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晉侯蘇編鐘所見的西周巡狩行為

2009-12-24 10:49:08
文物春秋 2009年5期

李 凱

【關鍵詞】晉侯蘇編鐘;銘文;巡狩;西周;大諸侯

【提要】晉侯蘇編鐘銘文反映了西周巡狩行為。銘文中“ 省”即是周王的巡狩,與征伐蠻夷戎狄的軍事行為相關。銘文反映的巡狩折射出西周晚期政治的種種特點,如蠻夷戎狄叛亂頻繁,王權衰落,周王不得不進行掙扎,王師的戰斗力下降等等。晉侯蘇這樣的大諸侯是周王巡狩的武力支持,他們有權力控制蠻夷戎狄,但仍臣屬于周王,他們與文獻中的“方伯”有共同之處。

晉侯蘇編鐘出自山西曲沃北趙晉侯墓地,共16件,出土2件,另14件被盜,銘文共355字,后由上海博物館購回,公布于1996年[1]。該器歷史價值重大,銘文記錄了周王與“夙(宿)夷”的一場大規模戰爭,一經公布就成為學界的焦點,專家學者們紛紛著文,就其銘文的歷日、史實、刻寫技術等多方面進行探討。實際上,晉侯蘇編鐘也為探討西周巡狩行為提供了蛛絲馬跡,這方面可以深入挖掘。

一、從“ 省”看西周巡狩行為

晉侯蘇編鐘銘文經過專家的釋讀,可隸定如下:

隹王卅又三年,王親 省東或(國)南或(國)。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各(格)成周。二月既死霸壬寅,王 往東。三月方死霸,王至于 ,分行。王親令(命)晉侯蘇:率乃師左 (周) 北 (周)□,伐夙(宿)夷。晉侯蘇折首百又廿,執訊廿又三夫。王至于 城,王親遠省師。王至晉侯蘇師,王降自車,立,南向,親令(命)晉侯蘇:自西北遇(隅)敦伐 城。晉侯率厥亞旅、小子、 (秩)人先, (陷)入,折百首,執訊十又一夫。王至,淖淖列列夷出奔。王令(命)晉侯蘇帥大室、小臣、車仆從,逋逐之。晉侯折首百又一十,執訊廿夫;大室、小臣、車仆折首百又五十,執訊六十夫。王隹反(返),歸在成周。公族整 (師)宮。六月初吉戊寅,旦,王各(格)大室,即立(位)。王乎善夫 召晉侯蘇,入門,立中廷。王親易(錫)駒四匹。蘇拜稽首,受駒以出,反(返)入,拜稽首。丁亥,旦,王 于邑伐宮。庚寅,旦,王各(格)大室,司工(空)揚父入右晉侯蘇,王親儕晉侯蘇 鬯一卣、弓矢百、馬四匹,蘇敢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元 揚( )鐘,用邵(昭)各(格)前文人。前文人其嚴在上,翼在下,,降余多福。蘇其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鐘。

晉侯蘇編鐘的“卅又三年”,專家有厲王、宣王兩說。就歷日與史實看,厲王之說似更穩妥[2]。周王親自“ 省”東國南國,其足跡從宗周到成周,從成周繼續往東到達“ ”地,已歷經兩月余;周王與晉侯蘇分行,命令晉侯蘇包抄“夙(宿)夷”,晉侯蘇取得初步勝利。周王又“親遠省師”,并命令晉侯蘇繼續追擊,“伐 城”,晉侯蘇大獲全勝,周王在“六月初吉戊寅”與“庚寅”對晉侯蘇進行了兩次隆重的賞賜。事件的來龍去脈,銘文如同史書一樣記錄得非常清晰。

巡狩是帝王離開國都對境內進行的巡行視察。銘文開篇交代“隹王卅又三年,王親 省東或(國)南或(國)”的大背景,其中“ 省”就是巡狩的反映。 ,《爾雅·釋詁》:“循也”,《漢書·東方朔傳》:“徼循長楊以東”,顏師古注:“循,行視也。”省,《說文》:“視也。”“ 省”是同義連用,即周王進行的視察疆土的活動。除晉侯蘇編鐘銘文以外,“ 省”還見于大盂鼎與宗周鐘的銘文:

