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畫虎名家劉化雨從小就熱愛畫畫,十歲時參加畫展,業內人士稱他為繪畫“神童”,前途無可限量,青年時與虎結緣,專門畫虎,后結識畫虎藝術大師慕凌飛,被收為入室弟子,得到幕先生親自傳授畫虎技法,成為“大風堂”第三代畫虎傳人,從此潛心研究畫虎技藝,漸漸登堂入室,成為當代中國新一代畫虎名家,國畫藝術家李丁龍,為劉化雨題賀“神州虎王”藝術大師張旭題賀“天下第一虎”恰恰說明劉化雨將中國畫虎藝術發揚光大,訖今為止,在中國畫壇上,沒有人能如此以大氣勢、大制作,大手筆創作出500虎圖(一百三十米長高二米2)巨幅虎畫作品。
劉化雨在極其艱難的困惑中用五個秋冬從1998年至2002年寒暑不綴地勤苦創作把中國畫虎藝術推向了一個輝煌的極頂。從此,劉化雨被當代藝術界公認的“神州虎王”,劉化雨在走進大自然寫生過程中又與佛結緣,來空法師點化他成為佛門中的俗家弟子,此后劉化雨開始虔誠地信佛,對佛法的理解與傳播直接寫入畫虎藝術之中,他畫的老虎,不僅寫出虎的威猛,而且很直率地敘述老虎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從中闡述出虎無猛不威、人無剛不立的奮進神態,用“心善即佛”的理念傳播虎文化的內在含蓋氛圍,昭示出中國古文化延傳久遠的魂魄在于繼承與發揚中傳載一種根基厚重的古文脈及傳載至今的一種古韻,劉化雨恰是繼承古文脈中延傳經久的古文韻將佛家文化與儒家文化溶合在一起進行更加形象化的視覺傳播,在這種傳播過程中,劉化雨歷經艱難,所付出的艱辛極其多,但他竟是在別人無法認知的苦難與艱辛中把中國虎文化用形象視覺藝術闡述出來,他是被中國藝術大家稱之為“華夏虎圣”的“神州虎王”。
我和劉化雨見過三次面,每次交談,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他氣質儒雅,談吐隨意,對虎的理解極有見地,走近劉化雨那種被虎氛圍所感動的文化態勢,濃厚且極有古韻,從中能感知劉化雨的內在氣質的優秀,這之中有些鮮為人知的艱難經歷,伴隨他的成長過程,從他的虎畫中所展示出古文脈的精華,及其永不言敗的毅志,成就了劉化雨堅強不屈的信念,才達到今日的成功。在和劉化雨的交談中,我覺悟出為藝術而掙扎的畫家,在成長過程中的艱難,可以說劉化雨是我訖今為止遇到的畫家中,極有內涵的藝術家,不論從他談話,舉止風度上講,他具備了真正的儒雅君子氣度。
我和劉化雨的交談很隨意,有一種很知心的感覺,我很小心地問他一些問題,劉化雨回答得很沉呤,慢慢的,我倆都有了很知心的交流,他開始談虎和虎畫藝術,他的陳述很讓我感動,在靜靜的畫室里,他談著關于藝術的方方面面,平靜地說:“畫畫到了一定成度之后,就想選擇一個主題去做,其實很多畫家畫到一定火侯,就專門畫一個專題了,比如李苦禪畫鷹,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張善仔畫虎,我畫虎就是與老虎結緣之后,產生的想法,因為我的老師慕凌飛就專畫虎,他是張善仔的弟子,學得就是如何畫老虎,我喜歡老虎,感知老虎有各種態勢,喜歡畫大幅的老虎,六尺、八尺的虎,在我的畫虎里也是小畫,一般都在5米長×2米高左右的大幅虎,過去人們畫虎很多東西畫不出來的原因就是和老虎接觸太少,沒法去研究老虎的各種姿態,現在不同啦,我可以到全國各地的動物園里接觸到老虎,只要你真正地接近到老虎,那種感覺就是你不敢靠近它,太震撼啦,它讓你心里有一種敬畏,老虎那種“不怒自威”的樣子,只有走近它,才能畫得傳神,其實,老虎是大自然中最美的一種動物,不論從哪人角度去看,老虎的美,是一種很自然的美,是一種力量之美,神威之美,它走起路來的樣子,就會讓人感到老虎是大自然中最靈性的美的化身,它是非常珍貴的物種,那種高貴、大氣、威嚴感,極是讓人從心里蒙生震憾,在畫虎過程中,如何理解老虎,感悟老虎那種用語言無法陳述的氣質與神韻。
