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玲
許多老師覺得留守生是班上的一大難題,本人經過幾年的觀察、摸索和實踐,覺得假如能夠充分利用留守生獨立、時間充沛等的特點,就能變難為易,做老師的得力助手。下面是我的點滴做法,愿和各位同行共享:
一、特殊關愛,讓留守生感覺老師就像媽媽般的溫暖。我對班上的留守生有一種很特別的感情,課余空閑時間總喜歡跟他們聊聊天:周志云今天穿的衣服特漂亮,誰買的啦?陳卓的辮子綁得真好看。喲,今天李昌偉真像個帥小伙子,你看字寫得多工整呀……上課時間將發言的機會盡量讓給留守生,鼓勵他們自信,培養他們的獨立和堅強的品質。例如:在講完《小英雄雨來》后,當同學們佩服雨來機智、勇敢、愛讀書時,我適時補充道:“其實我們班上也有許多值得佩服的人,譬如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他們離開父母照樣能認認真真讀書,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勇敢、堅強的表現。”
二、樹立榜樣,讓留守生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榜樣可以學習。心理學表明:引導孩子向榜樣學習,是一種易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教育手段。特別是在同齡人中為孩子樹立榜樣,是激勵孩子向上的好辦法。開學初,我經過摸底,發現陳卓在班上年紀最小,但作業工整,語文成績好,并且不到兩歲她爸爸、媽媽就將她寄放在鄉下外婆家。四年級剛轉入我班時她經常哭鼻子,擔心作業做不完。我發現她很喜歡看課外書,記憶力又特好。于是在班上表揚她的獨立精神,吃苦精神,認真完成作業、愛看課外書的好習慣。并要她擔任副學習委員,專門負責引導同學們看課外書,寫讀書筆記。在她的帶領下,我班看課外書的風氣很濃,閱讀寫作能力也提高了。
三、發揮優勢,讓留守生的課余生活感覺充實、快樂。留守生由于長期過早地離開父母,養成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強,自制能力強。我就充分利用這些優點,讓他們多為班上做好事,如:擔任小組長監督其他同學的作業,布置他們課外收集資料出好黑板報,周末學一門特長等等,讓他們做事有成就感。我覺得這很重要,能潛移默化地激發他們的各種潛力和拼搏精神。
四、做好留守生監護人和學生家長的工作,讓他們各司其職,共同教育好孩子。人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學生,家教相當重要。許多留守生的監護人牢騷滿腹。我就利用一切機會和監護人溝通,教育他們轉變監護理念,引導臨時監護人及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的關注。讓遠離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我充分利用家長會的有利時機,首先感謝監護人為孩子成長的付出,說明他們正在做一件為別人、為社會有利的好事。同時請做得好的監護人談自己是怎么教育孫子、外孫、侄子、侄女的,這樣做有利于在監護人中樹立榜樣作用,同時也讓其他的監護人學習一些好的方法,避免好心不得好報——由于溺愛等原因造成監護不當,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另一方面我盡量跟每位在外打工的學生家長通電話,要求他們盡量做到人在外面,心記孩子。希望他們最好三五天給孩子打個電話,多和孩子溝通,增進親子關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在溝通方式上,提醒他們除了電話聯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我覺得這對于孩子的情感發展非常有幫助。
如今,我班的留守生既是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又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不要說班上大到班長,小到組長由留守生擔任,校舞蹈隊有他們優美的舞姿,校廣播室有他們甜美的聲音,校體操領隊也是我班的留守生,還有的留守生的作文在報刊上發表。留守生已經成了我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福縣平都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