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鳳
摘要: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構建一個有效的控制模式來規范和指導人們的控制行為和結果。本文從基層央行內控目標,闡明基層央行有效的內控控制模式應關注戰略目標的指引。進而淺析了基層央行“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涵義,提出構建“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的路徑、方法和應遵循的原則,為基層央行內部控制模式建設找到了方向。
關鍵詞:基層央行;戰略導向內控;路徑、方法及原則。オ
一、基層央行內控目標
2008年5月,財政部會同審計署、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第三條指出,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企業(或組織)的戰略發展目標是指針對企業或組織在既定的戰略經營領域展開戰略經營活動預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是企業(或組織)確認的企業經營目的和社會使命的進一步闡明與界定,是企業(或組織)靈魂與綱領。當前社會已進入戰略制勝時代,發展戰略是事關企業(或組織)的未來發與生存發展的問題,換言之,時刻重視企業(或組織)的發展戰略,也就能主動把握好整個企業(或組織)的發展的未來。內部控制它是通過構建以實現發展戰略目標為導向的目標體系,防止各種風險對經營目標和發展戰略目標的影響、干擾甚至破壞,為實現這些目標保駕護航。
基層央行的內部控制的目標是通過合理保障本行依法、正確、有效履行職責和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運作,保證各類資源有效利用和各項資產安全可靠以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來推動基層央行有效履行傳導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的職能,并最終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實現基層央行發展戰略目標。
二、基層央行“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涵義
基層央行的“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是指基層央行在履行推進內部控制機制建設中,由傳統的內控建設高度關注風險,轉變為著眼于基層央行戰略目標,關注戰略目標導向與風險控制的平衡,從基層央行文化建設、人力資源管理、業務架構與流程整合、信息科技建設、風險內控等方面提出了實施目標的配套措施,從而提高戰略執行效果;制定的系統的戰略評價和管理體系,強化績效管理與戰略落實的協同性, 發揮績效考核的戰略導向作用。具體來所就是:根據本行環境動態、業務管理狀態、以及發展規劃,以強化內控責任的落實,注重內部控制長期有效的動因和長期控制目標的實現,把環境和過程的規范化建設作為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把“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作為內部控制的核心。
三、構建“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的方法和路徑
(一)以落實內控責任為保障,構建責任體系
一是堅持內控“一把手”負總責。把內部控制放在首位,實行行長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責,部門負責人具體抓的內控工作機制,并隨時根據人員變動進行調整補充,確保內控工作不缺位。黨委(黨組)把內控作為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工作的首位,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二是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內控組織體系。各縣支行、中支機關各職能部門要配備內控管理員,專門負責內控管理工作。三是堅持內控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從行長到科長(股長),科長(股長)到員工逐級簽定“強內控、保安全”責任書。內控任務分解落實到崗到人,內控責任在各項業務管理制度和各業務操作流程以及員工工作職責中,都要明示,每個人要明白自己在內控中的職責定位。從而形成了行長、分管行領導、部門負責人、一線操作人員、綜合監督部門分層次、各負其責的立體內控格局。四是堅持責任落實定期督察。促使各級領導切實履行內控職責,常抓不懈。
(二)以人的潛能為動力,構建優化的內控環境體系
從優化內控環境入手,以人的管理為中心,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質為基本途徑,扎實推進基層央行內控文化建設。
1、提出建立與基層央行戰略目標相適應的內部控制理念和內控風險文化目標。完善的金融內控文化和團隊精神是基層央行內部控制制度的靈魂。實施“制度立行,創新興行,內控優先”的治行方略,積極引導全行員工樹立“內控安全第一”和“控險責任第一”的理念,確立了“內控先行、高效履職、誠信守責、審慎嚴謹、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內控文化標準;制定并推行《員工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鼓勵正確的行為和態度,把風險控制融入到央行文化建設之中。
2、開展以風險文化為主線的“四化”金融內控文化教育。人員偏低的素質和陳舊的思想觀念是基層行內部控制和持續發展瓶頸。用“規范、服務、進取、創新”的文化理念為指引,著力培育基層央行的金融文化和團隊精神。加強員工風險文化教育,風險文化教育要堅持做到“四化”:一是內控教育經常化;二是風險文化教育多樣化;三是內控安全教育長期化;四是內控文化教育實效化。把內控文化所倡導的道德風尚、行為規范、紀律約束等內容,轉化為員工普遍認同的制度執行意識,使內控制度成為員工履職的行動指南,從而實現外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和諧統一,從而提高內控制度的執行能力。
