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東 甘 鶯
當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醫務界有關部門的重視。護士職業不僅需要健康的體魄,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態和充沛的精力。據調查,工作在臨床一線的護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耗竭,導致護士身體素質下降。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此現象與護士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以及護士的心理特征等方面有密切聯系。到目前為止,國內對造成護士群體職業倦怠和身心耗竭的各種因素及應對策略的研究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對496名護士的調查,了解護士職業倦怠的情況,探討組織壓力管理策略和提高個人應對問題的能力對消除護士職業倦怠的作用。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09年1--4月,在虹口區21家一、二、三級醫院中抽取6家醫院(一、二、三級醫院各2家),再從6家醫院的護理人員中,用系統抽樣法抽取500名護士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96份,問卷回收率為99.20%。
1,2方法
采取現場調查和個別訪談的方式。調查問卷包括四部分:①基本情況;②職業壓力現狀的個人認識;③職業壓力心理影響及應對方式;④輕、中、重度職業倦怠評量表(包括疲勞感覺、疼痛感覺、睡眠障礙及胃腸不適等)(表1)。開始評定前先由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把問卷內容、評分方法和要求告訴被調查者,然后由其作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并用鉛筆(便于改正)填寫。評定的時間范圍是“現在”或者是“最近一個星期”。評定結束時,工作人員仔細檢查自評表,凡有漏評或者重復評定的,提醒自評者再考慮評定,以免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1,3分析工具
采用Epidata3.0進行數據錄入,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基本情況
496名被調查護士中,女性489人,占98.59%;護師職稱者最多,占42.34%;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下的占61.70%(表2)。
2,2個人認識
496名被調查者中,有81.85%的人表示“如果再次選擇職業不會選擇成為護理工作者”,僅有18.15%的人表示會讓自己的孩子“子承父業”;97.18%的人認為了解法律、法規很重要,49.80%的人自學過相關法律、法規;87.50%的人認為醫患關系是合同關系,7.06%的人認為是敵對關系;對于當前醫院減壓教育對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35.55%的人認為作用大,55.56%的人認為作用一般,8.89%的人認為無作用。
2,3心理影響
舉證責任由醫院承擔對75.60%的護士有心理壓力;工作倦怠產生的癥狀中,有身體疲倦、食欲減退、失眠的占95.56%,有情緒改變、煩悶、易怒、消極冷漠的占88.89%。有行為改變,如吸煙、喝酒、離職改行等的占33.33%;當發生醫療糾紛時,出現恐懼、不知所措的占20.76%;對影響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95.56%的人認為是護理職業壓力,只有4.44%的人認為是來自家庭原因。
2,4輕、中、重度職業倦怠評價
496名被調查護士中,59.11%的人有職業倦怠,其中輕、中、重度倦怠的檢出率分別為19.70%、31.69%和7.72%。
有21.98%的人經常出現頭痛,22.87%的人經常胃痛,26.67%的人經常出現睡眠障礙;20.56%的人喜歡在感傷的音樂中休息;26.01%的人經常會被卷入一些小糾紛;23.79%的人會為壞消息而長時間不安;22.78%的人喜歡獨處;當出現問題時,有朋友可依靠的僅占21.16%,能與朋友討論自己的難題的占19.35%;在需要時能從家庭獲得感情上的幫助和支持的占32.66%。
3討論
本次調查發現,一直被外界視為好職業的護士行當卻并不被業內人士看好。由于各級醫院臨床一線護士數量不足的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已成為護士職業倦怠的瓶頸問題。本調查的目的是要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筆者認為緩解護士職業倦怠必須從醫院管理者和護士個體兩方面著手。
3,1采用組織壓力管理策略
3,1,1有計劃地進行組織情境的干預主動幫助護士排遣壓力,提高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組織干預包括專業知識和心理健康的培訓。社會支持研究表明,來自上級的支持比來自同事的支持更為重要。本次調查中護理管理干部占38.56%,這是采用組織壓力管理的良好基礎。當前醫院職業壓力教育需求量大,受訪者最想通過健康心理培訓、“休閑娛樂,放松心情”和“找家人、朋友傾訴”的方式來緩解壓力的占85.00%以上。
3,1,2提高護士群體的心理調節能力管理者應多關注護士們的身體狀況,定期給予關懷激勵,同時,要了解護士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本次調查中,新護士不愿從事護理工作的占75.00%,因為承受不了強壓而產生離職想法的占16.33%,67.34%的人如再次選擇職業時不愿意選擇護士職業,81.85%的人不愿意讓子女或后代從事護理工作,50.10%的人有職業緊張感,60.90%的人有負荷感,說明大部分護士有職業倦怠。因此,醫院領導應多體諒護士,提高護士群體的心理調節能力,創新管理。
3,1,3政治上關心和幫助護士通過黨、團組織的工作,指導他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培養他們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增強自我價值感和職業自信心。提高他們民主管理和參與管理的程度,更多地接納護士對工作流程和護理程序的意見,給每一位護理人員施展才華的機會和空間,讓他們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戰和角逐中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梢猿闪⑿问蕉鄻拥耐橹С中〗M,定期組織護士們在一起討論遇到的問題,互相開解,排遣壓力。
3,1,4配備心理健康咨詢工作者當護士們有心理傷感,軀體不適癥狀時及時開展疏導工作,重點幫助有職業倦怠感者,防治職業倦怠感的產生。不論護士還是管理者都應重視職業性倦怠的預防并更重視組織情境對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同時配合心理健康咨詢,加強醫院信息化自動化的設施建設,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抗壓能力。
3,1,5變“鋼性管理”為“柔性管理”要以人為本,用人所長,容人所短。護理管理者要主動與一線護理人員溝通,及早發現護士的職業倦怠,特別在護士生病、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可以進行及時的慰問和資助;建立護士生日檔案,福利上盡量向工作在護理一線的護士傾斜。管理者要關心護士、尊重護士,對護士群體和個體的極限工作時間進行研究。
3,2增加護士個體對壓力的抵抗能力
3,2,1增加自身壓力管理意識,學會健康生活要排遣壓力,增強個體抗壓能力,關注自己生活,提高自身素質。駱宏等分析,個體因素直接影響著倦怠情緒,很多軀體癥狀的病根在于心理??梢娮o士們提高自身的壓力管理意識,增強應變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
3,2,2加強護士個體抗壓能力的措施護士應從加強心理素質訓練,培養工作熱情等方面開始。遇事學會暫時回避矛盾不失為一種減輕壓力的有效方法。在調整心理狀態方面要學會解脫,要時常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評價。壓力面前暗示自己一定可以解決問題。本次調查中,有91.11%的護士渴望掌握自我心理調適技巧,說明大多數護士要求掌握心理調適技巧而迫切需要得到指點。實踐證明,除領導者要關注引導和教育外,自身在實踐中體會與學習更重要。自信可增加個體對壓力的抵抗力,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不但能豐富業余生活,而且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和工作煩惱的解除。另一方面??梢酝ㄟ^共同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依靠良好的網絡交流,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球賽、卡拉OK比賽、舞會)等。
由于醫療服務本身的高風險性和特殊性,職業倦怠現象在護理人員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要從根本上減少護士的職業倦怠,穩定護理隊伍,需要社會、患者、醫院和個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