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高懿潔 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柳玉鵬
12月21日是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誕辰130周年的日子。斯大林是世界上爭議最多的領導人之一,“偉人”和“獨裁者”的帽子都壓在他的頭上。20日,俄媒體發布最新民調報道稱,經過幾十年的艱難反思,俄羅斯人對這位領袖的評價日趨正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他的所作所為。而向來對斯大林持負面評價的西方媒體近日則爆料稱,斯大林有“畫裸體男的隱秘嗜好”。在斯大林的出生地格魯吉亞,政府在19日強行拆除蘇聯衛國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遭到俄羅斯猛烈抨擊。巧合的是,12月21日也是格總統薩卡什維利的生日,而格魯吉亞拆除與斯大林有關的紀念碑,據稱就是為了迎接薩卡什維利在生日當天視察該市。
54%俄民眾認可其領袖素質
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伊萬·梅利尼科夫介紹說,全國各地已經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紀念斯大林誕辰130周年,而21日將以首都莫斯科為中心迎來高潮。俄共為此制作了特別紀念章,并將在21日上午頒發給衛國戰爭的老戰士。之后,俄共所有領導人將向克里姆林宮墻畔的斯大林墓集體獻花,晚上17時將舉行盛大音樂晚會。梅利尼科夫表示,俄羅斯共產黨員們希望人們在這一天緘口不提斯大林時代的錯誤,而是把斯大林看做是一個“締造者、思想家和愛國者”。
斯大林逝世半個多世紀以來,對他歷史評價的爭議從未停止。“暴君”、“獨裁者”和“民族英雄”、“偉大領袖”這樣性質迥異的詞語集于斯大林一身。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3年后,斯大林的繼任者赫魯曉夫通過秘密報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引發社會主義陣營混亂,也引起了俄羅斯乃至世界范圍的反斯大林狂潮。戈爾巴喬夫在蘇聯末期還以反斯大林作為改革旗幟。
全俄社會輿論調查中心自1998年起便開始調查人們對斯大林的態度。根據該中心在最近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認為,斯大林作為一個政治家得到的正面評價應多于負面評價。根據調查數據,54%的受訪者認為應高度評價斯大林的領袖素質,而對其持完全否定態度的僅有8%。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與總理普京在對待斯大林的問題上,兩人似乎有著很大分歧。普京在12月3日大贊斯大林將前蘇聯建成一個工業超級大國,并且強調斯大林贏得偉大衛國戰爭的重要性。而在今年10月30日的大清洗遇難者紀念日,梅德韋杰夫譴責那些試圖為斯大林唱贊歌的人,明確表示大清洗不容寬恕,“我堅信,無論國家需要什么樣式的發展,無論他的成就如何,狂妄的自尊自大不能以人的痛苦和傷亡為代價”。
西媒:斯大林點評“裸男畫”
斯大林誕辰130周年也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法新社和英國《獨立報》報道稱,莫斯科近日正在進行題為“來自偉大領導人的訊息:斯大林手稿”展覽,“解密斯大林喜歡點評裸體男性畫作的一面”。“美國之音”19日則以“斯大林:在俄羅斯被尊敬和辱罵的領袖”為題報道了俄民眾對其評價的轉變。
法新社報道稱,莫斯科上周五開始展出一些據稱是斯大林繪制的鉛筆裸男素描,這些畫大多附有斯大林的簽名,其中有一幅“撒尿圖”寫有第三國際領導人卡爾·拉德克的名字,并寫著“如果他不是到處撒尿和亂發脾氣,他現在還活著呢”,拉德克在1939年去世。另一幅則提到俄羅斯社會主義運動之父普列漢諾夫,手稿文字斥責其為“懦夫”。展覽主辦方雖拿出“筆跡鑒定” 證明畫作為斯大林真跡,但并未透露藏畫者身份。
一些人還試圖從畫中分析斯大林的性格,稱這些斯大林晚年(40年代后期)的畫,反映出他對昔日同志們的懷念,甚至通過畫作和他們進行交流。另一些人還從畫中分析出了“斯大林的同性戀情結”。
格炸毀“俄帝國標志”
格魯吉亞曾是蘇聯成員國,也是斯大林出生的地方,兩國關系曾經非常融洽。但是親美的薩卡什維利政府上臺后,格俄沖突不斷。19日,在格魯吉亞第二大城市庫塔伊西市,政府下令炸毀衛國戰爭陣亡軍人紀念碑,造成一對母子死亡,多人受傷。這一慘劇引起了總統薩卡什維利的強烈不滿。為此,他縮短在哥本哈根的行程,提早回國,并把當地州長撤職。
紀念碑高46米,建立于上世紀80年代初,由蘇聯藝術家設計,用于紀念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重要貢獻的格魯吉亞軍人和其他人員。在衛國戰爭期間,有30多萬格魯吉亞人犧牲。此前,格政府有意把議會大樓從首都第比利斯遷至該地,而選址正好是在紀念碑的位置。當地政府計劃趕在21日格總統薩卡什維利生日之前拆除紀念碑,因為總統可能在生日那天視察該市。去年,薩卡什維利就稱這一紀念碑是“俄羅斯帝國”的標志。
格政府這一行為引起了國內反對派和老戰士組織的強烈反對,并為此舉行各種抗議活動。格魯吉亞反對派共和黨領袖別爾澤尼什維利表示:“這是一種蓄意破壞文物的行為,也是對所有陣亡軍人的不敬。這種否定權威的思想意識是格魯吉亞現政權的典型特征。”20日,俄羅斯外交部、杜馬議員譴責格政府這一行為。俄自民黨議員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國家杜馬會議上表示:“敗類薩卡什維利在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前夕做出了拆除紀念碑的決定,我們應當向所有國際組織提出這種犯罪行為。”俄羅斯上院議員斯捷帕申則稱:“薩卡什維利的行為與野蠻的塔利班摧毀阿富汗境內歷史紀念碑行為一樣。21日是斯大林誕辰日,如果斯大林能夠醒來的話,我不知道他會如何處置這種人。”▲
環球時報200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