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華
摘要:運用分級控制和分類管理的原理,把油藏可控成本指標逐級分解、轉化、落實成每個崗位的具體措施、管理標準和控制目標,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全員量化考核體系,推進油藏經營管理科學、規范、精細、高效地運行,實現投入產出的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成本;細分量化;節點控制;效益最大化
隨著油田開發的不斷深入,采油成本投入與產量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產經營管理的壓力不斷增大,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提高油藏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降低采油生產成本,實現投入產出的效益最大化,把油藏經營管理區作為獨立的核算主體,以采油可控操作成本有效控制為目標,按照責任與職能相匹配原則,細化成本控制目標,實施成本消耗節點控制,建立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體系,實現成本有效節約。
一、成本消耗節點控制方法操作原理
成本消耗節點量化法是把油藏經營管理區做為基本核算單元,以實現油藏經營管理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將采油可控操作成本逐級分解為一級費用控制項目,二級費用要素和三級成本消耗節點,通過制定成本控制標準、配套程序和管理制度,落實成本責任到具體的崗位與責任人并進行量化考核,使每一個模塊、要素、消耗節點和每一個崗位與責任人構成一個細分成本控制單元,形成全員、全方位、全流程管理的成本控制體系,充分發揮員工潛能和成本管理的潛力,促進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最大限度的提高油藏經營的經濟效益。
二、成本消耗節點控制原則
(一)經濟原則。在成本中選擇關鍵因素加以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糾正偏差的作用。
(二)全員參予原則。成本控制過程是一項集體的努力過程,需全體職工同心協力完成。
(三)目標細分準確原則。對成本費用目標進行準確劃分,使成本控制責任傳遞到每個崗位。
(四)責權利相統一原則。責任主體承擔相應成本控制義務,具有與承擔的責任相對應的權利,獲得正當利益,三者有機結合,調動各方積極性。
三、成本消耗節點控制方法的具體運用
(一)調查成本管理現狀。結合生產經營狀況,組織油藏經營管理區、班組、崗位員工三個層次的人員,對本管理區的生產成本狀況和影響成本控制的因素進行詳細的調查,對影響成本的每個環節和過程進行系統分析,客觀、清晰了解管理區的成本狀況。
(二)確定一級費用控制項目。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調查結果進行科學分類,從影響變動操作成本的要素費用(材料費、外購燃料費、外購動力費、維修費、作業費、運輸費、測試井費、青苗補償費等)中確定重點影響本區可控操作成本的項目,建立一級費用控制項目,并根據費用項目占生產成本比重程度,確定成本控制的優先順序和控制重點。分析油田近幾年變動操作成本要素構成,發現作業費、材料費、外購動力費、青苗補償費、運輸費、測井試井費等6項費用占變動操作費用的80%左右,是主要的一級費用控制項目。
(三)細分二級費用要素。根據成本所占的權重和可控程度,將一級費用控制項目細分為多個二級費用要素,如材料費可細分石油鉆采設備、橡膠制品、化工產品等費用要素;作業費可細分為作業勞務、作業材料、管桿收送及修理等費用要素;電費細分為生產用電、非生產用電、電量流失等費用要素;運費細分為熱洗、掃線、清蠟、沖砂解卡等費用要素。逐步細化成本控制項目為多個費用要素,使成本管理逐漸走向精細化。
(四)逐項分解成本消耗節點。結合采油生產實際,深入分析成本消耗的內在因素,按照采油生產過程,將多個二級費用要素進一步分解為若干個影響生產環節和過程的成本消耗控制節點,如生產用電費用要素細分為抽油機用電、增注泵用電、電加熱器用電等節點;非生產用電費用要素分為照明用電、制冷取暖用電、電腦用電等節點。通過分解成本消耗節點,確保各項成本管理做到了目標明確。
(五)建立成本消耗節點控制網絡體系,確保成本管理有效實施。通過建立一級費用項目、二級費用要素、成本消耗節點對各項成本進行分解,針對節點制定工作標準、管理制度,落實責任主體和考核指標,從而建立成本消耗控制網絡體系,使整個管理模式細化到每一個責任主體、每一個管理環節、每一個控制時段,保證成本管理有效實施。
四、有效實施成本細分量化法的保障措施
(一)構筑成本控制崗位責任體系,科學確定責任主體
1、構筑成本控制崗位責任體系。
