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空軍在圣誕節期間一口氣購入了2200臺索尼PS3游戲機,不過,這并不是發給士兵們的圣誕禮物。據美國《信息周刊》報道,由于游戲機芯片在圖像處理上有獨到之處,這批游戲機將被美軍“暴力拆解”,取出芯片用于構建美軍的超級計算機。
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軍工技術最強、投入最多的國家,其軍工技術常常經歷一番“軍轉民”的過程,普及到民用領域,比如互聯網、GPS定位系統等。因此,拆解游戲機用于構建軍用計算機,似乎不是美軍的路數。而且,美國還經常指責朝鮮將民用設備“民轉軍”,從日本進口DVD影碟機、洗衣機等電器,拆解后取出激光部件和程序控件用于制造導彈。
但是從這次拆解游戲機一事來看,美軍似乎也得放下架子。而且,如今美軍已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許多終端電子器材都需要在硅谷采購,以至于硅谷被戲稱為“不冒煙的兵工廠”。美國近年來 “民轉軍”的舉措也變得十分尋常。
比如美國推行的“數字化軍隊”,其最基層終端“單兵數字化系統”最初由軍方研制,重量高達80磅,要價9萬美元,即使美軍財大氣粗也負擔不起,最終只裝備了一個師。后來美軍找到硅谷的民用電子承包商Fry's Electronics,只花1萬美元就搞定一套,重量也降低到僅25磅。
再比如訓練飛行員所必不可少的飛行模擬器,如今是使用市場上買來的商用電腦套材組裝,一套僅200多萬美元,而當年開發F-16模擬器的L-3通訊公司,為這套軍方專用設備提出的報價是3500萬美元。
至于一般設備,“民轉軍”的例子就更多了,如美國許多自行火炮和裝甲輔助車輛上安裝的空調,就是一般民用的“開利”牌。
甚至更高精尖的武器,如“愛國者”導彈甚至戰略核導彈,彈上的許多電子芯片和元器件,也采用民用商業化部件,甚至有不少直接從日本公司進口。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民用設備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實戰。比如美國奈特武器公司為狙擊手開發了一種瞄準計算軟件,可以安裝在iphone手機上。狙擊手使用該軟件可以測算出目標位置、目標移動速度、風速等,提高命中率。雷神公司則計劃開發一種軍用手機軟件,利用智能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同時跟蹤10-20名友軍的動態,并可以遙控機器人,接收無人機搜集的圖像情報。相比于動輒數萬美元的軍用電臺,300美元左右的軍用iPhone手機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功能也更為強大,更具可拓展性。
當然,美國“民轉軍”之所以變得十分尋常,是以兩大條件為基礎的:首先,美國民用科技發達,在終端產品開發上有時甚至走在軍方前面;其次,美國軍方的整合能力強大,可以用民用級普通部件,通過系統化工程,組合成性能超群的高檔裝備?!ㄌ斩谭浚?/p>
環球時報20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