令(命)女盂…… 我其 省先王其受民受疆土。(《大盂鼎》,《集成》2837)

王肇 省文武堇疆土。南國 (報)孳(子)敢陷虐我土,王敦伐其至,撲伐 (厥)都。(《宗周鐘》,《集成》260)

大盂鼎銘文中,周王命令貴族“盂”,你要為我視察先王從上天那里接受的人民與疆土。宗周鐘銘文中,周王視察文王、武王開辟的疆土,此時“南國 (報)孳(子)”叛變作亂,周王給予嚴厲的打擊,翦伐其城邑。

西周金文中,單言“省”而不是“ 省”的也有不少,比如: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鄙),誕省東國圖(鄙)。(《宜侯 簋》,《集成》4320)

唯王令南宮伐反虎方之年,王令(命)中先省南國串(貫)行, (設) (居)。(《中鼎》,《集成》2751)

王大省公族于庚(唐),振旅。(《中觶》,《集成》6514)

師雍父省導(道)至于 (胡)。(《 鼎》,《集成》2721)

這些“省”,在周王省視之外,還帶有很強的武力征伐意味。宜侯 簋銘文言周王省視武王、成王征伐過的商朝邊鄙[3]。中鼎銘文反映的是在伐“虎方”的歷史環境下,周王命令貴族“中”先視察南國,設置行宮。中觶銘文中周王親自視察由諸侯親族組成的軍隊“公族”,舉行“振旅”之禮。 鼎銘文則記師雍父省視通往“ (胡)”地之“道”。“ (胡)”,郭沫若先生認為是“舒”,即淮夷[4],裘錫圭先生認為在河南郾城縣[5],此“ (胡)”必是周王不能直接控制的化外之地。

據聞一多先生的總結,甲骨文中的“省”有三種意義,一是巡視,二是田獵,三是征伐。“人君出游,省視四方,謂之巡狩,明行不空行,有行必有狩矣。游獵所屆,或侵入鄰境,獵弋之事,即同于劫掠,山林所有,皆民生所資,故不容異族捕取,于是爭端即肇,戰事生焉。”“一字含有三義,正為古者三事總為一事之證。”[6]趙伯雄先生指出,巡視、征伐兩項,與西周金文亦相合[7]。所謂巡狩之“巡”,《說文》解釋為“視行貌”,與“省”本是同義。《禮記·祭義》“君巡牲”,即《周禮》的“省牲”。這一點聞一多先生也已經明確說明,很有說服力。

這些理解甚為精當。西周金文中周王“ 省”、“省”的地帶,基本上是周王勢力所及之地與異己蠻夷之地的交界處。周王所視察諸侯,即是巡狩活動;但上古時代華夏與蠻夷雜居,周王不得不對蠻夷順服與否格外警惕,巡狩活動往往與武力征伐的軍事行為結合在一起。這樣的例子文獻中也不乏,《詩·常武》:“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徐淮之地本是淮夷的棲居地,所謂“省”就不僅僅是巡行,更是對淮夷的討伐。結合文獻,“隹王卅又三年,王親 省東或(國)南或(國)”、“王肇 省文武堇疆土”應可以說明,這一時期巡狩已是常見的行為,似已形成制度。周王正是通過巡狩行為,實現對蠻夷戎狄的強有力的監督與懲處,從而穩定西周政局。

二、巡狩行為反映的西周晚期政治

周王以巡狩行為有效地控制四方領土,反映了西周晚期政治的種種特點。

首先,西周時代蠻夷戎狄與華夏雜居,與周人封建的國家犬牙交錯,他們在西周晚期蠢蠢欲動。西周時代的版圖空前遼闊,克商以后,西周統治者征服的足跡遠遠超出了夏商兩代。《左傳》昭公九年記載周初的四至:“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這個四至正是以宗周、成周為中心的周人力量直接或間接所及的范圍。

