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選秀有兩年,今年更因為選秀都挪到了半夜,連換臺掃一眼的機會都沒有了。雖然網上 “綿羊音”、“包小柏退賽”鬧得天翻地覆,我也不動如山,因為——“八卦沒營養”。
但前幾天,看到一個朋友在博客上無比憤懣地抒發對一個叫“大春子”的選手落選的郁悶之情時,我的好奇心重新被激發出來,因為她用“有史以來最倒胃口的場景”來形容“大春子”被擠出“十強”的經歷。我對“倒胃口”有充分的預期,但我原先以為三年前彈唱俱佳的郝菲爾被淘汰出局已經是我和她經歷的最倒胃口的場景了,沒想到并非不可逾越。
想當年,被朋友形容“長發長腿,彈著吉他扣弦而歌”的郝菲爾出現在超女舞臺時,我們一幫大齡文藝女青年是何等驚喜。但我們很快發現歌聲空靈、吉他彈得出神入化的郝菲爾卻因為桀驁不群的個性不得不一次次站在PK臺上。為此我心急如焚,有生以來第一次對選秀節目的短信投票表現出極大熱情,發完短信接著打聲訊電話,緊要環節還到處騷擾朋友投票,并且叮囑他們半夜零點前投一次,零點后還要投一次——因為湖南衛視零點要清空所有選票。但我看到的,仍是那些所謂專業的評委們,在例行公事般夸贊郝菲爾的歌藝和琴藝后不動聲色地將她送上PK臺。車輪大戰般的PK最終以并不公平的方式將郝菲爾淘汰出局,看著那些平庸卻頗富心機的選手抱在一起喜極而泣,郝菲爾只有一個驕傲而孤單的身影,但沒有眼淚。從此我關上電視不再看選秀——你們做的出來,我看不下去。一個標榜歌聲和音樂的選秀節目,像什么樣子?!
我在網上看了“大春子”被淘汰的視頻,可以說雖敗猶榮——一個用靈魂歌唱、歌聲直抵人心的的歌者輸給對手的僅僅是外型。可恥的是這一切發生在一個唱歌比賽中,更可憐的是那些評委們,開口閉口都是要“尋找好音樂,好歌手”,我看遲早要長出匹諾曹的長鼻子。
郝菲爾和大春子,讓我想起了臺灣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去年的冠軍徐佳瑩。這個讓臺灣音樂才女黃韻玲覺得“很寶貝”的25歲小護士唱作俱佳,小小的身軀里仿佛埋藏著無限爆發力,將她自己創作的一首《身騎白馬》唱得蕩氣回腸。
如果徐佳瑩參加的是內地選秀節目,其結果又會怎樣?想到她有些嬰兒肥的寬臉頰,不善言辭的表情,還有并不纖瘦的身材,我猜想她不會比郝菲爾和大春子走得更遠。
朋友恨恨地說,選秀就是選秀,Tina Turner來了也會被淘汰的。但同樣是選秀,《英國達人》就能選出手機推銷員Paul Potts和47歲的Susan Boyle,因為他們堅守的是美好的聲音和直面生活的勇氣。而我們的選秀到底在選什么?我不知道。
不過,今年的“快樂女聲”至少還有“綿羊音”曾軼可。這個19歲的女孩子在歌詞寫作上的確有天分,一些小情緒的表達抓的很準,譬如一句“流星說,她是多余的,所以隕落”就能讓多愁善感的朋友潸然淚下。但曾軼可的唱功就實在差強人意,我認真比對了她唱同一首歌的兩個視頻版本,從曲調到節奏,至少能差出30%。但這有什么關系呢,只要她的人氣最高就行。而且,這樣一個唱歌簡直不在音階上的選手如果最后成了一個歌唱選秀比賽的冠軍,光想想就覺得太有趣了!