如何在畫里將老虎的各種姿態表現出來,呈現出一種讓人感覺很珍貴的魅麗,不耐心地去觀察,很難進入能夠為老虎寫真的境界,古代先賢也畫老虎,但那時,見到的老虎少,不可能向老虎走近,這種客觀原因,注定了他們在畫虎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那時是沒辦法的事,比如明代大家唐伯虎畫的“色劍圖”畫中的老虎和現實中的老虎區別很大,但這幅畫依然是國寶,當時唐伯虎畫這幅畫時,也不一定見到老虎,所以和真正老虎有相當大的差距,這是當時的條件所決定了,畫虎藝術家在那個時代,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老虎的狀態和習性,到了近代畫虎藝術大家張善仔,一邊養虎,一邊畫虎,他的代表作“怒吼吧中國”真正把畫虎藝術提到了一個傳神的境界,畫虎藝術從慕凌飛傳到我這一代的時候,又有了變化,要想畫好老虎,那真是要走近老虎,觀察老虎,體會老虎的動態、姿勢,以及對老虎的不同品種都要全面透徹的了解,只有真正的接近老虎,了解老虎的習性及其各種生活規律,才能摸到畫虎的門道,畫虎的過程要體會真虎,為了畫好虎要走進大自然,感知大自然那種鮮活、靈動的美,老虎的威嚴就是藏在大自然中的靈氣美,怎樣理解,怎樣畫出神韻來,那就得一邊觀察一邊琢磨,沒有對老虎研究到一定成度,畫的老虎就不能達到形神兼備的功力。
所以,我寫虎、愛虎,和虎交朋友,親近老虎、走近老虎,甚至,我把動物園里的一只小老虎拿到家來喂養,只有對老虎觀察得很仔細,很到位的時候,才能畫出老虎的神韻來,在畫虎的過程中,理解真虎的一舉一動,包括撲食,養育小老虎的各種細節,這些細節中有威風八面的虎,也有對小老虎照看入微的仔細,過去說“虎毒不食子”那就是敘述老虎善的一面,大老虎對小虎的照看,那真是關切備細,從這方面去感悟老虎不覺兇猛無比,而且有比較理性化的慈愛,它對小老虎的母愛,那真是沒法比擬,有的大老虎生了小老虎之后,怕人傷害小老虎的時候,老用嘴叼著小虎轉悠,一步也不離開,可以看出大老虎對小老虎的母愛是多么的堅決,這種母愛直到小虎長到大了的時候,能吃食了,大老虎要是逮住個嘛,也讓小虎搶去吃,虎的靈性很好,喂虎師傅走近它時,虎對喂虎師傅那種親熱勁,很讓人感動,這里也包含了虎這種靈性生命在對外界熟悉的感知,說到底,畫虎時,能否達到虎我合一,有虎有我的繪畫境界,做到為虎寫真,意可通禪的畫虎意境,我呀是下了多少年的功夫的,從98年開始我用了五年多的時間走遍大江南北,到各地的動物園里觀察老虎,到各大名山去觀察山川走勢,我用錄像機拍下許多錄像,關于山水樹木的,關于老虎的,為畫五百虎圖做準備,這五年多的時間里,我不斷地去觀察老虎的生活,體會老虎喜怒哀樂,然后捉摸著畫虎,五百個老虎我畫了整整五年多的時間,那真正的是閉門畫虎和別人交往的也少,也不想和誰交往什么,只想和老虎做朋友,為老虎寫真,就那么一個勁的琢磨著畫虎,那真是廢寢忘食,什么也不去多想的畫虎,我似乎就變成了一只老虎,溶和老虎群里,也成為一只會畫老虎的虎啦,那種著迷的成度,達到什么哩,就連做夢里,也有老虎!