但是南蠻、北狄、東夷、西戎的局面,只是漢人的理解,并不符合西周的實際情況。比如西周王畿附近就分布著不少非姬姓異族的小國,有陜西扶風發現的錄國伯 墓、陜西寶雞發現的 國墓地、散氏盤銘文提及的散國與 國等等;而人們熟知的《左傳》宣公三年楚莊王問鼎之事,也記載“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洛,觀兵于周疆”,說明陸渾之戎就在成周附近。這些部族均非華夏,由于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他們在生活方式與語言上與華夏迥異,有著自己的制度文化;在政治上擁有高度的自治性,對周王朝叛服不定。對于這些在周王朝版圖上星羅棋布的蠻夷戎狄方國,許多時候周王朝采取了寬容的政策,只要他們認同周王朝的統治,對周王朝納貢,就允許其擁有比較大的自治權,對其內政不加過問。王國維先生曾作《古諸侯稱王說》,指出西周晚期的銅器乖伯簋(《集成》4331)與錄伯 簋(《集成》4302)銘文中,作器者受到周王封賞后“對揚天子丕顯休”,但仍舊稱其父親為“武乖 王”、“ 王”[8],證明周王對這些異族稱王的現象是默許的,蠻夷戎狄在很大意義上與周人平起平坐。但即使這樣,許多時候蠻夷戎狄仍對周王朝不買賬,周人不得不采用武力手段制裁他們。武力征伐性質的巡狩,采用周王親征的方式,就是最強力的手腕。

到西周中后期,周王朝對蠻夷戎狄的壓榨增大,致使這些異族的叛亂不斷。“至穆王時,戎狄不貢,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遷戎于太原。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師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厲王無道,戎狄寇掠,乃入犬丘,殺秦仲之族。王命伐戎,不克。”周王或是派遣重臣平叛,或是親征,但時局愈演愈烈,到宣王時代,“使秦仲伐戎,為戎所殺”,“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后五年,王伐條戎、奔戎,王師敗績”,“王征申戎,破之”(《后漢書·西羌傳》),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及幽王淫亂,四夷交侵”(《后漢書·東夷傳》),周王朝則已遍地狼煙。

晉侯蘇編鐘反映的就是厲王時期周天子為應付動蕩的時局在東國做出的種種掙扎。銘文里,周厲王勞師親征,最終與周的股肱之臣晉侯兵合一處,才攻克“夙(宿)夷”。《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太) 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宿為風姓,始祖為太 ,太 也系東夷的始祖。宿在文獻中是微不足道的蕞爾小邦,而周厲王和晉侯蘇費如此之力,說明此次戰役非比尋常的重要。除夙(宿)夷外,東國在西周晚期還有淮夷和南夷的嚴重侵擾,師 簋(《集成》4313)云:“淮夷繇(舊)我臣,今敢博(薄)厥眾 ,反厥工吏,弗 (跡)我東國。”史密簋云:“合南夷、盧、虎會杞夷、舟(州)夷 不折,廣伐東國。”[9]晉侯蘇編鐘記所伐之夙(宿)夷,很可能背后有力量強大的淮夷、南夷支持。

