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12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展示其更加溫柔的一面 在給其武裝部隊大量裝備新型武器后,中國最近邀請美國和其他外國軍事官員觀摩了解放軍不太好戰的一面:“推土機部隊”。一支解放軍工兵旅在北京以北某基地展示了重型推土機、掃雷裝備及其他非致命裝備。這次展示代表了中國對以下問題的重要答案:中國將如何運用伴隨經濟增長而產生的令人生畏的實力?這個問題在奧巴馬訪華期間一直揮之不去。
進行演示的工兵是中國越來越多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先鋒部隊。如今,約2150名中國軍人和警察被部署到世界各地以支持聯合國行動,從海地到蘇丹。盡管維和人員只代表了200多萬解放軍中的一小部分,但中國對維和的熱情傳達出清晰信號:中國想向外界展示其作為一個負責任和愛好和平的大國形象。追求“和平崛起”的中國把解放軍參與維和作為北京良好意圖的證據。
但是,當中國越來越愿意讓其士兵戴上聯合國維和的藍盔時,卻對當前對華盛頓至關重要的阿富汗戰事幾乎不感興趣。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季北慈說,對北約針對前南斯拉夫軍事行動的震驚,迫使北京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但中國“極不可能”向阿派兵。盡管獲得了聯合國授權,但阿富汗任務由北約主導,而中國對北約保持著高度警惕。
北京最近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招收了一小批士兵學習掃雷,并對幫助訓練阿警察表示出興趣。中國把重點放在支持聯合國直接領導的行動上。為執行聯合國任務,中國派遣的士兵和警察比美俄英總和還多。在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有法國對維和的貢獻接近中國。
盡管今年五角大樓報告稱,可使中國參與到遙遠地區維和與人道主義任務的實力也能夠“使中國投送力量以確保獲取資源或增強對有爭議領土的主張”,但總體上華盛頓還是歡迎中國參與聯合國行動。
中國部隊最活躍的地區是非洲,中國已在那里增強了外交和經濟存在。中國軍人以紀律嚴明著稱,沒有受到性和腐敗丑聞的玷污,這種丑聞正在折磨其他國家的維和人員。但有批評家說多數中國維和人員駐扎在蘇丹。聯合國負責維和行動的副秘書長阿蘭·勒羅伊表示,中國軍人“非常專業”,聯合國“不擔心”他們在蘇丹的作用。他說,北京與這些國家保持密切的外交關系賦予其影響力,“我們要努力充分利用這種影響力。”▲(作者安德魯·希金斯,陳一譯)
環球時報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