通過清晰有效的崗位描述、完備的崗位責任定位、明確的崗位成本預算、準確的崗位考評制度,構筑油藏經營管理區的成本控制崗位責任體系。根據采油廠下達的生產經營指標,將成本控制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形成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任務的成本控制崗位責任體系。通過體系的建立,使每一位員工能夠明確自己從事的每項工作與成本節點之間的直接聯系,明白成本控制是全體員工的共同任務,只有通過全體員工的協調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
2、科學確定責任主體。
崗位責任體系體現了責任主體之間管理幅度、崗位職責、工作能力的差異,決定了成本消耗節點控制模型中責任主體的不同。通過科學確定每一個成本節點的控制主體,形成油藏經營管理區經理、各職能組室、操作崗位員工三級成本消耗節點管理網絡。第一層級為油藏經營管理區經理、副經理,對一級費用控制項目總負責;第二層級為各職能組室主管負責控制二級費用要素;第三層級為崗位員工,負責各個消耗控制節點。通過層層分級管理,構筑了全員參與成本管理的管理模式,確保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制定標準、健全制度,實現成本規范化管理
結合工作實際,油藏經營管理區參照采油行業標準和先進水平,制訂切實可行易操作的節點控制措施工作標準,使各項成本管理有章可循。針對各個節點責任控制主體的不同,在分級管理的基礎上,按照系統化管理的要求,針對各個費用項目制定相應的節點控制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主體應執行的工作規范,并制定詳細、具體的考核辦法,從而使責任主體在成本控制過程中有法可依,保證成本管理的規范化。
1、制定節點控制措施及管理標準,變成本總額機械控制為成本定額科學管理。
參照行業定額標準、本廠先進水平和本區歷史最好水平,分類制定每個消耗節點的成本控制措施、相應管理標準及生產消耗定額。如作業費中的油井維護作業費,可以采取加強控躺管理、提高維護措施結合率、加強作業質量監督等措施降低工作量和作業費用;加強控躺管理的標準又可確定為:合理確定實施五小措施、定期查找治理躺井隱患、及時診斷落實對癥扶躺措施。生產消耗定額以節點控制措施和管理標準的落實執行為基礎確定,降低節點生產消耗定額必須以提高節點措施管理標準為前提。
2、制定落實配套的成本運行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成本分類分項管理制度,明確分級管理權限,理順運行管理流程,制定詳細的管理規范和獎罰規定。二是執行“日清月結”的成本費用管理制度,按照發生工作量及實物消耗量,統計匯總當時成本發生情況,編發成本費用綜合日報;按照財務管理制度,搞好月度費用結算,編發成本費用綜合月報。三是按月開展成本分級公示,區領導班子成員公示大類費用的控制情況,區部職能管理組長和一線班站長公示小項費用的控制情況,崗位員工公示消耗節點發生費用、發生事由、消耗水平、實施效果。四是按月組織成本分析,檢查成本費用計劃完成情況和成本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分析節(超)原因及節(超)合理性,及時查找管理不足,針對節(超)不合理、執行制度、標準不力等問題制定落實整改措施,對仍有潛力的消耗節點,進一步提高管理標準,節支降耗。
(三)建立單項成本責任主體量化考評體系
1、建立量化考核指標。
一是與同系統、階段計劃、上年同期對比建立操作成本量化考核指標。二是與階段計劃、上年同期對比建立一級成本費用項目和二級費用要素考核指標。三是與先進指標或定額指標對比建立成本單耗考核指標。四是消耗節點量化考核指標執行各費用消耗節點控制管理制度。五是將不能量化的成本指標轉化為具體的管理指標。
2、從三個層面上對成本控制進行考核。
第一個層面對區領導的定量考核:按同系統排名、同比節超、計劃完成率對操作成本、一級成本費用項目進行績效量化考核,實行季度考核、半年兌現。
第二個層面對油藏經營管理區各職能組室責任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核:按二級費用要素、成本單耗定量考核, 對工作業績及轉化指標定性考核,實行月度考核、季度兌現。
第三個層面對操作崗位員工的定性考核:按節點控制管理制度考核,實行當月考核當月兌現。
通過建立單項成本責任主體考評管理體系,確保目標成本的正常運行。通過考核兌現,充分激發了全體干部職工控制成本的積極性,促使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陳月明編著,《油藏經營管理》,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分公司油藏經營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