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順
中圖分類號:G6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173-01
摘要:針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從教學內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形式與政策;教學淺談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該課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質量和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
1.學生認識問題
一是不太重視。有部分學生看重專業技能,有用的課程愿學,形勢與政策課對自己將來就業幫助不大。二是不必要。有部分學生平時經常關注國內外大事,通過各種媒體就能了解,開這門課沒有必要。
2.教材存在問題
該課目前教材版本較多,不統一。形勢與政策課要緊跟形勢跟蹤社會熱點問題,結合學生思想實際進行教育,才能發揮其實教性和餞行性,如果老師素質不高,沒經驗收集,整理素材不夠,增加備課的難度。
3.理論與實際脫節
現實生活中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單憑教師傳授道理不能很好解決。例如:腐敗問題,物價問題。打假問題等等,是這門課中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但對這些問題同學們興趣非常大,但同時困惑也比較大,他們覺得老師的理論解釋有時候并不能夠真正讓他們解決心中的疑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活中的各類消極腐敗現象侵蝕著學生的思想,形勢政策理論上的正面灌輸與社會現實生活出現部分脫節。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
1.熟悉學生增強教學針對性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認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所起的實現宏偉目標充滿信心。大學生思想活躍,關心國內國際時事,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這是我們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單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假大空”形式主義,當前條件下來點“實在”東西為好,多學點專業課,有排斥心態。
2.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的時效性
(1)提高教師素質。為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應在一下五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認識。要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為教師對這門課要充滿自信和激情,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注重言傳身教,用自己的“真信”、“真懂”、“真教”去影響和教育學生。
(2)努力學習,切實提高強年教師的業務素食。形勢與政策課涉及學科多,具有理論性、時效性、綜合性強的特點,要把這門課講好,認可教師需要在理論功夫和只是儲備方面下扎實的功夫,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3)加強學習交流。本教研室同行的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觀摩教學,集體備課等活動。
(4)是注重“以志帶新”。實行傳幫帶,幫助年青教師在思想上盡快成熟,業務上盡快提高。可是加大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力度。積極參加各種有關培訓班,獲取新的知識。
3.認真備課,抓好課堂教育
一要備學生,二要備內容。備好學生是講好課的前提,只有及時了解學生所關注的多關心的和所需要的才是講好課的前提。集體備課是解決疑難問題的有益補充。
4.抓住教學需要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2)突出重點。國際風云變幻莫測,形勢與政策課變動性之大,設計面之廣是其他任何課程都無法比你的。因此,要突出重點,集中精力和時間,解決主要問題。確定切入點。由于無固定教材,該課程往往是“就事論事”,如何確定教學的切入點,直接影響學生興趣,參與成都和學習改革。形式與政策的切入點應當是教學的重點問題與學生的熱點問題的交叉點,也是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確切了切入點,我們教學就能勢如破竹。例如:大學生對當前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等問題,關注程度比較高。形成焦點。緊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的心理需求,捕捉焦點,多介紹多分析,力求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和滲透力。解決焦點。難點就是思想上理論上認識上的疑難問題。對教學中的難點,教育者不能回避,應努力想辦法解決,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應只有觀察形勢的能力,把握形勢發展的主流和特點。
5.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措施,從不同側面增強教育教學效果。基于形勢政策教育的特點,僅有課堂教學是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一是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二是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三是開展辯論式教學,對模棱兩可的觀點,有爭議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小組研討。四是正確教學與對比教學相結合。正確教學即正面灌輸,說服教學,讓學生知國情、明世事、懂政策。適當地進行一些對比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從比較中得到正確結論,便可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五是外部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是外部教育的一個方面。
6.共同克服教材問題
形勢總是不斷變化的,盡管有的部門出些教材,往往上一個學期的講稿,下一個學期就不能用了,就是同一個學期的內容,前半期是熱點,可到后半期就不熱了。這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對來時的教學都是一個挑戰。所以要不斷地手機新資料,群策群力解決好教材問題。一是給學生發一些省統一編小冊子等,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期刊如中支部《時事報告大學生版》;二是自己手機整理資料;三是精選資料,編寫講稿;四是資料共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資料,供其參考學習。而且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看待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