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2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汽車制造商能否“變廢為寶”?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慶祝這樣一年的結束:在這一年里,一些世界上最名不見經傳的汽車公司,正開始出手購買西方一些最有名的汽車品牌和技術。福特昨日宣布,已與吉利就出售旗下瑞典汽車品牌沃爾沃達成框架協議,只待簽署最終協議。同一天,北汽宣布,將研發自主汽車品牌,這些品牌將部分借助從通用購得的薩博技術與生產設備。今年早些時候,通用還將悍馬品牌出售四川騰中。
但這些失敗汽車品牌先前的西方主人沒弄明白的一些東西,中國人是否就明白?沃爾沃如何能給吉利賺錢,卻不為福特賺錢?悍馬會讓四川騰中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嗎?薩博能否讓北汽出名?
汽車咨詢公司TNS駐上海的包亦農警告稱,“吉利唯一的經驗是制造廉價汽車。”他認為,此次收購沃爾沃是“極具雄心的計劃”。上海汽車咨詢公司CSM的張豫表示,吉利希望得到沃爾沃技術的原因顯而易見,因為如果“你有一個低端本土品牌,而你希望實現有機增長,這將花費很長時間,而這正是吉利的情況。但如果擁有現成的優質品牌,將大幅提升你的品牌形象——先在中國,而后在海外,這種方式更可取”。
《愛爾蘭時報》12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把瑞典視為踏腳石,欲占取進入西方的立足點 為進入老牌市場,中國多次試圖收購瀕臨破產的公司。如今它把目光投向昂貴但表現不佳的瑞典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欲在西方占取立足點。
《今日美國報》12月23日文章,原題:吉利收購沃爾沃可能明年年中完成 雖然中國人迄今尚未在美國銷售汽車,但沃爾沃交易可能會成為一塊踏腳石。這筆交易還顯示中國汽車業進步之快,且這種成功較少依賴廉價勞動力。
奧緯咨詢公司汽車業主管哈珀說,中國人“非常接近全球競爭水平”。PWC咨詢公司全球汽車業主管達西說:“對于一個規模要遠遠小于競爭對手的汽車公司,如何贏利將是一大挑戰。”▲(汪析譯)
環球時報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