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云
[摘要]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草船借箭》的閱讀實踐教學設計:一是設計理念。二是活動時間及安排。三是活動過程。
[關鍵詞]教學設計 《三國演義》 《草船借箭》
一、設計理念
1.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更全面地了解書中人物的特點和品質。因為,《草船借箭》的故事所反映的人物及人物的特點都很有局限性,只有繼續讀《三國演義》中的其它故事,才能比較全面地認識人物和事物,從而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哲學觀的滲透和教育。
2.教材是本,課外閱讀是延伸和拓展。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不能本末倒置,應以教材為本,充分發揮教材的“發面”作用,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拓寬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學語文、用語文,并向學生滲透這一理念:閱讀、語文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的事。生活,才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
3.“活到老,學到老”,“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些終身學習的理念,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的確已讓我這個進入不惑之年的教師體會得淋漓盡致。通過一些閱讀實踐活動,在促進學生讀書的同時,也迫使自己不斷地閱讀、學習,來彌補知識的不足。
二、活動時間及安排
第一階段:課外一周閱讀,搜集整理
第二階段:課上一課時交流,促進閱讀
第三階段:課下張貼展示,結集成冊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課外一周閱讀,搜集整理。
1.提出本次閱讀的內容:關于《三國演義》的相關資料。
2.師生交流,相互提示查找范圍:故事、對聯、歇后語、詩歌、人物、成語、著名戰例等。
3.教師投影,溫馨提示:自由結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第二階段:課上一課時交流。
1.精彩回顧
(1)談話:學過《草船借箭》一文后,給你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生自由回答)
(2)談話:下面,我們就把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好嗎?
(3)表演精彩片段,簡單評論。
(4)自由交流文中主要人物及印象。
(這一系列活動的安排,既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又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七嘴八舌“話”人物
(1)結合《三國演義》一書中的故事或其它資料,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論。 (找到人物畫像或畫了人物的,在投影上展出)
(2)拓展:評價《三國演義》中的其他人物。
(3)播放課件:猜猜他是誰。(書中的各類人物)。 (設計理念:由內而外,自然過渡。再把自己畫的展示給大家,被別人欣賞,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期盼,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是激發其潛能的最好老師。“猜猜他是誰”這一環節,充滿懸念,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3.“三國故事”我知道
(1)比一比,看誰知道的三國故事多。
談話:我們學過了《赤壁之戰》,還有今天的《草船借箭》。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2)我來講故事。
4.“三國知識”大比拼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三國演義》的相關知識。如:對聯、歇后語、詩歌、手抄報展示、自寫詩誦讀、成語、著名戰例等。
(設計理念: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說:“與其守成法,無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無寧展個性。”《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體差異,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2)播放課件(原文片段):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原文穿插其中。
附原文片段如下:
第七十五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
公飲數杯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驚。”公曰:“任汝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并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詩曰:“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圣手能醫說華佗。”)
(設計理念:首先,選擇讓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另外,教師在學生的相互交流中也適時地參與其中,體現了新課改環境下教師“學習伙伴”、“朋友”的角色,營造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和諧氛圍,也讓學生初步了解原著,從而更好地閱讀原著。因為,教材所選的《草船借箭》一文是通過改編的現代文。)
5.“三國歌曲”大家賞
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既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6.教師總結
談話: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三國演義》已成為永遠的歷史。但它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享之不盡的。現在,你一定還有很多疑問想弄明白吧?那就繼續走進《三國演義》吧!
我們的口號是:(學生齊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第三階段:課下張貼展示,結集成冊。
1.擇優(手抄報、故事、人物等)張貼在教室的看板上。
(因為,每個人都想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樂趣。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發展中的人,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才。這也是我一直堅信的理念。)
2.結集成冊,積累資料。
(設計理念:每一頁紙張,每一句話,甚或每一個字,都是我們全體師生的汗水、智慧和心血的結晶,同時也記錄著學生的一次成長過程,更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問世,無疑也是一件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