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雖然“德國制造”世界聞名,但這兩年,德國人過圣誕送的禮物多數都是“中國制造”。不過,拿到這些禮物的德國人反應卻不盡相同。
10歲的阿蓮納是《環球時報》記者的小鄰居。記者26日去她家串門,她拿出自己收獲的12件禮物。記者看了一下發現,衣服、玩具、鞋、上網本等竟然全部都是貼牌的“中國制造”。阿蓮納對這些禮物非常滿意。她的父母則在圣誕節期間為家里添置了“中國制造”的海爾冰箱和美的微波爐。阿蓮納的媽媽貝阿特說,美的微波爐雖然外形、材質不是最好的,但功能齊全,比同類的韓國產品便宜1/3,是德國產品的1/5。
但中國禮物的包裝簡單令一些德國人不夠滿意?!赌系乱庵緢蟆?6日報道稱,近年來,“中國制造”也成為德國駐阿軍隊送給士兵的禮物。沃爾夫是德國駐阿富汗的一名隨軍牧師。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士兵們獲得的禮物有兩類,一是家里人郵寄來的甜食、運動服和手表等,這其中少不了“中國制造”;第二類是德國政府贈送的“廉價禮物”,這些禮物都來自中國,包括圓珠筆、袖珍計算機、袖珍電筒等。由于這些禮物的包裝過于簡陋,士兵們看到后很不高興。一些軍官不得不把這些禮物進行再次包裝。
據記者了解,“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德國民間以及政府間派發禮物的重要選擇。德國媒體認為,要阻止“中國制造”進入德國是不太現實的事情。但對中國產品來說,除了提高質量、擔負社會責任(如環保)外,還需要在包裝上下功夫,讓送禮人有“面子”,讓收禮人喜歡?!?/p>
環球時報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