宗周鐘與晉侯蘇編鐘同時,銘文所述征服南國的史實可互相參看。宗周鐘又稱 鐘, (胡)系周厲王名, 鐘為周厲王自作之鐘,這已經是不少學者的共識。宗周鐘銘文云:“王肇 省文武堇疆土。南國 (報)孳(子)敢陷虐我土,王敦伐其至,撲伐 (厥)都。 孳乃遣間來逆邵王,南夷、東夷具見,廿又六邦。”李學勤先生認為,厲王三十三年省東國南國,事跡一定不少,晉侯蘇編鐘銘文只是從晉侯蘇的角度敘述所參加的戰役[10],而宗周鐘銘文則是從伐南國“ (報)孳(子)”的角度敘述的。其中“ (報)孳(子)”,楊樹達先生以音求之,認為就是文獻中的“濮”,或稱“百濮”,在湖北京山縣附近[11]。南夷百濮的老巢被周王搗毀,南夷、東夷二十六邦望風皆順服于周。這些都是武力強壓下的結果,周王巡狩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其次,周王朝在西周中后期已經衰落,周王為了扭轉時局不得不強行掙扎。西周早期國力殷盛,“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余年不用”(《史記·周本紀》)。這一時期的大盂鼎銘文中,周王命令“盂”替自己“ 省先王其受民受疆土”,周王不必親自“ 省”,臣子代勞則權威已至。但昭王南征、穆王巡游之后,周王室力量日漸衰退,諸侯坐大。到周夷王時代,許多諸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禮記·郊特牲》記載:“覲禮,天子不堂下而見諸侯;堂下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諸侯)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下》),于是周夷王必然會打擊那些對自己不敬的諸侯,“(周夷王)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于鼎”(今本《竹書紀年》),通過行使天子殺伐之權來樹立權威。西周晚期的王權正是在這種垂死掙扎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周厲王就是典型。《后漢書·東夷傳》記載:“厲王無道,淮夷入寇。”《史記·楚世家》也記載,在周夷王時代,周王室衰弱,諸侯不朝,楚王熊渠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封其三子為王;但是“及周厲王之時,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無疑在這一時期蠻夷戎狄是守勢,周是攻勢。周厲王不僅與人民爭利,而且增強了對蠻夷戎狄的壓力,晉侯蘇編鐘與宗周鐘銘文里,周王通過“ 省”大規模打擊東國南國夷狄,也折射出這樣掙扎的情形(晉侯蘇編鐘銘文還突出是周王“親 省”,強調其聲勢),但這不過是強弩之末了。

第三,軍事上王師戰斗力已經大大降低,不得不依靠諸侯國的軍事力量。眾所周知,周王的主要軍事力量是周六師與殷八師。這在西周早、中期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周王室的衰落,充當王師主力的周六師與殷八師已難堪重任了。西周晚期的禹鼎(《集成》2833)記載,南淮夷的首領噩侯馭方“率南淮夷、東夷廣伐南國東國”,以致于“天大降喪于下國”,周王“乃命西六師殷八師曰:‘ (撲)伐噩(鄂)侯馭方,無遺幼壽”,即命令對淮夷斬盡殺絕。然而王師“彌怵合 ,弗克伐噩(鄂)”,對敵軍普遍恐懼,不能克敵。于是周王不得不依靠重臣“武公”的軍隊“敦伐噩(鄂)”,最終克敵“獲厥君馭方”。晉侯蘇編鐘表現的也是周王對晉侯蘇軍隊的依靠,銘文中到達“ ”地后,與晉侯蘇分行,晉侯蘇包抄“夙夷”取得初步勝利,而并沒有交代周王王師的戰果如何,事實很可能是出師不利。雖然銘文大張旗鼓地宣稱“王親 省東國南國”,可如果沒有晉侯強有力的支持,周王很難成功。

三、從晉侯蘇看巡狩中大諸侯的角色

在周王巡狩過程中,大諸侯的作用是明顯的,一方面諸侯充當周王巡狩的軍事力量,輔助周王的巡狩活動;另一方面這些大諸侯是介于周王與小諸侯之間的中間環節,在自己勢力所及的地域中管理小諸侯與蠻夷戎狄,使周王順利完成對西周王朝的政治統治。這樣的大諸侯正是文獻中所說的諸侯之長“方伯”,有學者指出晉侯蘇充當的正是這樣的“方伯”[12],很有見地。《左傳》僖公四年管仲描述齊國的權力說:“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所謂“五侯九伯”泛指四方諸侯,謂齊國這樣的大諸侯對四方諸侯有殺伐之權,是周王駕馭四方諸侯的股肱力量。晉侯蘇的角色也可以如是觀:

