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焱
摘要:高額外匯儲備已經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各方在適度外匯儲備規模、外匯儲備風、風險和收益、管理及使用等問題上展開廣泛討論,并引發對貿易增長方式、外資政策和外匯管理機制等的思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FDI具有明顯的加工貿易傾向,這將導致貿易順差的進一步擴大。同時,外商投資企業在國內銷售的迅速增加又產生了一定的進口替代效應:一,可能導致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二。增大人民幣升值壓力;三,可影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外匯儲備貿易順差可持續發展
龐大的外匯儲備雖然可以減少本國貨幣貶值的金融風險,卻又引入了另外的金融風險。外匯儲備多,是國家實力強的象征。但是,外匯儲備規模絕非越高越好。外匯儲備持續攀高反映了國內經濟的失衡發展,蘊藏著各種經濟風險。持有高于常規水平的外匯儲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避金融風險。但由于國內社會長期忽視利益分配問題,我國實際上創造了權貴資本主義瘋狂掠奪性的經濟體制,使整個經濟體虛脫而內需不足,難以深化發展內需主導型經濟,高額外匯儲備已經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各方在適度外匯儲備規模、外匯儲備風險和收益、管理及使用等問題上展開廣泛討論,并引發對貿易增長方式、外資政策和外匯管理機制等的思考。所以巨額外匯如何適應國情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高額外匯儲備為何積累之原因解析
中國外匯儲備位居全球第一,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它是彌補本國國際收支逆差,穩定本國匯率以及維持本國國際信譽和地位的物質基礎從貿易企業性質來看,出口導向型外商投資企業的貿易順差持續增長近期流動性過剩的根源,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導致了一些國際熱錢的流人,而過度迅速的外匯積累是人民幣流動性過剩的根源。
二、巨額外匯儲備的利弊分析
第一,可能導致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改革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改變貨幣當局獨攬外匯資產的格局;改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行外貿商品結構調整;改變出口導向政策,進行進出口優惠政策清理,使之合理化,構建公平競爭的平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對于發展中的我國來說,持有高于常規水平的外匯儲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金融風險。充足的外匯儲備也曾使我國免受金融危機的風險沖擊。但是,決不能由此得出外匯儲備多多益善的結論。外匯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
第二,增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外匯儲備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穩定匯率,適度的外匯儲備有利于穩定一國匯率水平。但是過度的外匯儲備規模會增加一國的匯率升值壓力。由于外匯儲備的持續增長,大大增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改變了外匯與人民幣之間的均衡供求關系,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隨之不斷加大,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得以強化,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導致大量“套利性”外匯資本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內地。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進一步擴大。一旦套利成功,這些投機資本又會流向國外,巨額外匯資本的進出,有可能引發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的動蕩。
第三,可影響可持續發展。如果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改變了貨幣供應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并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處于一種被動局面。由于我國目前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面對動蕩不定的國際金融市場,日趨復雜的金融工具,我國外匯管理當局應借鑒國際風險管理經驗,不斷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定期分析研究市場的例會制度,定期對宏觀經濟、金融變量、金融危機的潛在影響進行測試,定期對整個資產進行市價重估。儲備管理機構有義務與其他金融機構協調確保外匯儲備管理和國家政策制度的一致性。
三、關于巨額外匯該如何興利除弊
1,調整利用外資政策,限制加工貿易外商投資
調節外資投向,對外資投向高能耗、高資源消耗、高污染的產業要開征外資投資方向調節稅:要適當運用行政手段。限制或禁止外資參股、控股或收購我國非競爭性領域、戰略性行業和企業。在擴大國內消費提高國民福利的同時,減少出口,減少外匯儲備增加。考慮到我國社保基金的巨大資金缺口及其支付更多的是在未來,可將適量外匯儲備劃入社?;?,由央行和社保組織簽訂協議,平時外匯的境外使用權和投資收益歸社保組織擁有。當國家金融發生緊急狀況急需外匯時,央行有權以一定的形式換回社保組織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外匯。所以目前可以通過采取鼓勵合資企業向國內銀行借款,在國內發行股票和債券等形式獲得融資。減少外國直接投資中的資金流入規模,但也不會影響中國引進外國技術。
2,取消或降低部分行業產品的出口退稅
要逐步縮小出口退稅范圍和降低其稅率,對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產品出口,不僅要取消出口退稅。還要開征出口資源補償稅;進一步剖析,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深層原因在于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經濟學中有一個國民收入恒等式:儲蓄一投資=出口一進口。由于儲蓄加上消費構成收入,因此,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消費率的不斷下滑,儲蓄率不斷攀升。根據恒等式,當儲蓄率超過投資率時,出口必然會大于進口,從而形成貿易順差,引發國際收支失衡。所以大幅增長的貿易順差使調整出口退稅問題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取消或降低部分行業產品的出口退稅無疑是平衡這幾者關系的重要選擇。
3,讓人民幣適度升值、改善人民幣匯率體制
隨著外匯市場進一步完善以及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銀行結售匯制度將由現行強制性的結售匯制度過渡到未來的比例結匯或意愿結匯。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也是解決目前我國面臨的流動性過剩和經濟發展不均衡的重要途徑。為了平衡國內經濟、減少經常項目盈余,減緩外匯儲備的增加,較快升值是必然的選擇。對于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有益的。
結論:巨額外匯儲備如何適應國情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應該把握好外匯儲備的利弊關系及時、有效的做出理智的判斷。平衡國內經濟、減少經常項目盈余,減緩外匯儲備的增加。提升中國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