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鳳
摘要: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對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內部控制是否完善,對于防范會計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減少會計信息失真,應當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關鍵詞: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
新企業會計準則中第二章的第十二條至十九條。明確規定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共8條,分別是客觀性、相關性、明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一個單位一定時期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體現各種利益關系的界限和分配結果,被各管理層、投資者、債權人及職工個人廣泛關注。從報表使用者角度考慮。真實性的會計信息是指會計信息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準確地揭示了各項經營活動所包含的內容。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沒有能夠真實地反映客觀的經營活動,給決策者的相關決策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會計信息失真情況有許多類別,主要有三個類別:(1)從失真產生的過程,可分為會計事項失真導致的失真和會計處理失真導致的失真。前者是指會計事項未能真實反映客觀經濟活動,會計事項本身就不真實,從而引起會計信息失真,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假賬真算”:后者是指雖然會計事項真實地反映了客觀的經營活動,但由于會計處理過程中的錯誤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即“真賬假算”。當然,這兩種情況也有可能同時存在,即“假賬假算”。(2)從失真是否由主觀所導致,可分為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意造假和無意失實。有意造假是指會計活動中當事人為了個人利益。事前經過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詐、舞弊等手段,使會計信息歪曲反映經營活動和會計事項。無意失實是指會計人員在遵循會計規范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由于主觀判斷失誤、經驗不足和會計系統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會計信息未能如實或準確反映經營活動和會計事項的內容。判斷會計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還是無意失實,其標準應是當事人是否有故意使信息失真的動機。(3)根據會計信息與會計處理的關系,失真可分為會計制度引起的失真和會計操作引起的失真。前者是指由于會計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會計技術本身的局限性等引起的會計信息無法真實反映客觀經營活動和會計事項,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這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后者是指由于會計操作的錯誤(可能是主觀的和有意的,也可能是客觀的和無意的)引起的會計信息歪曲反映會計事項的情形,其原因包括會計人員素質不夠高、會計處理方法選用不恰當、對會計事項的判斷欠準確等。
事實上,從會計信息失真的動因來看,無論是那個類別的失真,歸結到底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流人會計系統的經濟業務及其加工為會計信息的全過程,稱之為會計信息質量內部控制的客體出問題;二是會計質量信息的實施者,即董事會人員、經理層人員、會計人員,稱之為會計信息質量內部控制的主體出問題。通過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途徑有兩條,一是著眼于控制客體,制定完整、嚴格的會計信息加工規則和程序;二是著眼于控制主體,創造必要的條件來引導、激勵或監督各控制主體。那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是提高會計質量信息的內在要求,也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證。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針對當前會計及相關工作中最為薄弱的環節,為了引導和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提高企業內部控制與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財政部印發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等內控制度。這套具有統一性、公認性、科學性的企業內部控制標準,是企業建立會計系統控制的依據。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來明確企業賬務處理程序和企業的會計政策,保持充分的憑證和記錄,建立會計憑證的預先統一編號、審核、保管制度,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和內部稽核制度,禁止會計人員越權處理會計事務。由于在經濟業務過程中采取了程序控制、手續控制和憑證編號、核對等措施,使經濟業務和會計處理得以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防止錯誤發生,即使發生了錯誤,也易于自動檢驗和自動糾正,保證了會計記錄的正確和完整。耍進行有效的控制,必須要有明確的職責劃分,使各部門、崗位和員工都各負其責,相互制約。職責劃分是內部控制的一個基本原則,主要解決不相容職務分離問題。所謂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由一個人擔任,既可能發生錯誤和弊端又可掩蓋其錯誤和弊端的職務。企業內部不相容職務主要有:授權批準職務、業務經辦職務。財產保管職務、會計記錄職務和審核監督職務。這些職務應由不同的人員來擔任。更廣意義上,職責劃分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即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等之間的職責劃分;二是經理領導的內部管理機構、崗位和人員之間的組織規劃和職責劃分。充分的職責分工是為了防止錯誤和舞弊。通過職責劃分,各部門和人員之間相互審查、核對和制衡,避免一個人控制一項交易的各個環節,既可以防止員工的舞弊行為,也能減少虛假財務報告的發生。
總之,會計信息失真,而內部控制是從會計信息的源頭實施的控制,能消除會計信息失真的誘因從根本上保證會計信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