(一)大諸侯的軍隊是周王巡狩的重要武力支持。晉侯蘇編鐘銘文中伐“夙夷”的戰役分為三次。第一次是周王在“ ”命令晉侯蘇“率乃師左 (周) 北 (周)□,伐夙(宿)夷”,初戰告捷,戰果為“折首百又廿,執訊廿又三夫”。第二次是周王至“ 城”親自“省師”,“王至晉侯蘇師,王降自車,立,南向,親令(命)晉侯蘇:自西北遇(隅)敦伐 城”,周王親自從車上下來頒布命令,顯示出對晉侯蘇是何等重視,這在金文中是十分罕見的重禮節。于是“晉侯率厥亞旅、小子、 (秩)人先, (陷)入”,戰果是“折百首,執訊十又一夫。王至,淖淖列列夷出奔”。第三次是“王令(命)晉侯蘇帥大室、小臣、車仆從,逋逐之”,戰果是“晉侯折首百又一十,執訊廿夫;大室、小臣、車仆折首百又五十,執訊六十夫”。整個戰爭共“折首”380人,“執訊”114人,這在西周金文里已經是相當規模的了。晉侯蘇擁有“亞旅、小子、 (秩)人”以及“大室、小臣、車仆”,這些應都是晉侯蘇的武裝力量,而非王師。就近年山西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的發掘情況看,晉國是相當強大的諸侯國,晉都的范圍大大超過了周王的都城[13],則晉侯蘇擁有強有力的武裝力量也在情理之中。整篇銘文中,周王對晉侯蘇給予了與眾不同的禮遇,對大諸侯軍隊的依賴可見一斑。

晉侯蘇編鐘可見大諸侯的軍隊具有比較強的戰斗力。最近公布的西周晚期厲宣時代的青銅器柞伯鼎銘文補充了晉侯蘇編鐘的信息。銘文為西周晚期煊赫的大臣虢仲鼓勵柞(胙)伯,說你應效法你的祖先周公,“今女(汝)其率蔡侯左至于昏邑”,柞伯包圍了昏邑,蔡侯向虢仲報告了這一戰況,虢仲親臨戰場,“柞伯執訊二夫,獲馘十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其中“昏”在銘文中為戰爭的主戰場,朱鳳瀚先生指出“昏”為“熏”,即晉侯蘇編鐘上的“ ”字[14]。在這場“昏”之戰中,發揮作用的是柞伯與蔡侯,這說明西周晚期鎮壓蠻夷戎狄的主要軍事力量往往是大諸侯的軍隊,而非王師。

(二)周王巡狩中,發揮了大諸侯控制蠻夷戎狄的作用。周王擁有廣闊的疆土,聲稱“莫非王土”(《詩·北山》)、“匍有四方”(大盂鼎等銘文),但周王并沒有能力和華夏、蠻夷戎狄眾多方國直接接觸。替代周王駕馭這些小諸侯與異族的,就是這些像晉侯蘇一樣的大諸侯。晉國地處中原以北,與今山西中北部、東部以及河北南部太行山脈一帶大量蠻夷戎狄建立的方國有密切的聯系。西周末期,史伯對鄭桓公說:“當成周者……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這些方國除了衛、燕為周所分封之外,其余都是北方蠻夷戎狄方國。晉國所處的山西中南部一帶恰恰是這些蠻夷戎狄的主要活動范圍,于是周王賦予了晉侯控制夷狄的權力。春秋時的晉公盆(《集成》10342)銘文云:“唯王正月初吉丁亥,晉公曰:我皇祖唐公,□受大命,左右武王,□□百蠻,廣 (治)四方,至于大廷,莫不來王。”銘文中的“唐公”就是為周王駕馭“百蠻”、使之“莫不來王”的大諸侯。晉侯蘇對“夙夷”如此窮追猛打,正說明晉國擁有駕馭“百蠻”的權力。這也是“方伯”權力的體現。《詩·韓奕》講韓國控制“百蠻”則非常具體:“溥彼韓城,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實墉實壑,實畝實藉,獻其貔皮,赤豹黃羆。”說韓侯以周王之命得到“追”、“貊”等蠻族,征發“百蠻”服役并接受其貢納,“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即成為“北國”之方伯。可以推知,晉侯蘇的情況與《韓奕》詩中描繪的內容是類似的。

