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陸南希
隨著韓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對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經呈現出“從小抓起”的特點。從1999年開始,韓國政府就以隸屬總理府的青少年保護委員會為中心,采取“青少年特別保護措施”,盡量避免青少年受到不良性文化影響。2000年韓國教育部為了進一步推進各級學校性教育的實施,又制定了“學校性教育基本實施計劃”,并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開發預防性騷擾和性暴力的教育光盤,向中小學普及。到了2004年,韓國90%以上的中小學基本都制定了年度性教育計劃,安排了性教育專職教師,保障了每年13學時的性教育教學時數,并獲得了相關經費。
在韓國首都首爾市政府工作的金女士告訴記者:“在我的青少年時期,韓國社會還比較保守,初中三年級我才開始和朋友討論有關青春期和性的話題?,F在,韓國在這方面的教育已經向前發展了不少?!苯鹋浚禋q的兒子已經在幼兒園接受了初步性教育,比如老師通過簡單的人體生理結構圖向孩子講解了男女不同的生理特點及新生命誕生的過程,并說明了新生命是男女相愛的結晶。在針對兒童的韓國電視節目中,也有專門介紹生命誕生過程的片子,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語言和圖畫向他們講述生命的概念。上小學后,學校有關性教育的課程更加系統化。金女士說,她第一次聽兒子向她轉述老師教給他們有關生命的話時非常感動,因為兒子說在媽媽肚子里待的10個月是他最寶貴的10個月,他知道當時他通過臍帶從媽媽的身體里吸取養分。從那以后,金女士常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與他交流有關生命及愛的話題。她認為讓孩子從小自然地接受和理解有關性的話題是明智的選擇。
與此同時,作為亞洲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韓國人在對待青少年進入青春期這一問題上的理念越來越開放?,F在,韓國女孩第一次生理期來臨,家里要舉行慶?;顒樱驗檫@是女孩步入青春期、長大成人的重要時刻,父親還要特別為女兒買蛋糕和鮮花,讓女兒感受來自父親這個最親近男性的關愛。對于進入青春期的男孩,韓國父母一般會向他們推薦影視作品,然后共同討論相關內容,向他們傳遞一些正確的性觀念。
事實上,韓國影視作品的確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普及性知識的作用,成為傳播性知識的“橋梁”。2002年出品的韓國電影《夢精記》講述了一群男孩在知道自己長大的那一刻所發生的故事?!秹艟洝繁环Q為韓國版的《美國派》,因為它傳播了這樣一個觀念——“性愛需要承擔后果,要以愛情作為基礎”。此后,韓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反映青春期成長苦惱的影片,多數以喜劇形式出現,讓受眾、特別是青少年在笑聲中理解了青春期苦惱是個必經的過程。這種從心靈上對包括性在內的青春期問題的反省,其效果更加深遠和長久。
不過,雖然家長和社會在性教育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但包括青少年早戀、早孕在內的社會問題仍非常嚴重。韓聯社曾報道說,一項調查顯示,1/3接受調查的韓國大學生表示有過買春經歷,其中53.2%的人是在與朋友喝酒時發生的,37.2%的人是出于好奇心和為解決性欲(33%)等。該調查公布后,在韓國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專家指出,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和兩性平等教育,目前韓國處于開放和保守共存的時期,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性教育力度,以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推廣有助于年輕人健康成長的性文化?!?/p>
環球時報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