我不僅畫老虎,研究老虎,而且收藏關于老虎的器具,各種各樣的虎雕刻,我只要見到了,就買到家里來,做為研究虎藝術的素材,去研究畫虎藝術,畫虎不研究老虎那就沒有根底呀,對動物園的虎我要研究,對民間的虎俗文化我也很細心的研究,從遠古到今天凡是與虎有關的藝術作品,我都要做一番了解,虎文化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文化藝術,比如從稱呼上就有虎將虎臣比喻將士的勇猛,從民間的習俗上,虎也成為鎮邪趨鬼的象征,鎮宅虎、中堂虎畫的意思就是取意吉祥,這種習俗,就把畫虎藝術更加擴大了影響,如何畫出老虎的威風,從筆墨運用上講,要求很細,比如小寫意講究,彩墨運用恰到好處,濃淡兼施,工筆講究用筆層次,細膩鮮活,筆筆見功力,細膩中暗藏著銹花針般的層次,這地方講究工筆藝術那種逼真效果,毛發皆現的運筆,層次分明,就像用繡花針一針又一針描上去的一樣,這種效果要想達到一要費心思去構圖,設計畫面,二要細細地刻畫,留白處,也就是老虎身上的白毛,處理時,要更加仔細,我畫工筆虎的時候,用心成度,那就是什么也不想,只琢磨怎么才能把老虎畫得有形有神,達到威震大干那種氣勢,這種氣勢要經過每天不斷地嚴細琢磨,每一筆的力度刻寫到什么火侯時,我能覺出滿意效果為止。我從小就喜歡畫,除了畫畫,我沒有覺么出更有意趣的事來充實我的生活,畫虎之后,我心時就裝滿了虎,對中國虎文化的傳承研究達到很癡迷的程度,我的思想認識里,除了虎還是虎的研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感悟很多,理解畫虎時,那種有虎有我,虎我合一的意境,給我帶來的那種快樂和興趣時,我是即沉醉又感動,每當我完成了一幅大畫之后,我都要去動物園看老虎,研究老虎的生活習慣,有機會的時候抱抱小虎沾上點虎氣,然后回到家在準備畫下一張虎,這個過程中,我是在用心感悟畫中虎和現實生活中的老虎區別在哪里,要在畫虎時添加那些筆墨,畫畫本來就是筆墨運用藝術,如何運用好筆墨,關鍵還是要在自己心里有數,做到每幅畫都有筆都墨。
其實畫老虎是件很難的事,我每天都鉆到畫室里畫虎,除了和家人接觸之外,對外面的事,了解的很少,有時候,就處在封閉狀態,這種情況哪是別人接受不了的狀態,除了畫虎研究老虎之外,我幾乎就成了光有思考,很少說話的老虎了,我用心里感應老虎在我畫室里的存在,虎的神威,虎的吼聲在我的筆下傳出一種氣勢,這種氣勢是讓我沉靜在畫虎藝術之中最根本的東西,沒辦法和別人做一些老虎之外的話題交流,有些事情,全由我愛人和孩子去做了,我除了畫虎接觸老虎之外,其他事情,能不管的,盡量不管他了,如今我兒子已經結婚了有了一個小女孩,我愛人一邊照顧孩子那邊的事,一邊照顧我,說實在的,我畫畫有時就忘了吃飯哩,這是經常忘了的事,我愛人要是不回來,我可能要餓到黑,但我感覺不出來餓,就是太投入啦,有時我覺么著饑餓感會讓我興奮,能有很多到位的思考,在畫老虎的過程中,我對中國山水畫的研究,也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我這些年來凈出去尋找山石樹根那種龍盤虎居的山水氣勢,在虎畫中我把這種意境寫進去,每幅畫的烘托都有這種龍盤虎臥的景物寫在畫中,就是想把老虎畫得更加完美,把大好河山,那種宏大磅礴的開闊描寫出來,同時也寫出老虎生長的發祥地,老虎就在這種環境中生長起來,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一種力量象征,而盤根錯節的山石樹木又代表了中華民族龍圖騰所說的龍虎精神,能在我虎畫中呈現出來一種大氣勢,這種大氣勢,在我用大尺寸的構圖中全面的展示風采,也喻示著從張善仔大師《怒吼吧中國》的畫虎藝術發展到今天逐漸發揚光大,同地,我所畫的500個老虎在吼、在嘯、在騰躍的過程中象征著中華民族向世界宣告我們中國強大哩!
