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謝德良 本報特約記者 陳肇祥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23日決定將購置新型坦克和建造直升機航母的費用列入2010年度防衛預算案。該防衛預算案原本由麻生政府擬定,日本新政府上臺后盡管對它一再刪減,但添購新坦克和直升機航母這兩項卻始終沒有受到影響。日本媒體認為,即使新防衛預算案會引起周邊國家爭議,但出于“擔心自身的軍事威懾和應對能力減弱”,日本政府也不會改變決心。
日本防衛省去年9月在自民黨政府時期提出總額為484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555億元)的2010年度防務預算申請后,外界普遍認為它肯定會遭到即將上臺的民主黨政府“猛砍”。日本新政府上臺后,為改變嚴峻的財政狀況,下令將原擬于2009年底發布的未來5年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推遲一年制定,同時展開轟轟烈烈的“預算甄別、削減”工作,就連防衛省因朝鮮發射導彈而申請追加部署“愛國者-3”反導系統的計劃也被擱置。
然而在去年10月的“預算甄別、削減”工作中,不但沒有削減掉建造號稱“海上自衛隊最大級別艦艇”的直升機航母計劃,還將其費用提高至1181億日元,“預算甄別組”僅表示“等待政治判斷”。據介紹,日本媒體將它稱為“航母型護衛艦”,排水量達1.95萬噸,全長248米、最寬處約38米,艦橋靠右舷側,寬廣的甲板從艦首延伸至艦尾。它超過海上自衛隊噸位最大的“日向”號直升機母艦約5000噸。該艦可搭載9架反潛直升機或救災直升機,并可供5架同時在甲板上起降。艦上容納空間寬敞,可輸送50輛3.5噸的卡車和4000名人員,還具有向其他艦艇進行海上供油的能力。
共同社認為,這艘巨艦是“針對海洋活動日趨頻繁的中國海軍而建”。山口大學現代政治軍事論教授纐纈厚評論稱,“只要裝載戰斗機,就完全能成為航母”。有分析認為,它對日本所謂“西南區域有事時”幫助極大,它使海自航空兵擺脫了岸基機場的限制。同時,該艦還可成為海自中樞指揮艦,在應對大規模災害、國際維和行動、緊急時期撤離海外日本僑民等方面發揮作用。
共同社還稱,除了海上自衛隊獲得直升機航母外,陸上自衛隊也將增添新式坦克。據日本《Panzer》雜志披露,日本陸自現有約900輛坦克,其中約200輛74式坦克服役超過30年,它們將在今后5年里盡數退役。將要取代74式坦克的是去年公開展出的TK-X坦克。該坦克負責人佐藤正浩說,與盲目追求高技術而不適合在日本國內作戰的90式坦克相比,TK-X特意選取適合日本應對“不對稱威脅”戰略的坦克技術,著重在機械可靠性、火力與信息化方面下工夫,堪稱完善的“網絡中心戰”平臺,適合在日本西南列島甚至東南亞地區作戰。但共同社擔心,由于其他各主要國家均未購置新型坦克,因此此項決定將引起爭議。而防衛省的解釋則是,遇到侵略、恐怖襲擊或動用特殊部隊時需要新型坦克。
不過,面對防衛省的軍購大單,日本軍工企業卻顯得缺乏熱情。彭博社24日報道,日本富士重工最近還把防衛省告上法庭,理由是后者無故取消直升機采購項目,導致該公司損失高達30億日元。據熟悉日本軍情的人士介紹,日本維持著隱性“官民結合”的龐大軍工復合體,將大量軍工產能保存在民間。但由于受制于“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公司生產的軍品只能用于裝備規模不超過24萬人的自衛隊,需求量相對較小,導致日本自產武器創造多個天價記錄。此外,為了維持軍火生產能力,這些軍工企業還不得不花費巨資確保這些沒有生產任務的生產線的維護和挽留相關技術人員,企業負擔也越來越重。日本媒體統計顯示,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日本中小軍工企業面臨倒閉危險。▲
環球時報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