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宏
〔關鍵詞〕 網絡教學;情感教學;
環境設計;教法設計;
評價設計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A)—0026—01
在網絡社會中,由于網絡的虛擬性、數字化和隱匿性等特點,網絡環境下的人際互動以及由此產生的網絡文化、心理與價值觀等,必然與現實社會存在巨大的差異。但是網絡教學已經具備了多種交互手段和交互工具,允許教師和學生之間實時或非實時地以文本、圖像(圖形)、音頻、視頻等形式進行交互式教學活動,并可以將這些手段和工具可組合地集成到網絡課程中,在不同的網絡教學環境中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教師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進行雙向或多向交流的需求,可以補充現實環境中人際關系的種種不足和滿足更多的需求。
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并合理利用網絡本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各種恰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習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個人感受和健全的人格。由于網絡終端的學習者具有個體差異,因此,應建立針對終端學習者的電子情感檔案,通過在線情感咨詢及學習表現狀況,對他們情感的發展狀況進行及時的追蹤記錄,并排除不良學習情緒,才能有利于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一、學習環境的設計
充滿情感體驗的學習環境是網絡情感教學設計的重要部分,學習環境的情感設計好壞直接影響到每個接受網絡教學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它對消除學習者因長時間獨自學習而產生的孤獨感,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質,成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網絡教學中,通過整合各方面因素,進行情感教學設計,促進各交往主體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情感信息交流系統,在情感互動的氛圍里,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既陶冶了情操,又調動了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發展。
二、教學方法的設計
在教學活動中,選擇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達到優化教學的重要前提。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現代教學方法不僅重視運用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因素,而且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動機的激發。所以,要求教師在愉悅的情緒中教課,希望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情緒體驗中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發展能力,變苦學為樂學。
網絡教學中的協作學習、小組學習、角色扮演等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了情感互動的機會。學生與教師在平等關系中進行合作,相互尊重,相互鼓勵,消除了學生的孤獨感,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三、教學內容的設計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內容設計,依據的是個體的發展和智力因素,讓學生主動接受學習、主動參與學習。在設計學習內容時,應考慮如何幫助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而不是機械的學習,還要結合學生、環境、文化三大因素進行分析,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優勢互補。因此,網絡教學設計應該重視學習者內在的變化,學科內容上更多考慮如何規劃、組織教學內容,使之形成合理的結構,讓其呈現方式與學生內心加工方式相對應,挖掘學習內容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習者的情感,激活學習者的思維。 在網絡教學設計過程中, 學習內容的設計要著重考慮情感互動的設計,體現情感教學因素,促進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情感交互。
四、教學評價的設計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正確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更能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網絡中的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習者之間的評價成為必要,在學習者的互相評價過程中,一方面促進了學習者之間的相互學習,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使學習者在頻繁的人際交往中促進情感的發展。
網絡教學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盡管對不同評價對象的評價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都經歷準備、實施、處理、反饋四個評價階段。伴隨著網絡教學而發展起來的新型評價方式——電子學檔,無疑為網絡教學評價提供了新的途徑。它通過在線咨詢,根據網絡終端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特征,對學習者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的追蹤記錄,及時排除不良的學習生活情緒,努力促進其高級情感的激發,為網絡教學評價提供了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