這種強大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強大,我要在虎畫藝術中全面表現出來,那種威風、氣勢、無法阻擋的沖勁,這也就是我為虎寫真的藝術構思,同時在創作虎畫過程中,我把歷代繪畫藝術大師的筆墨章法,認真體會,溶進我虎畫之中,用筆時的輕靈、鮮活,用墨時的層層疊疊、能做到對先賢藝術創作章法的逐步吸納,達到古為我用,今為我用,,把所有我認為好的筆墨章法補充到我畫的老虎里邊,從內心里生成一種自由自在的藝術思考,從畫的結構中調整我作畫的思路,比如我打草稿時,就把虎溶進山川大河的磅礴氣勢之中,寫虎時,我注重用筆的精細成度,畫山石樹根時,我講究用墨的豪放大氣勢的構成,用筆能在深淺干濕的細致中體現虎的傳神與虎的態勢,靜中求動的那種老虎不怒自威的震憾,用墨時,我將山水畫中的斧劈皴法結合披麻皴法的細膩,另外,有其他古皴法的切入,把山川之險,水流之急,樹木的盤根錯節盡可能的彰顯出來,畫中的襯景和虎的描寫刻化達成統一和諧的態勢,這種勢與勢的烘托,成就了虎倚山之險,山生虎之威的雄渾之氣,不論從哪個角度去看我畫的老虎,它的威風八面,自強不息的頑強氣勢都有一種很深的印象,而老虎那種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正是我在畫虎過程中的一種心態表達。
總的來說,人!是要有追求的,那種向上的追求,不論你遇到什么困難,這種頑強追求的理念,一點也不能少,這也就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要想發揚虎畫藝術就得有這種自強不息的念頭,我在98年到北京辦畫展的時候,讓一個畫販子給騙了三百幅畫,我現在的百虎圖是后畫的,那種打擊很難受呀,你想呀,那三百幅畫,包括我畫的工筆巨型虎頭在當時的北京,就有人給出60萬,那個畫販子光看到錢了,他哪里想過我的感受,把畫騙走,我就找不到人哩,心里那個難過呀,不是個滋味呀,其實錢是個好東西,它太讓畫販子眼紅了,這下可把我給坑苦哩,回到濟南之后,說嘛的都有啊,我當時就想呀,那畫販子僅僅是騙走了我的畫,可他無法騙走我畫畫的技術,我就悶在家里又開始畫,我把五百虎圖又擴大30米成了130米巨幅大畫比他騙的那一幅又長了三十米,就是要頑強、爭氣,五年多的時間里,我走了很多地方觀察老虎,又與佛結緣,拜來空大師門下,開始信佛,由于和佛結緣之后,我對老虎的認知成度又有了提高,對心善即佛的理解也加深了,人活著對善的理解就是對人生成敗的一種思考,在人世上活著,
要有信念,要頑強的拼搏,那種必須向上沖的勁頭,就是一種虎文化的體現。
比如說,我在百虎圖中畫得一只老虎,跳懸崖時,樹枝子斷了,老虎兩只爪抱著那個干枝子拼命往上沖的勁頭,那畫面中碎石干枝往山下落的場面,給人一種頑強沖上去的吶喊,不沖上去就沒路哩,必須沖上去,這種頑強向上的精神體現在我的百虎圖中,也是鼓舞我沖出低谷。潛心畫虎的內在力量,人的一生中會有艱難的挫折的,要看你怎么樣的面對,是迎難而上,還是退縮,全在自己。沒人能在那種很難過的時候完全的幫你,就是全力以赴的幫,也要靠從內心里發出的頑強和永不言敗的志氣去拼搏,不拼搏,只能沉論下去,在低谷中那種苦腦,很難受的,不過,那也是一種進取的鼓勵,怎么才能沖出樊籠,向更高處沖去,必須有一種象老虎一樣怒吼的氣勢,那種勢不可擋的沖勁,就是怎樣才可以從苦惱和愁煩中解放出來,當時有些人,就說我被人騙了之后,簡直沒法活下去啦,整天悶在家里鬧亂子哩,可那時,我卻在家里畫百虎圖,畫老虎哩。有誰能真正理解我的心情哩,只有我的家人。
她們對我的關懷照顧,那是我走出來的力量,也是一種動力呀,想到98年那陣子我心里就有一種被沖擊后的力量,必須沖上去,什么閑話咱也不往心里去,心里頭能裝下的是我的家人,還有那500條老虎,我把這500條老虎刻化在我的心里,那真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掙扎呀!過去,誰要一提“掙扎”這個詞,我并不是太上心里去,通過這五年的畫虎過程,我對這個“詞”那理解的真透徹呀,從哪個角度去想去看,那種“掙扎”時的滋味,貫穿我畫500虎的全過程,誰也不理解,也沒辦法讓人理解咱,多少人在看我的笑話,說風涼話呀,我除了拼命的畫虎,別的什么也不想去做,有些謠言在我畫完500虎之后,一展出來啦全沒啦,有的人就稱贊“劉化雨真是好樣的,遭了這么大的挫折,硬挺過去啦,沒想到他的老虎越畫越厲害啦。”