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就業為導向” 的職業教育是以直接就業為主要目標的教育,其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分析專業技能養成的各種途徑和各個環節,研究技能教學的規律,挖掘現有教學資源的潛力,提高專業技能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每所職業學校共同面對的課題。本文試著從教學主客體這一角度出發,探索在職業高中推行助教制,構建由主講教師、教師助教、學生助教組成的教學共同體,力求實現技能教學的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助教制;職高;技能教學
在職業高中專業技能教學課堂上,常有下述課堂情境:
課堂情境一:計算機網絡教室,PhotoShop圖像處理課。教師先創設問題情境——為某化妝品公司制作香水廣告。教師用大屏幕展示廣告樣品,引導學生分析其運用的圖像處理技術及制作步驟,然后學生從教師機上的素材包中提取相關材料進行制作。在教師分析講解階段,有的學生在上網聊天、有的學生在玩“空當接龍”……在學生練習階段,教師巡回指導,剛到了這邊,那邊又有學生請求幫助,教師繞著數十臺計算機團團轉,得不到及時指導的學生怨聲載道,個別學生索性又玩起了游戲。
課堂情境二: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測量實訓課。教師在布置好實訓任務后,按小組分發實訓器材,各小組分頭進行測量,教師巡回指導。剛開始時學生比較認真,過一會兒,有的學生躲到樹陰下納涼,有的在玩標桿,有的在玩卷尺,甚至個別學生在打斗。教師由于實訓場地的開放性,既要按小組進行指導、檢查,又要負責全局的管理,窮于應對,最后只能是管了一組算一組,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不高。
課堂情境三:幼兒保健與教育專業,鋼琴課,小班化教學。學生先集中聽教師講解、示范;然后分散到琴房練習,由教師巡回指導。下課前十分鐘,學生分別到教師處匯課(匯報性演奏),教師給予評價,糾錯。
實際上,在職高專業技能教學課堂上,展現更多的是以上第一、第二種情形。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呢?難道完全是由于職高學生基礎差、學習習慣不良、學習動力不足嗎?難道是因為我們的專業課教師教學水平不高嗎?
助教制在職高教學中的現實意義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就是以直接就業為主要目標的教育,其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學校教學活動應該時刻瞄準企業崗位(群)的標準與要求,從而實現學生技能訓練與職業能力之間的有效對接。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證明,對于技能培養,最有效的模式是師徒模式,但其不夠經濟,也滿足不了現代化生產對人才的大規模需求。因而,班級授課制成為當今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但班級授課制存在著明顯的弊端。
在技能教學中,教學主體對客體的需求矛盾突出 現在我國職高的班級人數一般在45人左右,學生偏多,文化課教學尚不存在太大困難,而專業技能課教學卻問題重重,教學主體對客體的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統一施教與個別指導之間的矛盾。學生的技能發展往往個別化差異較大,對指導的需求不一樣。“點對面”教學的主客體關系難以應付“點對點”釋疑、糾錯、評價的需要。二是課堂掌控難度大。實訓工位的布局與教室座位有差異,有的實訓場地是開放性的,不便于教師管理,對于課堂掌控能力較弱的教師而言,更是力不從心。
小班教學的資源性困難 技能課的小班教學是職業學校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但由于目前教學資源的不足,難以全面展開,具體原因有三:(1)師資困難。不少職高是從普高或初中轉型而來的,擁有大量文化課教師,但隨著職教改革,專業課、實踐課與文化課的課時比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逐漸從原來3:7提高到6:4甚至7:3,而文化課教師的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造成了專業課教師數量的短缺。(2)實訓場地困難。隨著一批又一批的示范專業和示范實訓基地的創建,職高的實驗、實訓設施已大為改觀,但尚難以做到所有專業、所有技能課實行小班教學。(3)排課困難。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實行大班教學,專業技能課實行小班教學,在排課上有捆邦與交叉,在實訓場所、專業課師資緊張的情況下,排課有較大難度。
普通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技能教學方面的不足 在現有大班教學的班級授課制下,廣大教師也積極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索,如小組合作學習。但筆者認為,由于職高學生自身的特點,小組合作學習尚存在許多困難,教師角色仍有著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首先,學生管理與教師管理有區別,學生威信沒有教師的高,有些學生不服從管理。其次,學生輔導與教師輔導有區別,教師可以選拔一些學習成績優秀,學習能力和悟性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但這些學生本身要在課堂上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在指導時往往是“問一答一”或“有一答一”,甚至于越俎代庖,不能像教師那樣在引導學生思考的情況下進行指導。此外,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有區別,在技能課上,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完全由教師來考核評價是不現實的,教師往往采用抽查或根據小組匯報的情況進行評價。小組內部成員的評價,由小組自己來完成,但往往不夠客觀,學生也不夠自信,因此,最好是在教師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小組評定。
大學助教制和體育訓練機構的教練制度對職高技能教學的借鑒意義 普通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與小班教學的資源性困難,呼喚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機制的創新。那么,能否找到介于小班教學和大班教學之間的教學組織形式呢?這不由得使我們想到了大學和體育訓練機構的助教制度。在大學里,新分配的教師往往不直接走上講臺,而是給主講教師批改作業、實驗報告和試卷,進行課程的輔導答疑,指導實驗,協助指導生產實習、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等。在各級體育訓練機構,往往為教練配備若干個助理教練。雖然,這樣的助教配備在現階段對于職業高中來說有點奢侈,但值得在部分專業或部分實踐課程教學中嘗試。
