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然
為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迎接上海世博會的到來,11月21日上午,《儒、道、佛經典哲言國際書法交流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開幕。此次書法展由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上海書法家協(xié)會、解放日報報業(yè)集團新聞晚報、上海市青浦區(qū)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魯迅紀念館、日本兵庫縣書人聯(lián)合會及復旦大學中國文人書法暨石鼓文研究中心主辦,復旦大學書畫社、上海采風雜志社及美洲中華書法協(xié)會協(xié)辦。21日下午,海內外書法家、學者共聚一堂,探討“何謂書法大師”話題,為當代書法尋找人文精神。
據《儒、道、佛經典哲言國際書法交流展》主辦方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派思想組成的,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它們共同造就了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也滋養(yǎng)了書法這一中國獨特的藝術門類。為此,主辦方精選了凝聚儒、道、佛文化精髓并世代傳承的經典哲言,由海內外書法家、學者擇取書寫,在自由信筆表現(xiàn)書寫者藝術專長和個性的同時,也彰顯出書法與滋養(yǎng)它發(fā)展的人文精神的關聯(lián)和文脈。
此次書法展的主題一經提出,便得到了海內外眾多書法家、學者的肯定和響應。經過遴選,數十位書法家和學者書寫的百余幅作品參加了本次展出。他們中有來自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和泰國的馳譽世界書法和學界的書法名家和學者,也有來自我國臺灣和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吉林、河北、福建、安徽等地的中國書法家,有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有上海和江蘇書協(xié)的多位副主席,令人驚喜的是,還有普陀山普濟寺、雪竇山雪竇寺清凈佛門的高僧大法師的墨寶。百余幅佳作,書體各異,風格別具,筆力縱橫,墨韻淋漓,情感和境界含蘊豐富、雋永。觀之讀之,賞心悅目,不啻為一場書法藝術的精神審美大餐。書法展于21日至23日在魯迅紀念館展出,24日至26日移至青浦曲水園繼續(xù)展出。
作為此次書法展期間的重要活動,21日下午在復旦大學,復旦領導和老教授為受聘的復旦大學中國文人書法暨石鼓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頒發(fā)聘書。隨后,舉行書法專題研討會,研討的是向為學界關注和素有爭論的主題:“以書法發(fā)展史為據,漫談何謂書法大師?”
此次書法展的又一重要的組成部分,即于22日上午,在青浦——曲水園舉行《復旦大學中國文人書法暨石鼓文研究中心青浦研究室》掛牌儀式,上海市綠化和市容局、復旦大學和青浦區(qū)有關領導和海內外與會書法名家、學者代表為該研究室揭牌。這是國內高等名校所屬有關人文藝術研究中心,與社會實踐結合的新思路、新舉措,它有利于高校文化和學術的普及,以及文化學術單位吸收來自生活中的新的思想元素;也有利于豐富社會園林文化精神,提升作為上海五大古園之一的曲水園的文化品味。當天下午,舉行第二場書法專題研討會,系富有挑戰(zhàn)性的主題:“尋找當代書法大師”。
此次書法展將編印出版書法集,并從作品中精選佳作,于2010年5月中旬赴日本神戶兵庫縣民會館交流展出。主辦方還將匯編以書法展兩次中心議題為題的論文,計劃于2010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