我心里明白那場災難性的打擊終于過去了,我畫的老虎在各地一展出,收到的效果很讓我滿意,我的家人還有我的朋友都為我祝賀,我心里就添上了喜慶,畫虎的興趣越來越濃啦,而且,我光撿大幅的畫,像5米×2米大虎,在國內只有我劉化雨一家能畫,工筆大虎頭早在89年前我就畫了好幾百幅。現在,我對老虎理解的更加到位了,虎頭,又畫了百十余幅,另外,小寫意虎和大寫意虎,我每天都畫,當作一種筆墨功夫的必修課,其實,大寫意虎那種溶水墨盡在禪機之中的潑寫,很講究功力和筆墨功夫,就像老虎的須的點劃,就如慕凌飛老師說的,沒有十年功力很難畫出老虎的神韻來,而小寫意虎更講究筆墨變化運用,運筆時講究輕重舒緩的態勢,用墨時講究濃淡兼施的輕柔薄厚,不然就顯得呆滯,或者筆墨變化不明顯的單薄感,這是虎畫藝術中很講究的實際功力,另外,工筆虎又和工筆虎頭形成態勢上的區別,同是一張四尺的虎和虎頭那種仔細成度又很是不同,這種畫法講究心靈手巧,逼真傳神,是虎頭藝術的主題,工筆虎的襯景要用大寫意的畫法,講究遠近景致的層次效果,總的說來,畫虎藝術是一門由前輩先賢藝術大師一脈一脈傳承下來的藝術,是中國畫中不可缺少的藝術瑰寶,當代畫虎的同行們都在潛心虎文化的研究,企圖把虎畫藝術發揚光大,真正能達到推陳出新的境界,那是盡相當用心的努力和潛心的研究,力爭把這門藝術推向世界,就像我在500虎圖中所描寫的那樣,老虎在黃河壺口,面對著洶涌的黃河吶喊呀,也就是向世界宣布“中華民族強大哩”同時,也寫出了我劉化雨的心聲。雖然我劉化雨遭受了打擊,但我硬硬地挺住啦,我站起來哩,把老虎畫得更雄壯,更頑強哩!也就是說人只要你堅強,只要你有上進的好學精神,什么困難能難倒你哩,現在我的畫得了不少大獎,還有一塊國際銀獎,說心里話,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們就是希望看到我把老虎畫好,讓全世界都說好!
面對畫虎名家劉化雨的陳述,我不知為什么從內里產生一種真誠的敬佩,他是當今畫壇真正從艱難中崛起的畫虎藝術家,沒有人能在遭受如此大的挫折之后頑強的崛起!劉化雨是在頑強的渡過艱難之后,發奮成大器的畫家,他的畫虎藝術在不斷地進入佳境之后,讓世人尤為感嘆他的成功是多么的來之不易,而且他的成功又是對曾經盛贊他的老一輩藝術家一種多么大的安慰!如今這位被藝術大師李丁龍稱贊的“神州虎王”的著名畫虎大家用他不懈的努力,頑強的拼搏達到了一種足以讓前輩大師含笑九泉的成就!我尤其用一種更加敬佩的心情為“神州虎王”在艱難中奮力崛起的偉岸鼓掌了,面對從困惑中艱難崛起的畫家們,最誠懇的祝福,那就是一種從內心中發出的贊嘆!鼓舞“神州虎王”劉化雨,就如他畫中的老虎那種奮力向上掙扎的沖鼎力度,用他那永不言敗的堅決,沖向世界藝術大殿堂中,讓全世界讀到他的老虎之后由此產生贊嘆與共鳴!那種不屈的堅毅,果敢的偉岸,頑強的奮進精神,從劉化雨的筆墨藝術之中展示著一種中華民族的頑強神韻,從他的畫虎藝術中揮寫的瀟瀟灑灑,王者之氣,極是引人關注,發人深思,讓心靈震撼。
當我們,面對艱難和困惑的時候,是消沉下去還是象神州虎王劉化雨那樣拋棄所有的煩惱和不幸,埋頭創作或者用心做事呢?如若用“彩虹總在風雨后”去形容面前的困苦時,那種激昂的創作情緒勢必能達到一種沖鼎之氣勢!從而無怨無悔地奮起!劉化雨不僅做到了別人無法做到的崛起,而且又將挫折當做拼搏的動力,一定要畫的完美,畫得精致,畫出意境,畫出激昂的情緒,這是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堅強的大藝術家的胸懷!誰能夠經受住巨額財產被騙走的打擊,誰能承受十幾年心血一夜成空的現實呢?只有劉化雨不僅承受住這種巨大的沖擊,而且他穩住心性,潛心創作,硬生生的埋頭創作五年之久,把被騙走的500虎圖一筆一筆的畫了出來,而且又多畫了三十米,成為中國最長最大的虎畫藝術長卷《情系中華500虎通屏》,即展示了他的毅志,又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虎畫藝術巨幅長卷,成為當代藝術的瑰寶!
他沒有辜負慕凌飛大師的教誨之恩,更沒有辜負李丁龍對他的期望,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力量在護佑著這位“神州虎王”從艱難困惑中頑強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