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維勇
摘 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佳動機之一,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學工作者探究的一個課題。本文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了一些探討,旨在能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激發 數學 興趣 提高 教學 質量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然而進入中學以后,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解題的難度、廣度、深度大大加大,五花八門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使有的學生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并且慢慢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的環節,導致學生從此厭惡數學,進而嚴重影響到高中階段的學習。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喚醒他們的僵化的數學思維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就如何激發、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一探討。
一、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當教師的情感灌注在教學內容中并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所教的教學學科上了,從而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產生情感期待效應,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期待,教師對學生深切的愛,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每一節課,教師要滿腔熱情,讓學生從教師的“精神”中受到激勵,感到振奮;作為教師還要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學”,要用自己的眼神、語調、表達對學生的愛,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二、努力揭示數學學習中的美感
實際上,數學也有很強的美感,如數學學科本身知識結構具有內在美,數與形特征具有外在美,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獨特奇異的美,教學中表現出的數學語言符號、圖像信息簡潔形象的美,課堂教學中探索思路解題過程美、點撥啟發思維藝術的美等等。作為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數學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習情感。如黃金分割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向學生揭示舞臺上報幕員站的最佳位置、女青年腰帶扎的最理想的位置、黃金分割用于優選法及建筑、繪畫、舞臺藝術設計等各種實際應用等,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黃金分割的形態美及其應用價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要引導學生審視數學之美,要注意揭示和挖掘數學美的特征,讓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鑒賞和感受數學美,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創造性思維,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適時在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人們愛好某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它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在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需要老師引導、培養和保護才能形成和發展。因此,老師要適時創設教學情境,切實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心理要求,使每一個學生充滿強烈的求知欲。如在學習“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三根木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嗎?”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肯定。這時,教師拿出三根木棍進行演示,當學生看到居然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時,感到很驚奇。這時教師再演示把最長的木棍適當截去一段后,與另兩根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然后教師啟發學生自己動手用木棍去尋找三角形三邊長應滿足怎樣的關系才能構成一個三角形。這樣的教法既能促使學生探索,又能將思維引向深層。
四、把現實生活融入進數學教學中
數學是隨著人類生活、生產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它又為生產、生活所服務,滿足社會的需要是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要根據每個教學環節,把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數學的一些具體例子,如濃度配比問題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勾股定理在建筑、測量中的應用;坐標系在軍事、導航、臺風及地震預報中的應用;數學在儲蓄、經商、分期付款購房、購車、環境治理中的應用等。向學生提出一些趣味性問題,如“漁民撒開的漁網為什么是圓的?”“車輪為什么做成圓的?”“我們喝水用的杯子、水桶、油桶、儲油罐等為什么做成圓柱形的?”等。可以把上面的問題制成妙趣橫生的動畫短片,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形象直觀的教學環境,在激發他們求知欲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要引導學生抓好學習的主要環節,培養閱讀習慣、討論的習慣、觀察能力和小結習慣,讓學生學習數學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平堡鄉蔣灘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