美國對中國出口輪胎采取特保措施,違背承諾、違背規則、違背事實,是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9月13日晚間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
9月14日,奧巴馬在華爾街發表演講,進一步做出回應。他所采取的行動并非挑釁或促進貿易保護主義。擴大貿易和新的貿易協議對于美國經濟的增長是必不可少的,而執行這些協定則是維持一個開放和自由貿易體系的一部分。而對于中國發起的肉雞和汽車零部件調查,美國也迅速報以回應,美國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申訴的可能。
在G20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再次向奧巴馬表示:美方對中國輸美輪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兩國利益,類似事情不應該再次發生。
本以為,雙方在此問題上可以得到進一步緩和。但顯然,美國還是選擇繼續冒險。9月17日,美國鋼鐵公司已經向美國商務部提交申請,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征收最高90%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
美國所釋放出的貿易保護主義信號,已經逐漸明顯和強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張偉向記者表示了對這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跡象的擔憂。張偉表示。中國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是,“輪胎特保案”將使美國對華實施特保措施的勢頭高漲,更多的特保調查將接踵而來。同時也會引起其他WTO成員仿效,遏制和限制中國產品出口。
有學者指出,奧巴馬釋放出的貿易政策信號,在全球保護主義復興的背景下,有可能成為一個風向標。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顯然不利于各國之間聯合起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傳導的效應似乎已經顯現。一個明顯的例子,9月24日,歐盟決定對產自中國的無縫鋼管和鋁箔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稅率分別高達39.2%和30%。隨后的10月7日,美國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
此外,“輪胎特保案”裁決后的數日,阿根廷宣布,對從中國等亞洲國家進口的自行車橡膠輪胎實行反傾銷措施。
中國有什么籌碼
奧巴馬的這一被稱為“玩火”的行為,既有認為此舉是在冒險,同時也有中國可能報以回擊的力量不能小窺等雙重意思。
奧巴馬決定冒險“玩火”,有很多解讀,其中少不了的是其對自身政治的考量。在總統競選期間,奧巴馬曾經承諾在貿易問題上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從而贏得工會的支持。如今,工會希望他能兌現自己的承諾,“輪胎特保案”便視為關鍵的一步。
美國學者指出,奧巴馬對中國進口輪胎加征關稅的措施顯示。為了鞏固國內的政治基礎,他不惜損害重要的對華關系。并使外界認為,如果摧毀自由貿易能推動國內其他改革,他也愿意這么做。
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國際市場講的是實力與風險收益比。以美國人的精明與奧巴馬的平衡術,如果是雙輸。這樁案例一定擱置不辦。如今不顧風險簽署特保案,說明在美國政府心目中,獲得某些行業的工人民意。在其國內醫療改革的劇烈爭論漩渦中,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對中國的反擊使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者閉嘴,也不失為奧巴馬的險招。”
盡管對方來勢洶洶,但從目前來看,中國被迫作出的反擊卻謹慎保守。不少輿論認為,中國所發起的肉雞和部分汽車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還是10月12日商務部最終裁定的,對原產于美國、意大利等地區的聚酰胺-6,6切片征收為期五年、最高37.5%的反傾銷稅。相比美國發起的、涉及金額巨大的輪胎和鋼管,中國顯得都在“拿小頭開刀”。
英國《金融時報》更指出,中國已在貿易爭端中建立起一個形象:總是采取快速但有節制的回擊。美國達特茅斯大學貿易歷史學家Doug Irwin對中美雙方的博弈評價:“在貿易政策上看,奧巴馬的決策并非例外,而中國迄今為止的報復也是合理的。”
中國的第一張保守的出牌。是否能夠抑制住國外針對中國的進一步貿易限制措施,在這場貿易博弈中。中國握有的反制
籌碼又有多少?
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匯豐銀行在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摩擦繼續加大,將會令市場進一步猜測,中國可能會通過直接減持甚至出售部分美國國債以此來報復美國。中國是美國主權債券的主要買家,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共有2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
而德意志銀行以斯賓塞(Michael Spencer)和馬軍為首的經濟學家則認為,如果兩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美國的大豆和飛機可能被中國視為下一個報復的對象。當然,也不排除中國將減少購買美國國債作為另一個討價還價工具的可能性。盡管,這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漫長的戰斗
中國加入WTO已經8年,也是從陌生到適應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8年。
WT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08年中國成為遭遇“雙反”調查最多的成員,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8月,共有17個國家對中國發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16.2%,涉案總額超過100億美元。WTO更指,在眾多貿易壁壘面前,作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的中國成為最大受害者。從國別看,美國和歐盟是對華貿易保護主義的始作俑者。
對此輪貿易摩擦中國作出的反應,《華爾街日報》評價說。在入世的前后,中國從一開始的讓步到如今積極地利用WTO法則維護自身權益,更加熟悉世貿組織訴訟的實際運作。這不僅被許多業內人士稱為良性解決貿易爭端的信號,中國也實現了一個漂亮的自我轉身。
而中國出口遭到歐美擠壓,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上世界80年代出口勢頭一枝獨秀的日本,一批如鋼鐵、造船、機械、化工、電器、汽車燈具等有代表性產品出口達到世界第一或位居前列。
“美國難容日本的這種發展勢頭,有將近十年的時間里一直對日本的出口進行刁難和打壓。可以說,日本在貿易摩擦中也是吃了不少虧的。但近年來,日本的對外貿易遭遇已經有所改善。”一位熟悉國際貿易的知名學者對記者表示,“如遇到起訴,本國的企業協會、商會會全力支持和配合政府應對,而目前中國的商協會所起到的作用還很有限;此外,日本很注意對熟悉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各類人才的培養,使得這些人能在貿易談判中發揮作用。”這位律師說道,這些經驗在中國是目前應對事情比較缺乏和需要借鑒的。
這位熟知世貿規則的專家指出,中國遭到指控或被征收高關稅,提出抗議和氣憤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空喊是沒用的。有理走遍天下”。只要自己掌握了對方證據,指控對方是貿易保護主義才站得住腳。目前。中國商協會缺乏的是對于行業數據的跟蹤和掌握,無論為自身提供證據還是反擊對方都是有必要的。“我們要善于掌握證據,但又要避免授人予話柄。”
該專家還指出,從長遠考慮,中國要修改現行的貿易規則是勢在必行。而防止貿易救濟措施的最好辦法就是出口市場多元化。即不要都集中出口到某一個國家,這等于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面,很容易血本無歸。“國際貿易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在這方面,中國做得還不夠。”
入世8年,包括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從來沒停止過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手段限制中國出口,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更容易陷入“極端時期”。從進入世界市場博弈的舞臺開始,中國就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場漫長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