3、實施素質教育為題的文化提升。實施人才強行戰略,為基層央行切實履行職責提供人才儲備和隊伍保障,增強了持續發展能力。采取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的措施:一是強化員工教育。注重從職業道德、思想文化、業務技能上謀劃員工素質教育中長期規劃和教育提綱,推行強制學習制,實行全員素質考核制,提高員工的理想境界、人文素養、業務能力和科技水平。二是搭建人才成長平臺。建立各類“人才庫”,對“人才庫成員”實行動態管理和考核。營造了公平和諧的競爭環境和積極向上、充滿活力、團結和睦的良好氛圍,催生了一批青年人才。三是積極創建“學習型”單位,開展“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
4、開展和諧央行建設為主導的文明創建。以創建“一流行員素質、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務質量、一流工作業績”為文明創建目標,組織開展文明服務示范崗和會計基礎工作“示范行”、國庫“示范庫”、“青年文明號”、“模范職工之家”創建活動;組織開展最佳行員、崗位能手、優秀黨員等評選活動,樹立了身邊的旗幟,用先進典型帶路,形成了“比、學、趕、幫”積極向上的良好氣氛。
(三)以戰略導向為基礎,構建“核心導向”的內部控制體系
建設以業務防控機制、管理激勵機制、大監督機制、處罰制約機制為的核心內部控制導向體系,形成較為完善有效的風險控制矩陣,實現風險有效控制。
1、建立要害業務為重心的業務防控機制
根據基層央行工作特點,確定了會計核算、票據交換、貨幣發行、國庫核算、安全保衛、信息管理、貨幣信貸等十五項業務為內部控制的重心。對它們現有的流程進行描述、分析和戰略梳理,確定的關鍵風險區域、環節,歸結成流程地圖,并找到這些流程中的風險點和現有的控制措施以及控制的缺失,系統性地發現風險并制訂相應的控制措施、風險控制目標等,編制了完整的管理制度、業務操作規程。關注運行測試和實際運行中發現的缺陷,針對內控建設的基本要求,適時彌補、完善防控措施,有效的防控了要害業務管理和操作層面風險。
2、建立以業績考核為核心的管理激勵機制。一是建立目標激勵機制。對單位和員工實行科學的業績考核辦法,明確規定各單位工作目標和各管理層次人員工作目標,對職務、職稱實行“雙階梯”考核,與績效工資掛鉤,拉開收入分配差距,發揮了正向激勵的導向作用。二是建立員工素質考核機制。立足于提高人的潛能,長期培養人才,對員工個人教育實施了員工中長期教育培訓規劃,對員工學習實行學分考核辦法,學分考核與年度工作評先、職稱評優掛鉤,未達到學分要求的實行“一票否決”。三是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實施筆桿子和業務尖子培養工程,采取重點課題招標制度,優秀論文評比等措施,激發青年員工熱愛學習,勤于思考。四是建立多層次的榮譽激勵機制。根據榮譽級次給予不等的獎金和對一線無差錯人員進行獎勵。
3、建立以監督部門為主導的立體交叉的大監督機制。一是建立內審、紀檢、事后監督中心、人事、辦公室、工會等監督部門相互配合、信息共享的內控監督工作機制,形成大監督合力。二是創新監督制度。從制度上將監督關口前移,將事后監督和過程監督結合起來,規范監督流程和措施等。三是形式多樣地開展監督。在工作中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內容、不同深度的立體防控網絡,交叉實時檢查。對重要業務部門、重要崗位、重要環節進行突擊檢查,對重點環節嚴查嚴防,監督檢查堅持做到“八結合”,即:業務監管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相結合,業務培訓與檢查輔導相結合,同級監督與下查一級相結合,普遍檢查與專題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隨機檢查相結合、一般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平時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強化內控約束,保證各項內控制度落實,增強了監督實效。同時加強上下銜接,互通情報,上下互動,齊抓共管。四是創新監督手段。建立了“行為監控、風險識別,風險提示”為主線的風險監測、評估、預警模式,持續開展內控安全管理診斷和內控監督與評價,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缺陷,糾正內部控制偏差,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建立以責任追究為主體的處罰制約機制。把查防風險與追究責任統一起來,增強執行的約束性。建立以責任追究為主體的處罰制約機制,對發現大差錯和問題要進行責任劃定和確認,實行“誰的責任、誰簽字、誰蓋章”的工作原則,確保差錯責任落實到人;量情定罰,提高制度執行力。
四、構建“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求真務實”的原則
當前基層央行大多數都還沒有建立較完善的“戰略導向”內部控制模式。因此在內部控制建設中,一方面要積極學習引進先進的內控經驗,另一方面不能機械地照抄照搬別人的經驗與做法,而要在內控建設過程中根據本單位自身特點和關注的要點,在風險管理與控制的設計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側重點,以管住要害和關鍵。
(二)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
發展是創新的目的,內控是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兩者相輔相成,基層央行內控管理順勢而為,與時俱進,不斷導入內控新理念,吸納內控新知識,運用內控新技能,堅持求真務實,適時應變的原則,才能確保基層央行各類風險的有效控制、政策措施的全面實施和工作目標的充分實現,從而全面提升內控管理水平。
(三)堅持“深淺適度”的原則
基層央行要逐步建立“戰略導向”的內控機制模式,內部控制體系內控體系建設不能一味地求全責備,而是要結合基層央行的資源與能力設計和配置,力爭將內控資源用在最為關鍵的地方。
(四)堅持持久完善的原則
內控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基層行一定要對內控體系進行持續優化,每年都對內控建設的狀況和模式進行適當的、科學的評估、修訂,逐步完善,扎扎實實推進。
參考文獻:
1.秦榮生:《內部控制與審計》,中信出版社,2008年6月第1次印刷。
2.崔自力:《內部控制——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世界經理人網站,2009-08-18發布。
3.《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會[2008]7號,財政部、審計署、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08年5月22日。4.《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2006年發布。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