(三)周王就巡狩過程中的表現對大諸侯予以賞賜,借此加強王權;大諸侯作為分封制度的重要一環,與周王的臣屬關系仍舊穩定。晉侯蘇在伐“夙夷”戰爭中取得勝利,因而周王回到成周之后,在“六月初吉戊寅”與11天后的“庚寅”,對晉侯蘇進行了兩次賞賜,分別賞賜給晉侯蘇“駒四匹”以及“ 鬯一卣、弓矢百、馬四匹”,這種賞賜在西周金文中頗為隆重。到西周晚期,金文中所見的冊命賞賜制度已經成熟,周人以復雜的禮節與縝密的程序凸顯權力,旨在強化周王的權威。于是“蘇敢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元 揚( )鐘,用邵(昭)各(格)前文人”,晉侯蘇感激周王隆恩,以吉金作鐘來光耀有文德的先祖,使先祖降福。雖然此時大諸侯已經勢力膨脹,但周王借此在肯定大諸侯功績的同時,強調君臣之間的支配臣屬關系,周王最高統治者的地位依然能夠維系,說明分封制度依舊有其生命力。

巡狩行為是王權的表現。西周晚期周王為了扭轉衰勢,以巡狩行為親自對政局進行干預,以非常的政治、軍事手段,延緩江河日下的西周王朝的壽命。晉侯蘇編鐘銘文給人們提供了了解西周巡狩的重要資料。首先,銘文中“ 省”即是周王視察諸侯的巡狩活動,往往發生在華夏與蠻夷戎狄雜居之處,與征伐蠻夷戎狄的軍事行為聯系在一起。其次,銘文反映的巡狩行為折射出西周晚期政治的特點:蠻夷戎狄叛亂頻繁;周王王權衰落,不得不進行掙扎;王師的戰斗力下降。復次,銘文中晉侯蘇這樣的大諸侯是周王巡狩的武力支持,他們有控制蠻夷戎狄的權力,并且維系著對周王的臣屬地位,與文獻中記載的“方伯”是如出一轍的。

————————

[1]馬承源:《晉侯蘇編鐘》,載《上海博物館集刊》第7期,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2][10]李學勤:《晉侯蘇編鐘的時、地、人》,載《夏商周年代學札記》,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3]或以為“[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鄙),誕省東國圖(鄙)”的“圖”,讀為地圖之圖,恐非。有學者指出:宜侯 簋敘述周王改封“虞侯”到“宜”的事件,與地圖即便有關,也沒有必要先看武王、成王伐商的地圖;甲骨金文中“省”作視察之解習見,與“圖”不諧。此說是。見沈長云:《俎侯 簋銘文與相關歷史問題的重新考察》,載《上古史探研》,中華書局,2002年。

[4]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60頁。

[5]裘錫圭:《論 簋的兩個地名:“ 林”和“胡”》,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第386~392頁。

[6]聞一多:《釋省、 》,載《古典新義》,古籍出版社,1957年。

[7]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41頁。

[8]王國維:《觀堂別集》,載《觀堂集林(外二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79頁。

[9]張懋 、趙榮、鄒東濤:《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義》,《文物》1989年7期。

[11]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中華書局,1997年,第118頁。

[12]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06頁。

[13]鄒衡:《論早期晉都》,《文物》1994年1期。

[14]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5期。

〔責任編輯:成彩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高清a毛片|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色婷婷综合在线| 91视频国产高清|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丝袜精品|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干|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91亚洲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亚洲人成网址|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精品污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色噜噜综合网|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成人午夜|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a免费|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欧美a在线视频|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综合色88|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91亚洲精选| 免费亚洲成人| 五月婷婷伊人网| 伊人成色综合网| 激情午夜婷婷|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香蕉精品在线|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欧类av怡春院|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在线欧美日韩| 久草网视频在线|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片911|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精选|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欧美伦理一区| 91原创视频在线|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