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9〕18號),中紀委等四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在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辦法》(中紀發〔2009〕7號),各級紀檢監察、財政、審計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開展聲勢浩大的“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為準確把握“小金庫”專項治理政策尺度,就如何查處“小金庫”,筆者總結為“八招”:
一招:系統分析判斷法。對近年來被查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會計核算情況以及財務收支和業務活動進行系統對比分析,確定存在“小金庫”的概率及查處方向,發現疑點要順藤摸瓜,一查到底;
二招:庫存現金突擊盤點法。不少單位的“小金庫”賬目不是由單位財務人員代管,單位財務現金與“小金庫”賬上的現金混在一起交錯使用。采取突擊盤點庫存現金的方法,可以攻其不備,讓財務人員說明多余現金來源或短少現金去向,迫使其交待出“小金庫”賬冊;
三招:銀行賬戶核查法。以銀行賬戶為線索順藤摸瓜。檢查時應當注意觀察分析被查單位的賬戶往來情況,并與單位提供的銀行開戶情況和銀行對賬單進行核對。如果發現單位在提供的銀行賬戶以外還有其他賬戶,極有可能是“小金庫”賬戶,要深查細究,弄清其資金的來源和去向。另外,若銀行對賬單中有一增一減的金額,而會計賬面沒有此筆業務記載,可能為收入不入賬,轉賬外支出;
四招:收費票據審核法。對于有收費的行政事業單位,要以票據領購、使用、繳銷、結存登記為線索,先扎死一定期間內收費單位領用票據的數量,然后對已使用的票據進行統計并與賬面的收入數進行核對,如發現票據金額大于賬面金額,該單位就可能存在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的問題;
五招:其它收入核對法。要重點檢查被查單位其它收入情況,核實收入是否全額入賬,看是否存在捐贈收入、房租收入、資產處置收入等,并檢查以上收入是否如數入賬;
六招:調查詢證法。在分析判斷或掌握一定證據的基礎上,向相關知情人或部門就特定事項問詢、調查取證分析判斷,搜尋蛛絲馬跡進行查處;
七招:延伸查處法。在分析判斷或發現疑點的基礎上,向其下屬單位進行延伸檢查。如發現有大量的資金無故向二級單位下撥,極可能為轉移資金、虛列支出私設“小金庫”;
八招:“群眾路線”法。在清理檢查“小金庫”工作中要深入群眾,發動群眾,爭取知情者,然后根據他們提供的線索,進行詳查。特別要注意做好業務骨干和會計人員的思想工作,可以少走彎路。
(作者供職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