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業
奧巴馬終于領取了諾貝爾和平獎,也由此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在任總統,這個獎項的獲得,與其說是因為奧巴馬以實際行動征服了世界,不如說是他以許多看似道德價值水準極高的“倡議”、“規劃”、“路線圖”,并配以高超的“政治秀”本領,讓世界樂意接受。
不管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熱衷于在國際舞臺上“走秀”已成為奧巴馬執政近一年來外交的特色之一。奧巴馬如此推崇“走秀”外交有其深刻考慮。第一,借此改善美國形象、扭轉軟實力下滑的趨勢。 第二,較其他手段,“走秀”外交從投入回報比上看最劃算,通過“走秀”說一些大話,放下一些身段,承擔的代價很有限,獲得的收益卻很多。如“無核世界倡議”是在美國常規軍事力量優勢明顯,且其維持龐大核武庫經濟政治成本很高情況下打出的一張牌,它不會消弭美國軍事戰略方面的絕對優勢,反而會限制其他國家發展核武,遏制核擴散,進一步提升美戰略安全。
奧巴馬“走秀”外交迄今對于美國軟實力、國際影響力的恢復積極效應明顯,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國際局勢緩和穩定。但另一方面,沒有實際行動支撐,甚至是說一套、做一套,奧斯陸領獎現場外群情激奮的民眾已用示威表達著他們對奧巴馬虛偽的憤怒。
不過,換一個角度看,雖然奧巴馬“走秀”外交雖虛偽成分居多,但畢竟有效促進了美國國家利益,其中有些東西無疑是值得中國外交借鑒的,筆者以為,首先,中國應更主動地提出一些國際道義感強、反映時代發展潮流、且有益于自身利益推進的新主張、新倡議、新術語。回顧新中國外交60年,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多,比較能夠符合上述標準、且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就只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了。以前是由于中國國力不夠,再加上“韜光養晦”的外交方略等原因所致。現在,中國實力上來了,應該在這方面做得更積極主動一些。第二,中國應更善于包裝自己的主張,使之更易于國際社會認知與接受。其實我們有一些東西還是很好的,奧巴馬外交中有好些東西似乎都是從我們那里抄來的,比如說我們講“和諧世界”,奧巴馬講多文化多宗教共同發展;我們講大國應帶頭銷毀核武器,奧巴馬講“無核世界”等。問題是這些東西一貼上“奧巴馬”標簽,國際社會就炒得很熱,而我們的一些好主張好倡議很難達到這種效果。這固然與美國超強國際地位有關,但也多少反映出我們與美國在“包裝”能力上的差距。從這個角度看,應該借鑒美國的一些外交方式,使中國的好主張在統籌世界文化、宗教、歷史多元性復雜性的基礎上,精心“打包”以一種國際社會更能接受的話語表述方式,更好地推向世界。▲(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
環球時報20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