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明貞
中圖分類號:G633.67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198-01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日益普及,信息技術已經把人類帶到一個信息時代,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生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研究;教學;探討
當前,中等專業學校幾乎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中等專業學校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學會使用計算機,并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應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知識,開闊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如何學好中專學校信息技術課,特別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信息技術課,是信息技術教師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從以下幾點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認識
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城市交通的紅綠燈是計算機控制的;在超市商店里,帶條形碼掃描儀的計算機可以讓我們更快地結賬;計算機管理家庭的日常收支、發送電子郵件、上網玩游戲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作為新世紀的中專生,學習計算機不再是一種奢侈與時尚,而是一種必然,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也是新世紀青年朋友必須掌握最基本的的一種操作技能。
二、合理安排,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操作
縱觀中專信息技術教材安排的內容順序,從總體上來看,基本上都是由基礎到應用、由易到難的過程。但中專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并不像數學、物理等其他學科一樣,其知識點的銜接相當緊密,知識結構相當嚴謹,層次十分分明,沒有前面的基礎作鋪墊,后面的內容就無法學習。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一般呈模塊化、條塊化分布,很多內容尤其是其中介紹具體應用軟件的內容,其位置的前后順序可調整的靈活性較大。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視情況而定,以使內容的安排、講解操作順序更有利教學實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上機課的課時應占信息技術總課時的53以上,有關操作的內容應安排在計算機教室進行。在上課的時候應給予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適當強調,適當引導,及時觀察學生使用情況,及時解決突發狀況。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因材施教,照顧整體,共同解決問題
在中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還要注意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作為一名教師,不能讓領悟能力強、消化知識快、步步領先的學生原地踏步,無所事事,浪費精力與時間;也不能相對落后的學生望塵莫及,失去信心,放棄努力。為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教學尤其需要因材施教?,F在的中專院校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有的學生連基本的操作都不會;有的已經會熟練操作和使用計算機;有的打字水平已經比較快;有的自己會上網查資料了……信息技術教師要正確對待這些差異,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解決問題,讓走在前面的同學帶動落伍的同學,讓學生輪流操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同時,計算機本身的可操作性為我們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條件。例如為學生設計開放型的任務,制作表格,編制個人簡介等,這類基本的任務,每個學生都可以做,每個學生都可以盡情發揮,每個學生都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管結果可能會有差異。又如,讓同一個課堂中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任務。每節課教師可以設計幾項任務,分層次指導,其中最基本的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所有學生都可以完成的,其他的任務則是根據上課的實際內容,發給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務的學生,有的學生可以完成兩個任務、三個任務甚至更多的任務。這樣,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滿足,教師也達到了分層教學的理想境界。
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其實并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達到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目的。保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并不容易,教師應該多應用新鮮、有趣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來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內部學習動機。中專生最主要的特點是好奇、好動、愛玩游戲,因此,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引入容于游戲中,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快樂地學習,自覺地學習。這樣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就完全被調動起來了。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進行教學,完全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不但不會增加負擔,反而有利于教學,學生們也就學的更輕松更愉快。信息技術課程是靈活性、實踐性、綜合設計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應結合教材,大膽進行教學設計,注重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嘗試制作作品,鼓勵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可以從網絡中下載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鑒賞美、體驗美,從而激發、提高他們的創作熱情和創作能力。
中專生想學好信息技術課,教師要運用能使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方法,注意處理好學習任務和學生興趣的關系,重視可操作性和實踐性,放手讓學生多操作、多實踐,讓學生愛學、會學。這樣,才會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有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對于信息技術教師而言,擴大知識面,提高各方面素養,不斷接受新知識,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尤為重要。
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ss,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以上是本人教學工作中的一點拙見,希望同行們多多批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