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祥勇
[摘要]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而多媒體已被廣大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是否使用多媒體以及使用何種多媒體應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出現了理解上的偏差,步入了教學誤區。怎樣進行彌補,應采取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生物學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誤區 對策
新課程改革給生物學教學注入了勃勃生機,多媒體的運用,更給生物課堂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推動了生物教學的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意識。多媒體作為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教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已成了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但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諸多誤區,嚴重影響了教學,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優勢,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就多媒體應用中存在的幾大誤區及對策談幾點看法。
一、幾種誤區
1.粗制濫造,忽視學科的特點
生物學的特點決定了直接觀察研究生物更有利于學生體驗、發現和創新。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與創新精神。學生的活動是認識的直接來源,是創新精神的動力。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代替學生豐富的實驗活動和實際操作,用多媒體制作的生物學現象代替不了學生親眼所見、親手操作的過程。
2.華而不實,忽視課件的功能
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已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在運用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常常追求課件形式的完美,技術運用的非常充分,圖片的大量插入,動畫的大量運用,色彩和背景的多變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長期使用,學生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新鮮感、興奮度會逐漸下降。因為課件的功能是為學科教學服務的,它要符合心理學、教育學和學科教學規律,課件的運用要恰到好處。
課件的使用最好還要滿足時效性、及時性和個性化教學的要求,課件中要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內容。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
3.喧賓奪主,忽視傳統媒體的作用
教學媒體是教學活動的載體與中介。各種媒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能產生一定的作用,都會對學生的認知發展產生影響。教學媒體包括一切可以影響學生學習的活動、為學生提供認識內容的過程和方式,如:計算機、網絡、音像資料、投影片、粉筆、黑板、報刊、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在教學過程中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有的教師過分重視現代技術的運用,忽視傳統媒體的作用。在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應兼顧傳統媒體,二者有機的結合,方能達到最佳效果。
4.捆綁銷售,忽視了與教學的整合
多媒體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是教學的全部。但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少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后,完全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有些教師雖然在教學中把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但由于二者整合的科學性不夠,課堂上常常手忙腳亂,使課堂教學過程顯得比較混亂。實際上二者完全可以有機整合。
5.求新求異,忽視教學理念的轉變
無論傳統教學還是現代化媒體教學,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應遵循這一原則。過去,傳統教學往往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現在,隨著教育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主體作用越來越重視。有些教師雖然采用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但依然擺脫不了滿堂灌的教法,師生缺少交流,致使學生失去興趣。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面對全體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有些教師只關注中上等學生,特別是優生,對差生關心不夠,如問題設置針對中上等學生,回答問題也只照顧中上等學生,整個課堂只是面向中上等學生,而把差生放在一邊,這也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此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還普遍存在著公開教學運用多,平時教學展示少,忽視了學科的特殊性等。
二、采取對策
1.科學得體精心制作課件
課件制作應從服務學生這一主旨出發,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而展開,力求直觀與生動,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做到內容科學,畫面簡潔,信息量大,調用靈活,并適合輔助課堂教學,保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且不受課件左右與約束。課件中的文字內容應力求簡明扼要,過多的文字會使畫面失去魅力,使學生厭煩。課件中的圖形、圖像要清晰規整,圖形、圖像要盡可能大并放于屏幕中心位置。作為背景的圖像要簡潔明了,顏色淡雅,有利于減輕眼睛的疲勞和學生對主體內容的感知、理解和記憶。課件的動畫畫面的設計應簡潔生動,動作自然流暢,文字清楚醒目,畫面中動的成分不宜過多,否則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讓課件富有生命力。同時,增強課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課件能根據教學需要而隨意調度,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
2.適時適度播放課件
生物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運用得適時適度,一般只在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時才運用。例如在講授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中,利用課件把光合作用過程直觀逼真的展示,使復雜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可感,那么,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這樣就可以把一些事物清清楚楚的呈現給學生,使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能較科學準確地理解該事物的本質和特征。
3.適當配合,優化教學過程
多媒體只是配料,不作大餐,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確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著學生的感官,使他們的思維處于興奮狀態,但如果刺激時間過長,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致使學生感覺是看教師演戲,對于多媒體輔助教學,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真正發揮其現代性特點,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加節制,就會適得其反,把多媒體輔助手段變成了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使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大打折扣。
4.不可省略的板書
板書是的一種教學手段,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有的教師認為板書耽誤時間而不板書,這是不對的。學生如果只看演示,充其量只是一種“視覺暫留”,不能及時將看到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其結果顯然不利于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