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如果用我們常說的大眾口語來評價一道菜,那就是“菜香不香,得看里面有沒干貨”,這個“干貨”,就是人們通常說的肉類。到新西蘭,不愁沒有肉吃,就怕你吃不下去。
新西蘭號稱“世界最后一片凈土”,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工業,自然也沒有工業污染,這里的牛、羊、鹿比人多得多,在這里,沒肉不下飯。喝奶比喝水還便宜。這里的牛、羊、鹿肉雖然多,卻沒有一個專門的菜系,因為這里過去是英國殖民地,自從庫克船長發現這片土地后,大量移民給這片土地帶來文明才200多年,因此,對吃一直不是很講究,沒有理論上的菜系,但是,凡是到過新西蘭的人都會對當地的飲食,食之不忘。
為了探源新西蘭的飲食文化,筆者忙里偷閑,采訪了當地的導游、酒店的員工、旅店附近的華人等,總算對這里的一日三餐有了大概的了解。
筆者親歷酒店里的自助早餐,除主食面包、甜點外,烤各種香腸,烤各種火腿肉片,真是回味無窮。在毛利人的飯店,烤羊排吃得滿口流油。在另一家飯店吃燉鹿肉,大開胃口。走在街上,隨處可以看到中國餐館、韓國餐館、印度餐館、中東餐館、意大利餐館、法國餐館,甚至是土耳其和摩洛哥餐館、日本料理等,都是無肉不成菜。
由于新西蘭人大多是歐洲人后裔,飲食無處不顯歐洲風味,牛排、薯片、卷心菜、魚和熏肉早就成了傳統食譜。千篇一律的烤肉和水煮蔬菜,以及就餐后的布丁,直到現在也仍舊是酒吧和鄉村的主要食物。
細觀察,新西蘭的早餐主食多以面包為主,配以果醬、蜂蜜、牛奶、咖啡、茶,外加煎炸魚塊、薯條、“瑪麥脫”醬、趣味麥片等。新西蘭四周被南太平洋環繞,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人們吃的魚類都是深水魚類,極是環保。據說煎炸魚塊都是鱈魚,這種魚肉質地富有彈性且爽口,煎炸之后更是脆而有韌性,甚是好吃。煎炸魚和炸薯條,都是來源于英國,而且飯店所有的煎炸魚塊和薯條炸完之后皆用報紙包裹。對我們來說,報紙極不衛生,但傳統的英式吃法卻是別有風味。
我在新西蘭吃早餐,面包果醬就可以了。當地有一種叫“瑪麥脫”的醬,吃法與果醬一樣,涂在面包上,盡管是當地人的最愛,但我卻感到有股生銹鐵器的怪味。據說這種帶有鐵味的“瑪麥脫”醬是一種含有豐富鐵質和其他許多豐富維生素的營養食品,而且和花生醬、果醬相比,它不含脂肪,非常健康。早餐自然少不了麥片,過去我們吃麥片都是用開水泡,可是到了新西蘭,又長了見識,當地人吃麥片是用冰牛奶泡。他們的理由是,麥片一旦熱了,那種滿口脆香的感覺也就沒有了。與我交談的華人同胞說,她剛來新西蘭時也是用熱水泡的,可是入鄉隨俗,現在感覺還是不用熱水泡好。
在新西蘭吃午餐和晚餐的概念正好與我們相反,我們倡導的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而新西蘭人對午餐大多是采取對付的辦法,或者吃三明治,或者吃壽司,也有正兒八經地坐下來好好吃一頓的,但不外乎是意大利通心粉或者中餐面條之類。據說,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中午吃一種酥殼里面有餡的餅,餡料主要是肉類,有點像是中國的鮮肉餡餅。晚飯是新西蘭人一天之中最為豐盛的,吃烤羊扒和牛扒。新西蘭牛肉和羊肉的質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新西蘭沒有污染,牛羊都是自然放養,牛肉和羊肉,肉質緊實但不難嚼、多汁且細膩,口感特別好,而且羊肉沒有膻腥味,又特別容易烹調,補鐵、飽肚子、享受美食一舉三得。還有。這里的海鮮都是地道的深海產品,品種又多。魚類、貝類、蝦與龍蝦類、蟹類等,怕是你1個月不重樣也品不完。
新西蘭雖然沒有叫得響的菜系,但這里物產豐富,素有“美食天堂”之譽,出產的肉類、海產、水果,新鮮味美。在新西蘭,不怕找不到飯店。就怕你口袋里沒有錢。到郊外農莊,還可享受熱情的農莊主人為您準備的地道的鄉村美食。此外,在許多城市都有麥當勞、肯德基、比薩餅等快餐店。沒有菜系的新西蘭,美食卻是個性十足,回味無窮。
(編輯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