職業高中實行助教制的實踐與探索
專業技能教學中配備助教的環節 學生的技能培養總體而言,分為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四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考查學生專業技能養成的途徑和環節,在學生最需要的環節配備助教,及時助學,彌補專業技能課教學方面的不足,從而提高技能訓練實效。職業學校在學生見習、實習環節一般都配有實習指導教師和指導師傅,教學力量相對充足,因此,筆者認為最需要配備助教的環節是實訓課、第二課堂的興趣小組活動和課外學生自主訓練。
助教的組成及來源 助教主要來源于本校的教師和學生,也可適當聘任企事業單位的技術能手和校外實訓基地的指導師傅(詳見表1)。這些成員組成教學共同體,形成教學的合力,能夠實現專業技能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教師助教的運用 教師助教由同專業的專業課教師、專職實訓指導教師、實驗室和實訓室管理員、經過專業培訓的文化課教師及班主任組成。其配備方式有固定配制和臨時配制兩種。固定配制針對操作性強且基本在整個學期都進行實踐性教學的課程,可由主講教師在開學前兩周向專業部主任提出申請,報教務處統一調配。臨時配制則是指,專業課主講教師認為,某節或某階段技能課教學非常需要配備助教,向專業部主任提出申請,在專業部內進行調配,報教務處備案(以防課務調整時發生沖突,并便于登記工作量)。
學生助教的運用 分為第二課堂學生助教制和導生制兩種。
1.第二課堂學生助教制
學生助教制是指在全校范圍內公開招聘學生助教,輔助專業課教師完成部分教學任務的教學制度。學校根據工作量對學生助教進行綜合測評,給予一定的經濟報酬。順利完成助教任務的學生可獲得一定的學分獎勵。學生助教制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專業課教師短缺現象,緩解教師工作壓力,而且還能夠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勤工儉學機會,使學生助教自身的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都得到充分鍛煉和提高。學生助教的職責是根據教師的要求,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協助教師或單獨對第二課堂的學生技能訓練進行管理和指導,保證主講教師布置的技能訓練任務完成。對于學生助教的人選,設定在二、三年級學生,尤其是通過了專業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考試,或專業核心技能考核優秀,能力特別突出的學生。學生助教的招聘、選拔與培訓由專業部負責,報教務處審批。
2.本班學生助教制——導生制
導生制的組織形式是:教師上課時先選擇一些年齡較大或較優秀的學生進行教學,然后,由這些學生做導生,每個導生負責把自己剛學的內容教給一組學生。導生不但負責教學,而且還負責檢查和考試,是教師的助手。職高專業技能課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若無條件配備教師助教,可實行導生制。教師選拔一批悟性好,鉆研能力強,溝通與語言表達能力較好,技能突出的優秀學生,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對導生進行知識技能方面的先期培訓。導生配備的數量,需要主講教師在實踐中優化。如對于40人左右的計算機操作課,配備3~5名導生為宜,多了可能反而會引起混亂。
助教制下的課堂組織 在備課時,主講教師備課內容要包括助教輔導安排,并將教學設計印發給助教,就課的結構和主要流程在課前與助教溝通。在教學中,主講教師與助教相互配合,主講教師負責教學內容的集體講授、示范、點評,主導課堂的教學流程;助教負責管理學生,個別輔導、指導、答疑和評價。學生助教也可適當參與作業的批改。此外,我校每學期都要組建40多個學生課外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時間和早晚自修時間設立學生技能訓練點,在相關活動中,學生助教都發揮了出色的作用。我校還積極實踐與探索在助教制下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導生制教學模式
本校計算機專業近年來開展了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導生制教學模式(見圖1)實踐,由4個臨近機位的學生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整班選配4到5名導生,每個導生與2個合作學習小組固定搭配。主講教師承擔學習任務布置,面向全體學生講解、示范,組織學生匯報操作與評價等;導生負責合作學習小組的管理,操作輔導,小組內學生的評價等。
2.企業化班組管理教學模式下的教師助教制
我校“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的砌筑實訓課,正在積極嘗試企業化班組管理教學模式下的教師助教制(見圖2)。具體做法是,將學生分成三人一組,其中二人砌筑,一人保障砂漿、磚塊等材料的供應;三個小組組成一個工作班;隔六周進行一次班組長輪換。每次實訓,由主講教師或助教擔任工地負責人,由學生代表擔任質量監督員(監理)、安全員、資料員、倉庫保管員等角色。主講教師、實訓場管理員、教師助教、班組長一起組成教學共同體,既要對學生技能訓練進行指導和管理,又要按照各施工班組完成的工程量和質量進行評價。評價以虛擬工資的形式體現,每次實訓課結束前由工地負責人宣布各工作班獲得的工資額,課后由班組長核定各成員的本次工資,報班級記賬員。由班級記帳員將每位學生一學期所獲得的虛擬工資,折算為本課程的學期考核成績。
助教工作量的計算和薪酬發放 教師助教,以一節課計一課時,不計教案數。學生助教以勤工儉學的形式按月或按實際指導課時數計發一定的報酬。
現階段,職業高中實行助教制,能有效緩解專業課教學力量的不足,對提高學生技能訓練的實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即使職業教育發展到了高級階段,實現了企業化環境下的實訓,或技能課程完全實現了小班化教學,助教制仍然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季蘋.學校管理診斷[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肖鋒.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3] Carol Marra Pelletier.成功的教學策略——有效的教學實習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4]田慧生,李如密.教學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
毛傳賦,男,現任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富陽學院(富陽市教師進修學校、富陽市衛生進修學校、富陽市職業高級中學文教路校區)全日制教育中心維修電工技師,主要從事物理課程、電類專業課程教學及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